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调动 调动的意思
diàodòng

调动

简体调动
繁体調動
拼音diào dòng
注音ㄉㄧㄠˋ ㄉㄨ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iào tiáo zhōu, ◎ 朝,早晨。【例句】:《广韵·平尤》:“调,朝也。”

dòng,(1)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组词】:变动。波动。浮动。振动(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动(①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动动了一下”;②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动动全国”)。(2) 使开始发生。【组词】:发动。(3) 使用。【组词】:动用。动武。动问(客套话,请问)。(4)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组词】:感动。动人心弦。娓娓动听。动容。(5) 吃(多用于否定式)。【例句】:这几天不动荤腥。(6) 非静止的。【组词】:动画。(7) 可变的。【组词】:动产。(8) 行为。【组词】:举动。动作。(9) 常常。【组词】:动辄得咎。

基本含义

调动指根据需要变动或改变人员、力量、资源等的分配或使用。

调动的意思

调动 [diào dòng]

1. 变动。

调动人员。

[ transfer; shift; ]

2. 指兵力的调遣布置。

调动了大批大批的部队。

[ manoeuvre; muster; move troops; ]

3. 动员。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 bring into play; mobilize; arouse; ]

调动 引证解释

⒈ 舞动。

元 李文蔚 《燕青博鱼》第一折:“调动我这莽拳头,搨动我这长梢靶,我向那前街后巷便去爪寻他。”

⒉ 更动(位置、用途等)。

《儿女英雄传》第二回:“这番调动,老爷可必得像模像样答上头的情才使得呢!”
巴金 《关于<海的梦>》:“她念书不一定念得很好,因为她父亲的工作经常调动,她跟着他到过不少地方。”
赵树理 《三里湾·从旗杆院说起》:“近几年来,旗杆院房子的用处有点调动。”

⒊ 调拨挪移。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九回:“自己的款项虽然支发出去,又何妨在别处调动呢。”

⒋ 调集。

聂绀弩 《论<封神榜>》:“他可以调动天下的兵马去挞伐他的仇敌。”
许地山 《集外·萤灯》:“老臣们分头调动军队。”
艾青 《小泽征尔》诗:“把众多的声音调动起来,听从你的命令,投入战争。”


国语词典

调动 [diào dòng]

⒈ 变换更动。

《文明小史·第四一回》:「因此朝廷到也拿他倚重得很,一做做了五、六年,亦没有拿他调动。」

调度 调换 改变 更动 更改

⒉ 挥动。

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二折》:「调动我这三尺拦关臂,努起一千条歹斗觔。」


调动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变动释义:⒈变化(多指社会现象):人事变动。国际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动。⒉改变:任务变动了。根据市场需要,变动蔬菜种植计划。
    • 2.
      改变释义:⒈事物发生显著的差别:山区面貌大有改变。随着政治、经济关系的改变,人和人的关系也改变了。⒉改换;更动:改变样式。改变口气。改变计划。改变战略。
    • 3.
      更动释义:改动;变更:比赛日程有所更动。这部书再版时,作者在章节上做了一些更动。
    • 4.
      更改释义:改换;改动:更改时间。 更改登录名称与密码。班机中途遇雾,临时更改航线。
    • 5.
      调度释义:⒈管理并安排(工作、人力、车辆等)。⒉指做调度工作的人。
    • 6.
      调换释义:同“掉换”。
    • 7.
      调整释义:改变原有的情况,使适应客观环境和要求:调整物价。调整人力。调整作息时间。

调动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固定释义:⒈不变动或不移动的(跟“流动”相对):固定职业。固定资产。⒉使固定:把聘任制固定下来。

