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灾 [fēng zāi]
1. 因暴风、台风或飓风过境而造成的灾害。
英[disaster caused by a windstorm;]
风灾 引证解释
⒈ 因暴风、旋风等造成的灾害。
引《吕氏春秋·仲秋》:“行冬令,则风灾数起,收雷先行,草木早死。”
《后汉书·西域传论》:“梯山栈谷绳行沙度之道,身热首痛风灾鬼难之域,莫不备写情形,审求根实。”
《晋书·五行志上》:“七月乙丑, 淮 北风灾,大水杀人。”
国语词典
风灾 [fēng zāi]
⒈ 大风成灾。
例如:「风灾肆虐」。
风灾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灾八难释义:佛教指水灾、火灾、风灾为大三灾;刀兵、饥馑、疫疠为小三灾。八难指影响见佛求道的八种障碍,如作恶多端、安逸享受、盲哑残疾、自恃聪明才智等。后泛指各种灾难、疾病。
- 2.
业风释义:⒈佛教语。 谓善恶之业如风一般能使人飘转而轮回三界。⒉指恶业所感之猛风;劫末大风灾时及地狱等所吹之风。
- 3.
劫风释义:佛教语。坏劫之末有水、风、火三劫灾。劫风即劫灾中的风灾。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书画》:“佛光乃定果之光,虽劫风不可动,岂常风能摇哉!”
- 4.
天灾释义:指自然灾害。 如水灾、旱灾、虫灾、风灾、雪灾、地震等。
- 5.
赑风释义:巨风。佛教所称大三灾之一的风灾名。《西游记》第二回:“再五百年,又降风灾吹你。这风不是东南西北风,不是和熏金朔风,亦不是花柳松竹风,唤做‘贔风’。”参见“三灾”。
- 6.
风变释义:⒈指狂风或风灾。 唐 陆敬《游隋故都》诗:“水鬭宫初毁,风变鼎将迁。”明 刘若愚《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门之西,旧有核桃、枣树数株,乃二百餘年所培植者,逆 贤 因 天启 二年夏风变,伐去,以便跑马耳。”萧红《生死场》三:“深秋秃叶的树,为了惨厉的风变,脱去了灵魂一般吹啸着。”⒉指《诗·国风》中的“变风”部分。隋 王通《中说·事君》:“敢问列国之风变,伤而不怨,郡县之政变,怨而不伤,何谓也?”参见“变风”。
- 7.
风旱释义:风灾和旱灾。 《周礼·春官·小祝》:“逆时雨,寧风旱,弥烖兵,远辠疾。”《后汉书·寇荣传》:“愿陛下思 帝尧 五教在宽之德,企 成汤 避远谗夫之诫,以寧风旱,以弭灾兵。”
- 8.
风潦释义:风灾和涝灾。《元史·世祖纪四》:“己未,檀 顺 等州风潦害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