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āi ké,(1) 〔咳嗽〕呼吸器官受刺激而引起一种反射作用。把吸入的气急急呼出,同时发声,能清除呼吸道中的异物或痰,亦是某些病的症状。(1) 叹息。【组词】:咳声叹气。(2) 叹词,表示惋惜或后悔。【例句】:又表示招呼人,提醒人注意:咳!我昨天没去医院。
sòu, ◎ 〔咳(ké ㄎㄜˊ)嗽〕见“咳”1。
1. 喉部或气管的粘膜受刺激而突然把空气从肺内驱逐出来并带有爆破的杂音。
例妇梦中咳嗽。——《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英[cough;]
⒈ 喉部或气管的黏膜受刺激时迅速吸气,随即强烈地呼气,声带振动发声,这种现象叫咳嗽。是一种保护性的反射动作。也是某些疾病的症状。
引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顺逆》:“如人君好战,侵陵诸侯,贪城邑之赂,轻百姓之命,则民病喉咳嗽。”
明 冯惟敏 《僧尼共犯》第三折:“猛听得邻舍家咳嗽了一声。”
老舍 《茶馆·附录》第一幕幕前:“咳嗽一声都象唱大戏。”
⒈ 喉部或气管的黏膜受痰或气体的刺激,引起反射作用,把气体用力排出。
⒉ 比喻出声、说话。
引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恐怕边关透漏,央及家人奔骤。似箭穿著鴈口,没个人敢咳嗽。」
《水浒传·第三八回》:「你这贼配军是我手里行货,轻咳嗽便是罪过。」
1.北风好似倔强的老头子,不停地打着咳嗽。
2.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就像生病的老人,不住的发抖咳嗽。让人揪心不止。
3.一场寒流袭来,舍友偶感风寒,不停地咳嗽。
4.真话如同咳嗽,多在压抑不住时喷涌而出。假话如同台词,常常要背熟了再说。
5.发烧,流鼻涕和咳嗽总是对我奏效。
6.我当作若无其事地咳嗽两声,目光在车内车外到处游离。
7.我咳嗽得相当厉害,老也不好。
8.爱情跟咳嗽一样是掩饰不了的。
9.喝蜂蜜浸泡萝卜的汁来治咳嗽,听说有百发百中的效果。
10.间或教室里有一两声咳嗽声。
11.咳嗽总是治不好,真是讨厌。
12.这一夜,他总是听到那只病狼咳嗽的声音,有时候,他又听到了一群小驯鹿的叫声。
13.她妈妈胆小得咳嗽都不敢大声。
14.哥们一边抽烟,一边咳嗽不止。
15.冬至地干燥,钟响人咳嗽。
16.一张苍白的稿纸上,有你的思想在咳嗽。
17.那屋子里面,正在窸窸窣窣的响,接着便是一通咳嗽。
18.请放心,我每咳嗽一次,就给你更多的采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