调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切释义:⒈全部;各种:调动一切积极因素。⒉全部的事物: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夜深了,田野里的一切都是那么静。
    • 2.
      中山舰事件释义:也叫三二○事件。 1926年3月18日,蒋介石指使其亲信下令调共产党人李之龙担任舰长的中山舰到黄埔候用,随即反诬共产党“擅入黄埔”“阴谋暴动”。接着于3月20日拘捕了中山舰舰长等共产党员五十多人,又强迫在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中工作的共产党员退出,并调动军队包围省港罢工委员会。这是蒋介石反对共产党、企图篡夺国民革命军领导权的阴谋事件。
    • 3.
      云手释义:戏剧中表演的一种程式动作。 通过双手、两臂的协调动作,构成舞蹈化的姿态,用以表现人物的精神气度。
    • 4.
      交帐释义:⒈亦作“交账”。 交付帐款。⒉结清并移交帐务。如:财务科老王调动工作了,这几天正在交帐。⒊犹交差。如:什么材料也没有弄到,回去怎么交帐?
    • 5.
      人阵释义:亦作“人陈”。古代军事家认为,作战时部队的调动、部署和人事的安排是决定战争胜败的因素之一,谓之人阵。
    • 6.
      会战释义:⒈战争双方集中主力在一定地区和时间内所进行的大规模决战。⒉国家、地区或企业为了迅速解决某项生产或技术问题,调动各方面力量,突击完成任务。
    • 7.
      兵队释义:军队。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关于停战的清方档案》:“查 江苏 仅 徐州 驻扎兵队。”鲁迅《二心集·“友邦惊诧”论》:“日本 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 辽 吉。”茅盾《故乡杂记》第二:“伊拉兵队调动得快,为啥勿早点调到 上海,同十九路军一淘打?”
    • 8.
      军分区释义:在省军区或相当于省一级的军区范围内所划分的军事区域。军分区一般同地区(省辖市、自治州、盟)的行政区划相一致。毛泽东《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迅速在西 满、东 满、北 满 划分军区和军分区,将军队划分为野战军和地方军。”管桦《老营长轶闻》:“抗 日 战争时,我们军分区警卫营长 武英俊,每次往火线上调动部队,他都像个逞强的小孩子那样,向着弹雨纷飞的战场,挺直着腰板儿,站在高岗上,拿望远镜观察敌人。”
    • 9.
      军权释义:指挥和调动军队的权力:掌握军权。
    • 10.
      函调释义:⒈通过书信方式进行调动。清 曾纪泽《拣员补参赞各缺疏》:“臣奉命留使 欧洲,细查所出各缺,均关紧要。未便日久虚悬,是以函调数员来洋,听候差遣。”清 曾纪泽《援案请奖期满人员疏》:“云骑尉 刘麒祥,经臣函调出洋,於 光绪 六年五月二十五日行抵 英 伦。”⒉用书信方式进行调查。如:经函调证明,他在原单位工作表现一贯很好。
    • 11.
      创造性释义:⒈努力创新的思想和表现: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在劳动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⒉属于创新的性质:创造性的劳动。
    • 12.
      升转释义:⒈旧称官职的提升与调动。亦偏指提升。官阶自下而上叫升,同级平调叫转。《宋史·兵志十》:“积习既久,往往超躐升转,后名反居前列,高下不伦,甚失公平之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回:“我在 上海 看了报,他这侍郎是才升转的。”⒉旧称官职的提升与调动。宋 赵昇《朝野类要·故事》:“射于玉津御园,胜则有金带陞转官资之赏。”明 王琼《双溪杂记》:“外官必九年考满,论繁简陞转,此定制也。”清 沉初《西清笔记·纪恩遇》:“曹元埴、彭元瑞、沉初、董誥 学问俱优,因内廷有交办事件,不令考试,未得与诸臣一体陞转,着加恩
    • 13.
      右符释义:符信的右半。 古代调动军队或任免州郡长官等时使用。双方各执其一,左右合符,以为凭信。以竹、木、铜等制作。鱼形符的右半亦称“右鱼”。
    • 14.
      吏部释义:官署名。 隋唐至明清中央行政机构的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事。
    • 15.
      商调释义:通过协商调动(人员、物资等):他是由单位商调进京工作的。
    • 16.
      回师释义:作战时把军队往回调动。
    • 17.
      奬售释义:我国政府对于向国家交售某些重要农副产品的社队和个人实行额外供应一定数量统销商品的鼓励办法。《1982年中国百科年鉴》:“为了解决好棉、糖产区的粮食问题,调动农民增产棉、糖的积极性,国务院决定,从1981年起,对棉、糖集中产区实行棉糖、糖粮挂钩奖售政策。”
    • 18.
      射生军释义:由射生手组成的军队。唐肃宗 至德 二年择射生手千人组成,称供奉射生官,亦称殿前射生手,分左、右厢,总号左右英武军。代宗 宝应 年间,调动射生军入禁中平乱,赐名 宝应 功臣,故又号 宝应军,成为禁军之一。德宗 贞元 五年,改称左右神威军。参阅《新唐书·兵志》。
    • 19.
      工休假释义:为了维护职工休息休假权利,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根据劳动法和公务员法,制定的条例。
    • 20.
      当刻释义:时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九回:“谁知这个当刻,家人又来报三少奶奶跟马夫逃走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三回:“谁知这个当刻儿,又出了调动:那位 两江 制臺调了 直隶 总督。”

