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òng, ◎ 极悲哀,大哭。【组词】:恸哭。大恸。
kū, ◎ 因痛苦或悲哀而流泪发声。【组词】:哭喊。哭泣。哭诉。哭腔。啼哭。长歌当哭。
1. 放声痛哭,号哭。
例听见青年和老人抽泣和恸哭。
宫中皆恸哭。——唐·李朝威《柳毅传》
捧诏恸哭。——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英[wail; cry one's heart out;]
⒈ 痛哭。
引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彦 见之,抱母慟哭,絶而復苏。”
宋 王安石 《叹息行》:“官驱羣囚入市门,妻子慟哭白日昏。”
清 吴伟业 《圆圆曲》:“慟哭六军俱縞素,衝冠一怒为红颜。”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十六回:“周丑孩 一见父亲成了这般光景,一下扑过去伏在身上,放声恸哭起来。”
⒈ 非常哀伤的大哭。唐·李白〈古风〉五九首之五四:「晋风日已颓,穷途方恸哭。」也作「痛哭」。
引《儒林外史·第三三回》:「杜少卿又在柩前恸哭了一场,方才回来。」
1.望着母亲的遗像,女儿恸哭失声,哀痛欲绝。
2.放弃理由,让心在潮湿的空气中拒绝思念,我不禁失声恸哭。
3.从前以为人在最绝望时会撕心裂肺地恸哭,后来才知道目光空洞的沉默不语才是真的心死。
4.邓小平同志逝世的噩耗传来,同学们无不恸哭失声,哀痛欲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