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为裘释义:见“为裘为箕”。
- 2.
克绍箕裘释义:比喻能继承先辈的事业。《尚书·冏命》:“俾克绍先烈。”《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克绍:能够继承。箕裘:祖先的事业。
- 3.
弓冶释义:谓父子世代相传的事业。语本《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北史·魏收魏季景等传论》:“季景 父子,雅业相传,抑弓冶之义。”唐 陈子昂《临邛县令封君遗爱碑》:“陈其弓冶,戴其簪缨。”明 无名氏《运甓记·剪发延宾》:“孩儿 陶洪,诗书勤习,堪承弓冶之传。”清 龚鼎孳《吴郎南征赋别》诗:“国士知弓冶,家声薄鼎鐘。”参见“弓裘”、“弓箕”。
- 4.
狸裘释义:用狸皮裁制的衣服。《诗·豳风·七月》“一之日于貉,取彼狐貍,为公子裘”郑玄 笺“于貉,往搏貉以自为裘也;狐狸以共尊者”唐 孔颖达 疏:“定 九年《左传》称 齐 大夫 东郭书‘衣貍製’,服虔 云:‘貍製,貍裘也。’《礼》言狐裘多矣,知狐貍以供尊者。”
- 5.
箕裘释义:比喻祖先的事业。《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良冶:善于冶金的人。良弓:善于造弓的人。箕:用荆条、柳条编织的器具。裘:用毛皮缝制的衣服。
- 6.
羔羊素丝释义:《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毛 传:“小曰羔,大曰羊。素,白也。紽,数也。古者素丝以英裘,不失其制。大夫羔裘以居。”孔颖达 疏:“毛 以为 召南 大夫皆正直节俭。言用羔羊之皮以为裘,缝杀得製,素丝为英饰,其紽数有五。既外服羔羊之裘,内有羔羊之德,故退朝而食,从公门入私门,布德施行,皆委蛇然动而有法,可使人踪跡而效之。言其行服相称,内外得宜。”后因以“羔羊素丝”称誉士大夫正直节俭、内德与外仪并美。
- 7.
良冶释义:⒈指精于冶炼铸造的工匠。 ⒉《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孔颖达疏:“言积世善冶之家,其子弟见其父兄世业鋾铸金铁,使之柔合以补冶破器,皆令全好,故此子弟仍能学为袍裘,补续兽皮,片片相合,以至完全也。”后因以“良冶”借指教子有方之贤父。
- 8.
良裘释义:⒈精制的皮衣。古代供君王所服。⒉《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孔颖达疏:“言积世善冶之家,其子弟见其父兄世业鋾铸金铁,使之柔合以补冶破器,皆令全好,故此子弟仍能学为袍裘,补续兽皮,片片相合,以至完全也。”后以“良裘”喻先辈高超的技艺。
- 9.
貍裘释义:用狸皮裁制的衣服。 《诗·豳风·七月》“一之日于貉,取彼狐貍,为公子裘”郑玄 笺“于貉,往搏貉以自为裘也;狐狸以共尊者”唐 孔颖达 疏:“定 九年《左传》称 齐 大夫 东郭书‘衣貍製’,服虔 云:‘貍製,貍裘也。’《礼》言狐裘多矣,知狐貍以供尊者。”
- 10.
鹔鷞释义:⒈亦作“鷫鸘”。鸟名。雁的一种。颈长,羽绿。《楚辞·大招》:“鸿鵠代游,曼鷫鷞只。”《淮南子·原道训》:“驰骋夷道,钓射鷫鷞之谓乐乎?”高诱 注:“鷫鷞,鸟名也。长颈緑身,其形似雁。”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一·鸧鸡》﹝附录﹞:“鷫鸘,按 罗愿《尔雅翼》云:鷫鸘,水鸟,雁属也。似雁而长颈,緑色,皮可为裘,霜时乃来就暖。”⒉马名。唐 刘禹锡《寄唐州杨八归厚》诗:“浅草遥迎鷫鸘马,春风乱颭辟邪旗。”《说文·鸟部》“鷫”清 朱骏声 通训:“《左·定三年传》:‘有两肃爽马。’其实即鷫鷞字,马以鸟名也。”⒊鼠名。
- 11.
黑貂释义:⒈紫貂。皮可为裘,极为贵重。《战国策·秦策一》:“﹝ 苏秦 ﹞説 秦王 书十上而説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黑貂朱紱,王侯满筵。” 明 张以宁 《有感》诗:“马首 桓州 又 懿州 ,朔风秋冷黑貂裘。”⒉指黑貂制成的裘。 清 黄景仁 《骤寒作》诗:“去冬途中敝黑貂,今秋江上典鷫鸘。”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九五:“不信古书愎用之,水厄淋漓黑貂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