词典 俗人 俗人的意思
rén

俗人

简体俗人
繁体
拼音sú rén
注音ㄙㄨˊ ㄖㄣ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ú,(1)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组词】:俗尚。风俗。习俗。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2) 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组词】:俗名。俗语。俗曲。雅俗共赏。(3) 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组词】:俗气。俗物。鄙俗。粗俗。庸俗。(4) 凡世间,相对于仙佛僧道。【组词】:俗人。世俗。僧俗。凡夫俗子。

rén,(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组词】:人类。(2) 别人,他人。【例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人热诚。(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例句】:丢人,文如其人。

基本含义

指平凡庸俗的人,没有见识和修养的人。

俗人的意思

俗人 [sú rén]

1. 佛教指没有出家的世俗之人。

僧人生活比起俗人来,还是属于苦行一类。

[ layman; ]

2. 平庸的人;庸俗的人。

(衡)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后汉书·张衡传》
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 mediocre person; ]

俗人 引证解释

⒈ 庸俗的人;鄙俗的人。

《荀子·儒效》:“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
《后汉书·张衡传》:“﹝ 衡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红楼梦》第三二回:“宝玉 道:‘罢!罢!我也不过俗中又俗的一个俗人罢了,并不愿和这些人来往。’”
鲁迅 《南腔北调集·论翻印木刻》:“中国 的雅俗之分就在此:雅人往往说不出他以为好的画的内容来,俗人却非问内容不可。”

⒉ 一般人;百姓、民众。

《老子》:“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瓠子河》:“时水 又西逕 东高苑 城中而西注也,俗人遏令侧城南注。”

⒊ 佛教、道教指未出家的世俗之人,与出家人相对。

晋 法显 《佛国记》:“诸国俗人及沙门尽行 天竺 法,但有精麤。”
宋 洪迈 《夷坚甲志·僧为人女》:“汝为方外人,而受俗人养视,如此惓惓,有欲报之意,以我法观之,他生必为 董氏 子矣。”
鲁迅 《华盖集·题记》:“在和尚是好运……但俗人可不行,华盖在上,就要给罩住了,只好碰钉子。”
范文澜 《唐代佛教·引言》:“虽然 释迦 不赞成象某些‘外道’那种苦行,但僧人生活比起俗人来,还是属于苦行一类。”


国语词典

俗人 [sú rén]

⒈ 凡庸的人。

《儒林外史·第三六回》:「这正是他风流文雅处,俗人怎么得知?」
《红楼梦·第四五回》:「我又不作诗作文,只不过作个俗人罢了!」

⒉ 未出家的人。相对于僧人而言。

《文明小史·第三五回》:「况且清净地方,如何容得俗人前来蹧蹋?」


俗人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僧徒释义:和尚的总称。

俗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七释义:旧俗人死后每七天祭奠一次,最后一次是第四十九天,叫七七。也叫尽七、满七、断七。
    • 2.
      乾姜释义:晾干的生姜块茎。 中药的一种。晋 葛洪《抱朴子·至理》:“菖蒲、乾薑之止痺湿,菟丝、蓯蓉之补虚乏……俗人犹谓不然也。”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一·乾薑》:“乾薑,以母薑造之。”《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拄拐上虬鬚节,握着乾薑般五个指头。”
    • 3.
      俗子释义:俗人:凡夫俗子。
    • 4.
      俗态释义:⒈世俗的情状。唐 王勃《涧底寒松赋》:“见时华之屡变,知俗态之多浮。”唐 杜甫《石笋行》:“惜哉俗态好蒙蔽,亦如小臣媚至尊。”⒉庸俗的情态。宋 秦观《自警》诗:“从兹俗态两相忘,笑指青山归路僻。”《镜花缘》第二回:“我们虽不必学人间暖阁围炉那些俗态,何妨清吟联句,遣此长宵?”⒊世俗人的气质。唐 牛僧孺《玄怪录·张佐》:“以汝前生好道,以得到 兜玄国;然俗态未尽,不可长生。然汝自此寿千年矣。”
    • 5.
      俗眼释义:⒈浅薄势利的世俗人的眼睛。 唐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⒉借指浅薄、势利的庸俗人。宋 梅尧臣《吴冲卿鼓契》诗:“时移世异不改易,俗眼厌旧君前非。”清 黄景仁《题可堂印谱》:“吁嗟俗眼多,曲説中肝肺。”⒊尘世中人的眼睛,借指凡夫俗子。唐 薛用弱《集异记·王涣之》:“诸伶竞拜曰:‘俗眼不识神仙,乞降清重,俯就筵席。’”⒋指一般人的眼睛。《花城》1981年第1期:“从那时候开始,他就爱上了物理学,开始用他那对敏锐、机灵的大眼睛去探索俗眼看不到的基本粒子。”
    • 6.
      俗状释义:俗人的举止和状貌。
    • 7.
      俗疑释义:世俗人的疑惑。
    • 8.
      俗见释义:⒈以礼俗相见。 ⒉一般俗人的见解;浅陋的见识。
    • 9.
      俗骂释义:世俗人的责骂。
    • 10.
      俗駡释义:世俗人的责骂。 明 宋濂《简吴山长》诗:“官卑遭俗駡,家破坐诗穷。”
    • 11.
      俚耳释义:俗人之耳。指没有欣赏音乐能力的人。
    • 12.
      倒头经释义:旧俗人初死时,家人请僧道祷诵的经、咒。
    • 13.
      倒头饭释义:旧俗人初死时,家人供祭的食物称“倒头饭”。
    • 14.
      做七释义:旧俗人死后每隔七天做一次佛事,称为做七。凡七七四十九天而止。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遇母》:“空和他做七做中元,怎知他成双成爱眷。” 清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四:“或问:人死,每遇七日则作佛事,谓之做七,何歟?曰:人生四十九日而魄生,亦四十九日而魄散……曰:然则做佛事亦有益歟?曰:此俗尚也,愚夫愚妇之所为也。”
    • 15.
      偶俗释义:⒈谓迎合世俗。⒉指与俗人共处。
    • 16.
      傲俗释义:谓蔑视俗人。
    • 17.
      内家释义:⒈指皇宫,宫廷。⒉指宫女。⒊指太监。⒋即内人家。⒌指良家妇女。⒍犹言世俗人家。⒎指内家拳。
    • 18.
      内火释义:⒈内热。⒉指世俗人炽热的欲望。⒊禁止野烧;禁火。⒋指心星移位退伏,说明季节更换,夏去秋来。
    • 19.
      冠场释义:盖过一同考试的人。 清 讴歌变俗人《经国美谈》第一出:“虎略龙韜久冠场,他年待把姓名扬。”
    • 20.
      凡俗夫子释义:指平凡无奇的市井俗人;指用佛家观点,指不能看破红尘、舍不下世俗名利的俗人。 通常也写作“凡夫俗子”。现在泛指普通平庸的人,普通百姓,没有什么特别本事的人。

俗人(sur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俗人是什么意思 俗人读音 怎么读 俗人,拼音是sú rén,俗人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俗人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