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进 [shēng jìn]
1. 参见:升进,升进。
升进 引证解释
⒈ 登上,往上走。
引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下:“相国以主司在前,不敢昇进坐隅,拜於副阶之上。”
晋升官位。 《论衡·非韩》:“奸人外善内恶,色厉内荏,作为操止,象类贤行,以取升进。”
《后汉书·王符传》:“而 符 独耿介不同於俗,以此遂不得升进。”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七:“大抵此曹志於升进,故尔。甚者榜于门云:无亲戚故旧,不见宾客,不接士人。”
鲁迅 《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例如看 北朝 的墓志,官位升进,往往详细写着。”
升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升沉释义:⒈升谓升进,沉谓黜退。 指仕宦之升降进退。唐 刘肃《大唐新语·惩戒》:“始,仁轨 既官达,其弟 仁相 在乡曲,昇沉不同,遂搆嫌恨,与 轨 别籍。”⒉指升进与黜退者。前蜀 杜光庭《兴州王承休特进为母修黄箓斋词》:“神功救物,无遗动植之中;惠力宣恩,普及昇沉之内。”⒊泛指世事之盛衰得失。唐 牛僧孺《席上赠刘梦得》诗:“休论世上昇沉事,且鬭樽前见在身。”宋 杨万里《又和木犀初发呈张功夫》之一:“掇取仙山入 京 洛,不妨冷眼看昇沉。”⒋升降。旧时谓仕途得失进退。唐 李白《送友人入蜀》诗:“升沉应已定,不必问
- 2.
暴灼释义:犹显扬。宋 司马光《送李子仪序》:“閒二年,子仪 升进士第,名声暴灼於荐绅间。”
- 3.
滞屈释义:谓贤人沉抑,不得升进。《太平御览》卷二六五引 晋 傅畅《自序》:“余以少年復为此任,故至於上品,以宿年为先,是以乡里素滞屈者,渐得叙也。”《南史·王繢传》:“卿方当富贵,必不容久滞屈。”
- 4.
滞淹释义:⒈谓人沉抑于下而不得升进。亦指滞淹之人。《左传·文公六年》:“宣子 于是乎始为国政……续常职,出滞淹。”杜预 注:“拔贤能也。”唐 刘禹锡《苏州谢恩赐加章服》:“伏遇陛下膺期御宇,大振滞淹。”《资治通鉴·唐高宗乾封二年》:“比来公卿有所荐引,为谗者已指为朋党,滞淹者未获伸而在位者先获罪,是以各务杜口耳!”⒉闭塞,不通畅。清 黄景仁《客斋偶成》诗:“到处蜗庐感滞淹,晓凉差喜失朱炎。”
- 5.
登进释义:⒈升进;使上前。⒉引申为举用,进用。
- 6.
礼任释义:⒈礼遇信任。《后汉书·胡广传》:“自在公台三十餘年,歷事六帝,礼任甚优。每逊位辞病,及免退田里,未尝满岁,輒復升进。”《魏书·游明根传》:“卿年耆德茂,服勤累朝,歷职内外,并著显绩,逮于耆年,履道不渝,是以釐革之始,委以礼任,迟能迂德,匡赞於朕。”⒉元 代官府常用语,谓到任治事。礼,用同“理”。《元典章·朝纲一·政纪》:“受宣勑人员都省凭准奏定颁降宣勑者,自礼任月日支付。”《元典章·工部二·公廨》:“江 南自归附以来,所在路府州县有係官房舍,往往礼任官员因为官房无主看守,却於民户处借什物。”《元典章·刑部
- 7.
迁府释义:谓提升进入两府。
- 8.
遵尧释义:指遵照 帝尧 之办法。 《后汉书·卢植传》:“谨略陈八事:一曰用良,二曰原禁,三曰御厉,四曰备寇,五曰修礼,六曰遵 尧,七曰御下,八曰散利……遵 尧 者,今郡守刺史,一月数迁,宜依黜陟,以章能否,纵不九载,可满三岁。”李贤 注:“《书》曰:‘三载考绩,黜陟幽明。’孔安国 注:‘三年考功,三考九年,能否幽明有别,升进其明者,黜退其幽者,此皆 唐 尧 之法也。’”
- 9.
阚月释义:据《太平御览》卷三九八引 三国 吴 谢承《会稽先贤传》载,阚泽 十三岁时,梦见自己的名字悬在月中,后遂升进。 后即以“闞月”比喻人才名著称于世。
- 10.
隐滞释义:⒈隐居不仕。 ⒉谓仕宦不得升进,或志不得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