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丘赋释义:春秋 郑国 军赋制度。《左传·昭公四年》:“郑 子产 作丘赋。”杜预 注:“丘,十六井,当出马一匹、牛三头。今 子产 别赋其田,如 鲁 之田赋。”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四章第六节:“丘赋是领主按丘征发军赋,丘内新垦土田愈多,分摊军赋愈轻。”参见“丘甲”。
- 2.
俳赋释义:骈体赋,为六朝时通行的一种赋体,讲究骈偶声律,字句工巧,实际上是押韵的骈体文,如 鲍照 《芜城赋》、 江淹 《别赋》等。 明 徐师曾 《文体明辨》:“夫俳赋尚辞而失於情,故读之者无兴起之妙趣,不可以言则矣。”
- 3.
南浦释义:⒈南面的水边。 后常用称送别之地。《楚辞·九歌·河伯》:“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王逸 注:“愿 河伯 送己南至江之涯。”南朝 梁 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唐 李贺《黄头郎》诗:“黄头郎,捞拢去不归。南浦芙蓉影,愁红独自垂。”王琦 注引 曾益 曰:“南浦,送别之地。”清 曹寅《登署楼适培山至用东坡真州诗韵同赋》:“西风晴十日,南浦别经年。”⒉词牌名。唐《教坊记》有《南浦子》曲,宋 词则借旧曲名另制新调。双调,分一百零二字平韵及一百零五字仄韵两体。宋 人多填仄韵词。参
- 4.
吴宫释义:⒈指 春秋 吴王 的宫殿。南朝 梁 江淹《别赋》:“乃有剑客惭恩,少年报士,韩 国 赵 厠,吴 宫 燕 市。”唐 刘禹锡《武陵观火》诗:“晋 库走龙剑,吴 宫伤燕雏。”⒉指 三国 吴 主的宫殿。唐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吴 宫花草埋幽径,晋 代衣冠成古丘。”王琦 注:“吴 宫,谓 孙权 建都时所造宫室。”明 李梦阳《浮江》诗:“开窗问 赤壁,捩柁失 吴 宫。”
- 5.
少别释义:⒈暂时分别。南朝 梁 江淹《别赋》:“暂游万里,少别千年。惟世间兮重别,谢主人兮依然。”前蜀 韦庄《叹落花》诗:“飘红堕白堪惆悵,少别穠华又隔年。”⒉小小的区别。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织成》:“女果及一婢在焉。见生入,含笑承迎。见翠袜紫履,与舟中侍儿妆饰,更无少别。”
- 6.
征马释义:⒈远行的马。 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饲征马令硬实法:细剉芻……和穀豆秣之。”石声汉 注:“征马,是能远行的马。”南朝 梁 江淹《别赋》:“驱征马而不顾,见行尘之时起。”⒉战马。南朝 梁 江淹《征怨》诗:“何日边尘静,庭前征马还。”唐 李华《吊古战场文》:“鷙鸟休巢,征马踟躕。”《资治通鉴·唐穆宗长庆元年》:“又献征马万五千匹。”胡三省 注:“征马,战马也。”
- 7.
思心释义:⒈忧思;思虑。⒉思念之情。旧题汉苏武《诗》之二:“胡马失其羣,思心常依依。”南朝梁江淹《别赋》:“明月白露,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明刘基《将进酒》诗:“酌言进之,思心洋洋。”⒊思恋爱慕之心。
- 8.
抆血释义:擦拭血泪。表示极其哀痛。常用于旧时讣文中。列名的亲属有抆血、拭泪之别,以示亲疏。抆血较拭泪为重。《文选·江淹<别赋>》:“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沥泣共诀,抆血相视。”李善 注引《广雅》:“抆,拭也。”前蜀 杜光庭《王承郾为亡考修明真斋词》:“刳心抆血,拜手祈天。”《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元年》:“士民尝胆抆血,共守孤城。”
- 9.
掩蔼释义:⒈暗淡貌。汉 徐干《哀别赋》:“秣余马以俟济兮,心儃恨而不尽;仰深沉之掩蔼兮;重增悲以伤情。”⒉遮掩。北周 王褒《关山篇》:“关山恒掩蔼,高峰白云外。”宋 苏舜钦《猎狐篇》:“老狐宅城隅,涵养体丰大。不知窟穴处,草木但掩蔼。”⒊艳丽超群。《太平广记》卷三引《汉武帝内传》:“视之,可年三十许。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絶世,真灵人也。”
- 10.
敍悲释义:亦作“叙悲”。述说别离的悲伤。南朝 梁 江淹《别赋》:“可班荆兮增恨,唯樽酒兮叙悲。”
- 11.
渌波释义:清波。三国 魏 曹植《洛神赋》:“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南朝 梁 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南唐 李璟《摊破浣溪沙》词之一:“回首渌波三 楚 暮,接天流。”清 龚自珍《同年生徐编修斋中夜集书卷尾》诗:“崑山 翰林召词客,酒如渌波灯如雪。”
- 12.