调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切释义:⒈全部;各种:调动一切积极因素。⒉全部的事物: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夜深了,田野里的一切都是那么静。
    • 2.
      中山舰事件释义:也叫三二○事件。 1926年3月18日,蒋介石指使其亲信下令调共产党人李之龙担任舰长的中山舰到黄埔候用,随即反诬共产党“擅入黄埔”“阴谋暴动”。接着于3月20日拘捕了中山舰舰长等共产党员五十多人,又强迫在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中工作的共产党员退出,并调动军队包围省港罢工委员会。这是蒋介石反对共产党、企图篡夺国民革命军领导权的阴谋事件。
    • 3.
      云手释义:戏剧中表演的一种程式动作。 通过双手、两臂的协调动作,构成舞蹈化的姿态,用以表现人物的精神气度。
    • 4.
      交帐释义:⒈亦作“交账”。 交付帐款。⒉结清并移交帐务。如:财务科老王调动工作了,这几天正在交帐。⒊犹交差。如:什么材料也没有弄到,回去怎么交帐?
    • 5.
      人阵释义:亦作“人陈”。古代军事家认为,作战时部队的调动、部署和人事的安排是决定战争胜败的因素之一,谓之人阵。
    • 6.
      会战释义:⒈战争双方集中主力在一定地区和时间内所进行的大规模决战。⒉国家、地区或企业为了迅速解决某项生产或技术问题,调动各方面力量,突击完成任务。
    • 7.
      兵队释义:军队。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关于停战的清方档案》:“查 江苏 仅 徐州 驻扎兵队。”鲁迅《二心集·“友邦惊诧”论》:“日本 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 辽 吉。”茅盾《故乡杂记》第二:“伊拉兵队调动得快,为啥勿早点调到 上海,同十九路军一淘打?”
    • 8.
      军分区释义:在省军区或相当于省一级的军区范围内所划分的军事区域。军分区一般同地区(省辖市、自治州、盟)的行政区划相一致。毛泽东《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迅速在西 满、东 满、北 满 划分军区和军分区,将军队划分为野战军和地方军。”管桦《老营长轶闻》:“抗 日 战争时,我们军分区警卫营长 武英俊,每次往火线上调动部队,他都像个逞强的小孩子那样,向着弹雨纷飞的战场,挺直着腰板儿,站在高岗上,拿望远镜观察敌人。”
    • 9.
      军权释义:指挥和调动军队的权力:掌握军权。
    • 10.
      函调释义:⒈通过书信方式进行调动。清 曾纪泽《拣员补参赞各缺疏》:“臣奉命留使 欧洲,细查所出各缺,均关紧要。未便日久虚悬,是以函调数员来洋,听候差遣。”清 曾纪泽《援案请奖期满人员疏》:“云骑尉 刘麒祥,经臣函调出洋,於 光绪 六年五月二十五日行抵 英 伦。”⒉用书信方式进行调查。如:经函调证明,他在原单位工作表现一贯很好。
    • 11.
      创造性释义:⒈努力创新的思想和表现: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在劳动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⒉属于创新的性质:创造性的劳动。
    • 12.
      升转释义:⒈旧称官职的提升与调动。亦偏指提升。官阶自下而上叫升,同级平调叫转。《宋史·兵志十》:“积习既久,往往超躐升转,后名反居前列,高下不伦,甚失公平之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回:“我在 上海 看了报,他这侍郎是才升转的。”⒉旧称官职的提升与调动。宋 赵昇《朝野类要·故事》:“射于玉津御园,胜则有金带陞转官资之赏。”明 王琼《双溪杂记》:“外官必九年考满,论繁简陞转,此定制也。”清 沉初《西清笔记·纪恩遇》:“曹元埴、彭元瑞、沉初、董誥 学问俱优,因内廷有交办事件,不令考试,未得与诸臣一体陞转,着加恩
    • 13.
      右符释义:符信的右半。 古代调动军队或任免州郡长官等时使用。双方各执其一,左右合符,以为凭信。以竹、木、铜等制作。鱼形符的右半亦称“右鱼”。
    • 14.
      吏部释义:官署名。 隋唐至明清中央行政机构的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事。
    • 15.
      商调释义:通过协商调动(人员、物资等):他是由单位商调进京工作的。
    • 16.
      回师释义:作战时把军队往回调动。
    • 17.
      奬售释义:我国政府对于向国家交售某些重要农副产品的社队和个人实行额外供应一定数量统销商品的鼓励办法。《1982年中国百科年鉴》:“为了解决好棉、糖产区的粮食问题,调动农民增产棉、糖的积极性,国务院决定,从1981年起,对棉、糖集中产区实行棉糖、糖粮挂钩奖售政策。”
    • 18.
      射生军释义:由射生手组成的军队。唐肃宗 至德 二年择射生手千人组成,称供奉射生官,亦称殿前射生手,分左、右厢,总号左右英武军。代宗 宝应 年间,调动射生军入禁中平乱,赐名 宝应 功臣,故又号 宝应军,成为禁军之一。德宗 贞元 五年,改称左右神威军。参阅《新唐书·兵志》。
    • 19.
      工休假释义:为了维护职工休息休假权利,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根据劳动法和公务员法,制定的条例。
    • 20.
      当刻释义:时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九回:“谁知这个当刻,家人又来报三少奶奶跟马夫逃走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三回:“谁知这个当刻儿,又出了调动:那位 两江 制臺调了 直隶 总督。”

