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诵 [niàn song]
1. 诵读;念。
例念诵诗文。
英[ read aloud; ]
2. 提及。
例刚才老太太还念诵呢,可巧你就来了。
英[ remember in speaking to another; ]
念诵 引证解释
⒈ 原为佛教语,谓心念口诵佛名及经咒。
引陈登科 《赤龙与丹凤》第一部十六:“六对喇叭排列在大门口,轮番奏哀。和尚尼姑,围着祭坛念诵经文。”
⒉ 谓因惦记而提及。
引《红楼梦》第三回:“刚才老太太还念诵呢!可巧就来了。”
贺敬之 《重回延安--母亲的怀抱》:“在这里,让我们重温 中国 革命的惊天动地的二十几年的往事吧,让我念诵我们光荣的 延安 的英雄经历吧!”
国语词典
念诵 [niàn song]
⒈ 因惦记而常在话中提及。
引《醒世姻缘传·第七七回》:「你就有这们些瓜儿多子儿少的念诵我!」
《程乙本红楼梦·第三回》:「刚才老太太还念诵呢,可巧就来了!」
⒉ 称颂(佛号)。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六》:「城里城外,但是印施的,念诵的,无不生子,真是千唤千应。」
念诵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念叨释义:⒈因惦记或想念而在谈话中提到:这位就是我们常念叨的老校长。⒉说;谈论:我有个事儿跟大家念叨念叨。‖也作念道。
- 2.
无聊释义:⒈由于清闲而烦闷:他一闲下来,便感到无聊。 ⒉(言谈、行动等)没有意义而使人讨厌:老谈吃穿,太无聊了。
- 3.
没劲释义:⒈没有力气:浑身没劲。⒉没有趣味:这电影真没劲。
念诵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具足念心释义:阿难听闻佛所说的十二部经,心里常常回忆、念诵、思维佛经中的法理,使它们不忘失。
- 2.
口诵心维释义:口里念诵,心里思考。
- 3.
四种信心释义:即指清净信、欲乐信、胜解信、不退转信。清净信:我们偶尔步入佛殿里,或者听到念佛的声音,不知道什么原因,心里特别欢喜,这就是清净信。有些居士来到这里,听到念诵《大自在祈祷文》、阿弥陀佛名号,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一直眼泪汪汪的,其实他正在生起清净信。
- 4.
宝忏释义:僧道祝祷时念诵的经文。 忏,梵语的省译。
- 5.
宣科释义:念诵。
- 6.
开词释义:评话演员说正书之前,有时先念诵一段词,称为“开词”。词牌常用《西江月》、《临江仙》、《鹧鸪天》等。也有用律诗或绝句的。内容与正书不一定有关。
- 7.
念咒释义:一种迷信行为。 即念诵自认为可以产生神奇力量的神秘语句。
- 8.
念念有词释义:念念:不停地念诵。 旧指迷信的人祈祷时不停地念着口语,以通神灵。现多用来形容人嘟嘟囔囔说个不停。
- 9.
持呪释义:亦作“持咒”。念诵咒语。
- 10.
持念释义:谓僧徒念诵经咒。《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中》:“每年诞节,诸州府奏荐僧道,其僧尼欲立讲论科……持念科。”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始二》:“近臣奏且詔 不空三藏 入内持念。明皇 秉香炉,不空 诵《仁王护国陁罗尼》。”
- 11.
数念释义:一件一件地说;一句一句地念诵。
- 12.
早参释义:⒈早晨朝参。 《宋史·礼志十九》:“乾德 六年九月,始以旬假日御 讲武殿,近臣但赴早参。”⒉佛教语。早晨升堂参禅。宋 睦庵《祖庭事苑·杂志·小参》:“禪门詰旦升堂,谓之早参;日晡念诵,谓之晚参。”
- 13.
早课释义:罗马天主教神职人员日课中的三个主要部分之一即早课,早时期要在午夜和清晨四点钟之间念诵或唱,但而今常在前一日的下午或晚间举行。
- 14.
真言宗释义:日本 密宗的通称。因重视念诵真言,故名。公元814年,日 僧 空海 来 唐 学法,密宗传入 日本,成立了真言宗。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一节:“密宗 自称显教是 释迦 对一般凡夫说的法,密教是法身(大日)佛对自己的眷属说秘奥大法,都是秘密真言,所以密宗也称真言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