爱子释义:⒈宠爱的儿子。《左传·宣公二年》:“赵盾 请以 括 为公族,曰:‘君姬氏 之爱子也,微 君姬氏,则臣 狄 人也。’”南朝 梁 江淹《别赋》:“攀桃李兮不忍别,送爱子兮霑罗裙。”清 唐甄《潜书·五形》:“王之爱子好纸鳶。”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写于深夜里》:“只有他那双目失明的母亲,我知道她一定还以为她的爱子仍在 上海 翻译和校对。”⒉爱护子女。《战国策·赵策四》:“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 燕后 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
- 13.
玉柱释义:⒈石柱的美称。唐 杜甫《朝享太庙赋》:“升降之际,见玉柱生芝。”宋 王仲旉《南都赋》:“金铺绚日,玉柱凌烟。”明 李梦阳《秋怀》诗:“雕阑玉柱留天女,锦石秋花隐御舟。”⒉玉制的弦柱。亦指代琴、瑟、筝等弦乐器。《文选·江淹<别赋>》:“掩金觴而谁御,横玉柱而霑軾。”李善 注:“琴有柱,以玉为之。”唐 杨巨源《雪中听筝》诗:“玉柱泠泠对寒雪,清商怨徵声何切。”南唐 冯延巳《蝶恋花》词:“谁把鈿筝移玉柱,穿帘燕子双飞去。”清 汪懋麟《仲冬平山堂落成即席得五十韵》:“朱弦调玉柱,铁拨转檀槽。”⒊指额上隆起的筋肉
- 14.
秋露释义:⒈秋日的露水。 ⒉指清酒。⒊南朝梁江淹《别赋》有“秋露如珠”之句,后因以“秋露”喻明珠。
- 15.
箫鼓释义:箫与鼓。 泛指乐奏。南朝 梁 江淹《别赋》:“琴羽张兮簫鼓陈,燕 赵 歌兮伤美人。”宋 张孝祥《水调歌头·桂林集句》词:“家种黄柑丹荔,户拾明珠翠羽,簫鼓夜沉沉。”明 王玉峰《焚香记·赴任》:“楼船簫鼓交龙旆,想赴京时半肩行李,从今一洗当年耻。”清 昭槤《啸亭续录·端午龙舟》:“乾隆 初,上於端午日,命内侍习竞渡於 福海 中,皆画船簫鼓,飞龙鷁首,络绎於鲸波怒浪之间。”亦指军乐。唐 李白《发白马》诗:“将军发白马,旌节渡 黄河。簫鼓聒山岳,沧溟涌涛波。”
- 16.
絶国释义:⒈极其辽远之邦国。⒉谓封国无后嗣继承被废除。更多解释极其辽远之邦国。《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因前使絶国功,封 騫 博望侯。”南朝 梁 江淹《别赋》:“况 秦 吴 兮絶国,復 燕 宋 兮千里。”唐 谷神子《博异志补编·薛淙》:“病僧年二十时,好游絶国。服药休粮,北至 居延,去海三五十里。”瞿秋白《<饿乡纪程>跋》:“何况孑然飘零,远去故乡,来此绝国。”谓封国无后嗣继承,被废除。《后汉书·皇后纪上·光武郭皇后》:“郭氏 侯者凡三人,皆絶国。”
- 17.
罇酒释义:一罇酒。汉 班昭《东征赋》:“酌罇酒以弛念兮,喟抑情而自非。”南朝 梁 江淹《别赋》:“可班荆兮赠恨,唯罇酒兮叙悲。”唐 韩愈《赠郑兵曹》诗:“罇酒相逢十载前,君为壮夫我少年;罇酒相逢十载后,我为壮夫君白首。”
- 18.
行尘释义:行走时扬起的尘埃。 常用以形容远行者。南朝 梁 江淹《别赋》:“驱征马而不顾,见行尘之时起。”唐 王维《观别者》诗:“车从望不见,时时起行尘。”宋 吴元扆《冬日赴郡旅怀漫赋》诗:“雁引乡心切,灯偏旅夜亲。高堂应倚杖,落日望行尘。”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四:“晤 佟 进士 濬,言其母 赵夫人 苦节能诗,《祭灶》云:‘再拜东厨司命神,聊将清水饯行尘。年年破屋多灰土,须恕夫亡子幼人。’”
- 19.
赵厕释义:指 豫让 藏身厕所谋刺 赵襄子 一事。《文选·江淹<别赋>》:“乃有劒客慙恩,少年报士,韩 国 赵 厠,吴 宫 燕 市,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沥泣共诀,抆血相视。”李善 注:“《史记》:豫让 者,晋 人也,事 智伯,智伯 甚尊宠之。赵襄子 灭 智伯,让 乃变姓名为刑人,入宫涂厠,欲刺 襄子,故言 赵 厠。”
- 20.
赵厠释义:指 豫让 藏身厕所谋刺 赵襄子 一事。 《文选·江淹<别赋>》:“乃有劒客慙恩,少年报士,韩 国 赵 厠,吴 宫 燕 市,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沥泣共诀,抆血相视。”李善 注:“《史记》:豫让 者,晋 人也,事 智伯,智伯 甚尊宠之。赵襄子 灭 智伯,让 乃变姓名为刑人,入宫涂厠,欲刺 襄子,故言 赵 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