调动造句

1.改革的强劲东风冲破了万马齐喑的局面,全厂上下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

2.这件事,既要维护国家的利益,又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必须想出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来。

3.千方百计:教员千方百计调动我们的进修积极性。

4.不过,它们能够无时不刻调动一切记忆,而且无所不知,在这点上,人类当然无法望其项背。

5.公司因为改组,所以经历一场天翻地覆的人事调动

6.调动一切可以依靠的力量、用好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激发一切可以激发的活力。

7.他爱人的工作已调动了。

8.我们要调动一切力量为国家建设服务。

9.老师的一席话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教室里呈现出浓郁的学习氛围。

10.老师不断地变换教学方法,调动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11.中央军委主席有调动军队的权力。

12.政策的落实,对调动群众积极性,起了极大作用。

13.老师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每个同学的积极性。

14.我们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更好地为祖国建设服务。

15.随着爸爸调动工作,我们全家从农村搬进城市。

16.课堂上,老师最大限度地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7.随着爸爸工作的调动,全家人定居在县城。

18.我不打算申请调动了,一定之法还是留在这里吧。

19.王老师善于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课堂气氛很活跃。

20.语文老师充分调动我们的积极性,课堂氛围十分活跃。

调动(diaod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调动是什么意思 调动读音 怎么读 调动,拼音是diào dòng,调动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调动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