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项 [dǎng xiàng]
1. 也称“党项羌”。中国西北古代民族。古羌人的一支。南北朝时在青海河曲、四川松潘等地。唐代时迁今甘肃、宁夏、陕北地区。1038年,李元昊建西夏封建政权,号大夏。创制西夏文,制定官制、兵制等。1227年为蒙古所灭。以后渐与汉等民族融合。
党项 引证解释
⒈ 亦称“党项羌”。古族名。 西羌 的一支。 南北朝 时,分布在今 青海、甘肃、四川 边缘地带,从事畜牧。 唐 时迁居今 甘肃、宁夏、陕北 一带。 北宋 时其族人 李元昊 称帝,建立以 党项 族为主的地方政权,史称 西夏。
⒉ 黨項:古代 羌 族的一支。 北宋 时建立 西夏 政权,地区包括今 甘肃、陕西、内蒙古 的各一部分和 宁夏。参见“党项”。
引明 冯梦龙 《智囊补·兵智·狄青》:“狄青 为 延州 指挥使, 党项 犯塞时,亲募万胜军。”
国语词典
党项 [dǎng xiàng]
⒈ 古代三苗的遗裔。居析支之地,汉时为西羌别种,也称为「党项羌」。唐赐姓李,世为夏州节度使。宋赐姓赵,传至元昊,举兵反,称帝,史称为「西夏」。
党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兀卒释义:党项 语音译。西夏 国主的自称。《宋史·外国传一·夏国上》:“﹝ 赵元昊 ﹞犹称男 邦泥定国 兀卒上书父 大宋 皇帝,更名 曩霄 而不称臣。兀卒,即吾祖也,如可汗号。议者以为改吾祖为兀卒,特以侮玩朝廷,不可许。”宋 范仲淹《答安抚王内翰书》:“今贵称兀卒,以避中朝,取 汉 唐 故事,如单于、可汗之类。”宋 苏辙《龙川别志》卷下:“元昊 入寇,所至如入无人之境。后数年,力尽求和,岁增赂遗,仍改名‘兀卒’,朝廷竟不问。”
- 2.
党羌释义:党项羌。古代 羌 族的一支。
- 3.
党项羌释义:见“党项”。
- 4.
党项释义:⒈中国古代西北 的少数民族。⒉指党项羌。原为羌族的一支,唐中期以来活动在今宁夏、甘肃和陕西西北一带。北宋初 期,党项首领称夏国王。1038年夏王元昊称帝,建立西夏国。1227年被蒙古所灭。⒊辽对夏国境外的各 地党项人的泛称。
- 5.
兵钤释义:⒈指兵书;兵法。汉 刘向《列仙传·吕尚》:“﹝ 吕尚 ﹞钓於 磻溪,三年不得鱼……已而果得大鲤,有兵鈐於鱼腹中。”唐 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研几册府,金縢玉版之书;索隐兵鈐,玄女 黄公 之法。”唐 李德裕《论田牟请许党项仇复回鹘嗢没斯部落事状》:“臣等虽不习兵鈐,昧於边事,然酌其物理,情实可知。”⒉指兵权。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诗》序:“﹝朕﹞卜战行师,揔兵鈐於四海。”宋 苏舜钦《京兆求罢表》:“制兵鈐者以多算为胜。”⒊宋 代临时委任的军区统兵官“兵马钤辖”的省称。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
- 6.
微种释义:卑微的种族。宋 秦观《序篇》:“党项 微种,盗我 灵武 逾八十年。天诛不迄,作《边防》三篇。”
- 7.
披诉释义:陈诉。 《北史·杨播传》:“至州借人田,为御史 王基 所劾,除官爵,卒于家。子 侃 等停柩不葬,披诉积年。”唐 李德裕《赐党项敕书》:“诸部怀寃而有所披诉。”宋 苏轼《乞减价粜常平米赈济状》:“秋税内 定州 只放二分,自臣到任后,累有人户披诉乞倚阁。”清 吴伟业《木棉吟》:“道畔相逢吏瞋怒,卖花何不完租赋。老翁仰首前致词,足不能行口披诉。”
- 8.
权知释义:谓代掌某官职。 《新唐书·西域传上·党项》:“﹝ 拓拔思恭 ﹞俄进四面都统,权知京兆尹。”宋 王君玉《国老谈苑》卷一:“太祖 尝语 赵普 曰:‘唐 室祸源在诸侯难制,何术以革之?’普 曰:‘列郡以京官权知,三年一替,则无虞。’因从之。”
- 9.
死绥释义:⒈谓军队败退,;将领应当治罪。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司马法》‘将军死绥’……是古之将者,军破于外,而家受罪于内也。自命将征行,但赏功而不罚罪,非国典也。其令诸将出征,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旧唐书·忠义传下·李源》:“《礼》著死绥,《传》称握节,捐生守位,取重人伦。”⒉效死沙场。唐 杜牧《闻庆州赵纵使君与党项战中箭身死长句》:“死绥却是古来有,驍将自惊今日无。”《资治通鉴·唐德宗兴元元年》:“上有掣肘之讥,下无死绥之志。”《明史·王元翰传》:“平居冻馁,脱巾可虞,有事怨愤,死绥无望。塞北之
- 10.
滨近释义:临近,靠近。 《三国志·魏志·王观传》:“观 教曰:‘此郡滨近外虏,数有寇害,云何不为剧邪?’”《新唐书·西域传上·党项》:“子仪 以 党项、吐谷浑 部落散处 盐 庆 等州,其地与 吐蕃 滨近,易相胁,即表徙 静边州 都督、夏州、乐容 等六府 党项 于 银州 之北,夏州 之东。”郭沫若《天地玄黄·苏联问题二三事》:“西伯利亚 已经有多年生的小麦,滨近寒带的区域甚至于可以栽种柠檬了。”
- 11.
瓜三释义:瓜三实际上是古党项语在汉语方言里的遗存,原意是天,上天,神,老天爷的意思。
- 12.
生户释义:指未入州城定居的人户。宋 欧阳修《论水洛城事宜乞保全刘沪等札子》:“今忽见 沪 先得罪,带枷入狱,则新降生户岂不惊疑。”宋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一:“其间自 涇原 章川堡 至 秦州 麻穰寨,一百三十里,并是生户所居。”《宋史·兵志五》:“西北边 羌 戎 种落不相统一,保塞者谓之熟户,餘谓之生户。”《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五年》:“大约 党项、吐蕃,风俗相类,其帐族有生熟户,接连 汉 界,入州城者谓之熟户,居深山僻远者谓之生户。”
- 13.
蕃学释义:⒈蕃,通“番”。宋 朝所设供外族或异国人读书的学校。《宋史·神宗纪二》:“﹝ 熙寧 八年三月﹞戊戌,知 河州 鲜于师中 乞置蕃学,教蕃酋子弟。”⒉蕃,通“番”。谓 宋 代 西夏国 创建的学校。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四章第一节:“元昊 创制 西夏 文字后,又命 野利仁荣 主持建立蕃学(党项 学)……选拔 党项 和 汉 族官僚子弟入学。”
- 14.
西夏释义:朝代名。11—13世纪,党项族拓跋氏在今内蒙古、宁夏、陕西、甘肃一带建立大夏政权,因在宋之西,宋人称其为西夏。参见“夏”
- 15.
额济纳河释义:“额济纳”为党项语“亦集乃”的音转,意为黑水或黑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