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学 [xīn wén xué]
1. 指“五四”以来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白话文学。
英[new-vernacular literature (promoted by the May 4th Movement in 1919);]
新文学 引证解释
⒈ 指五四运动以来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白话文学。
引阿英 《新文学初期的禁书》:“从这一封信里,我们可以约略窥见当时的新文学运动所受的迫害为何如,甚至《自己的园地》这一类的书都要被禁。”
国语词典
新文学 [xīn wén xué]
⒈ 五四运动以后的白话文学,相对于旧文学而言。如白话文体的各种作品都是。
新文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折书释义:按定价一折出售的廉价书籍。一折,指原价的十分之一。三十年代行销甚广,但失于粗制滥造。郑振铎《现代创作文库序》:“我认为新文学创作物要夺取大部分落后的读者,用一折书的办法来印行,是目前一个最好的手段。”阿英《敌后日记摘抄》:“有一书店,惟所售者为一折书旧小说。”
- 2.
位置释义:⒈所在或所占的地方:大家都按指定的位置坐了下来。⒉地位:《狂人日记》在我国新文学中占有重要位置。⒊指职位:谋了个科员的位置。
- 3.
八不主义释义:对于中国新文学运动,胡适是最重要的启蒙人。
- 4.
发轫释义:拿掉支住车轮的木头,使车前进,比喻新事物或某种局面开始出现:发轫之作。新文学运动发轫于五四运动。
- 5.
大众语释义:1934年 上海 展开语文如何接近民众的讨论,认为“五四”以来的白话文已与大众有隔阂,提出了“大众语”的口号,也就是说,要建设一种说得出、听得懂、写得来、看得下的适合大众需要的语文。大众语论战给当时废止白话、恢复文言、提倡尊孔读经的逆流以很大打击,对新文学和拉丁化新文字运动起了推进作用。鲁迅《书信集·致曹聚仁》:“我对于大众语的问题,一向未曾研究,所以即使下问,也说不出什么来。”亦称“大众语文”。鲁迅《花边文学·汉字和拉丁化》:“反对大众语文的人,对主张者得意地命令道:‘拿出货色来看!’”
- 6.
大系释义:⒈指大的系统。⒉把某个方面的材料系统汇集,以便读者全面了解情况或查检所需资料的书,有时称为“大系”,如《中国新文学大系》。
- 7.
奔逸絶尘释义:形容跑得极快,迅速前进。绝尘,脚不沾尘土。《庄子·田子方》:“颜淵 問於 仲尼 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夫子馳亦馳;夫子奔逸絶塵,而 回 瞠若乎後矣。’”成玄英 疏:“奔逸絶塵,急走也。”亦作“奔軼絶塵”。蔡元培《<中国新文学大系>总序》:“但是我国历史,现代环境,督促吾人,不得不有奔轶绝尘的猛进。”宋云彬《因纪念鲁迅而想到章太炎》:“章太炎 却‘自崖而返’,退居于宁静的学者,鲁迅 则奔轶绝尘,‘自此远矣’。”
- 8.
奠基释义:奠定建筑物的基础:奠基石。 举行奠基典礼。人民英雄纪念碑是1949年9月30日奠基的。鲁迅是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
- 9.
对跖释义:⒈犹对立。 郭沫若《再论<石鼓文>之年代·导言》:“马 説与余説对蹠,甚且可云不能两立。”⒉指对立的地位。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杨振声 的文笔,却比《渔家》更加生发起来,但恰与先前的战友 汪敬熙 站成对蹠。”
- 10.
文学革命释义:指我国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展开的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运动。 文学革命以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为起点,进而反对以封建主义为内容的旧文学,提倡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学。
- 11.
新文化运动释义:五四运动前后反对封建思想的启蒙运动。 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纷纷撰文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往圣前贤”,大力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其基本内容是提倡民主、提倡科学、提倡白话文。1917年蔡元培任校长时的北京大学聘请新文化运动人物任教,使其成为传播新文化的重要阵地。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五四运动准备了思想条件。
- 12.
生语释义:⒈梗直的话。唐 韩愈《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诸公贵人既志得,皆乐熟软媚耳目者,不喜闻生语,一见輒戒门下以絶。”⒉新的词语。宋 叶适《太府少卿福建运判李公墓志铭》:“公文出新意,作生语,緻密简雅,无刻露之态。”⒊生造的词语。鲁迅《三闲集·叶永蓁作<小小十年>小引》:“新文学兴起以来,未忘积习而常用成语如我的和故意作怪而乱用谁也不懂的生语如创造社一流的文字,都使文艺和大众隔离。”
- 13.
直后释义:⒈官名。在乘舆之后担任侍卫。《周书·赵肃传》:“﹝ 肃 ﹞寻除直后,转直寝。”《隋书·百官志中》:“直阁属官,有朱衣直阁、直阁将军、直寝、直斋、直后之属。”《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元年》:“直后 徐僧亮 盛怒,大言於众曰:‘吾等荷恩,今日应死报!’”胡三省 注:“直后,亦宿卫之官,侍卫於乘舆之后者也。”⒉以后;后面。谓紧接某一时间之后。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这一段,实在是五四运动直后,将毅然和传统战斗,而又怕敢毅然和传统战斗,遂不得不复活其‘缠绵悱恻之情’的青年们的写照。”郭沫
- 14.
篇叶释义:篇和页。 叶,同“页”。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次年,中枢移入 北京,社员好像走散了一些,《浅草》季刊改为篇叶较少的《沉钟》周刊了。”
- 15.
絶处释义:⒈绝妙之处。⒉毫无出路的境况。词语出处。⒊绝妙之处。《南史·范晔传》:“吾於音乐,听功不及自挥,但所精非雅声为可恨,然至於一絶处,亦復何异邪。”⒋毫无出路的境况。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沉自己的船’还要在绝处求生。”夏衍《走险记》一:“我们像是绝路逢生,连这种场合必需的客气话也不讲一句。”
- 16.
阴到释义:方言。偷偷地。《新文学史料》1990年第2期:“他们的姐姐也经常受虐待,吃饭连海椒也不准吃,怕吃了海椒饭量增加。有时阴到吃点,看见老头子来了,就得赶紧把海椒藏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