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明辨是非 明辨是非的意思
míngbiànshìfēi

明辨是非

简体明辨是非
繁体
拼音míng biàn shì fēi
注音ㄇㄧㄥˊ ㄅㄧㄢˋ ㄕˋ ㄈㄟ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íng,(1) 亮,与“暗”相对。【组词】:明亮。明媚。明净。明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组词】: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3) 懂得,了解。【组词】: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4) 公开,不隐蔽。【组词】:明说。明讲。明处。(5) 能够看清事物。【组词】: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6) 睿智。【组词】:英明。贤明。明君。(7) 视觉,眼力。【组词】:失明。(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例句】: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组词】:明日。明年。(10) 中国朝代名。【组词】:明代。(11) 姓。

biàn,(1) 分别,分析,明察。【组词】:辨别。辨认。辨析。辨正。辨识。明辨是非。(2) 古代土地面积单位,九夫为一辨,七辨为一并。

shì,(1) 表示解释或分类。【组词】:他是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是鲁迅。(2) 表示存在。【组词】:满身是汗。(3) 表示承认所说的,再转入正意,含有“虽然”的意思。【例句】:诗是好诗,就是太长了。(4) 表示适合。【例句】:来的是时候。(5) 表示任何。【组词】:凡是。是活儿他都肯干。(6) 用于问句:他是走了吗?(7) 加重语气,有“的确”、“实在”的意思。【组词】:天气是冷。(8) 对,合理,与“非”相对。【组词】:是非。他说的是。实事求是。(9) 认为对。【组词】:是古非今。各行其是。深是其言。(10) 表示应承或同意(单说一个“是”字)。【例句】:是,我就去。(11) 这,此。【组词】:是日。是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是。(12) 助词,把行为对象提前表示只这样做。【组词】:惟你是问。惟利是图。(13) 姓。

fēi,(1) 不,不是。【组词】:非凡。非法。非分(fèn )。非礼。非但。非同小可。啼笑皆非。(2) 不对,过失。【组词】:痛改前非。文过饰非。习非成是(对于某些错的事情习惯了,反认为是对的)。(3) 与“不”呼应,表示必须(有时后面没有“不”字)。【例句】:我非看这本书。(4) 责怪,反对。【例句】:非难(nàn )。非议。无可厚非。(5) 指“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简称“非洲”)。【组词】:东非。西非。

基本含义

能够清楚地分辨出是非曲直。

明辨是非的意思

明辨是非 [míng biàn shì fēi]

1. 明确地分辨是与非。形容判断力强。

[make a clear distinction between right and wrong;]

明辨是非 引证解释

⒈ 清楚分明地辨别出是和非。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四章:“八九年的部队生活和她的特殊地位,养成她举止老练、大方,明辨是非,遇事果决,而又心细如发。”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三章:“但是我希望你明智的心中,还能保存一点冷静的明辨是非的理智。”
姜妙香 《追怀往事》:“兰芳 同志接受新鲜事物快,进取心强,明辨是非,热爱真理。”


国语词典

明辨是非 [míng biàn shì fēi]

⒈ 清楚的分辨是与非。

如:「不能明辨是非,就不会是好法官。」

是非分明

颠倒黑白 混淆黑白


明辨是非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是非分明释义:正确与错误非常分明。

明辨是非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混淆黑白释义:混淆:使界限模糊。故意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制造混乱。指故意制造混乱,使人辨别不清。
    • 2.
      颠倒黑白释义:把黑的说成白的,把白的说成黑的,形容歪曲事实,混淆是非。

明辨是非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释义: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只听一方面的话容易产生片面性。 《荀子·君道》:“兼听齐明,则天下归之。” 汉王符《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 2.
      不惑释义:《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指年至四十,能明辨是非而不受迷惑。后来用“不惑”指人四十岁:年届不惑。不惑之年。
    • 3.
      偏信则暗释义:偏信:只听信一方面的话;暗:糊涂。 只听信一方面的话,就不能明辨是非。
    • 4.
      廉生威释义:官吏不害怕我的严厉而是害怕我廉洁,百姓不是对我的才能心服而是对我的公正心服;处事公正,那么官吏不敢有所怠慢;做人廉洁,那么百姓不敢有所欺骗。处事公正就能够明辨是非,能够做到秉公办事,能够获取群众的信任。
    • 5.
      心明眼亮释义:心里明白,眼睛雪亮,形容洞察事物,明辨是非。
    • 6.
      春秋大义释义:是中华文化中的一种基本精神,旨在明辨是非、邪正、善恶、褒贬。
    • 7.
      昭昭之明释义:昭昭:明亮。形容人能够明察秋毫,明辨是非。
    • 8.
      是非释义:⒈正确的和错误的:明辨是非。 ⒉口舌;争端:招惹是非。搬弄是非。
    • 9.
      皂白须分释义:皂:黑色。黑白要分清楚。比喻必须明辨是非。
    • 10.
      眼亮释义:⒈谓眼睛感到明亮。⒉形容明辨是非。

明辨是非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释义: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只听一方面的话容易产生片面性。 《荀子·君道》:“兼听齐明,则天下归之。” 汉王符《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 2.
      不惑释义:《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指年至四十,能明辨是非而不受迷惑。后来用“不惑”指人四十岁:年届不惑。不惑之年。
    • 3.
      偏信则暗释义:偏信:只听信一方面的话;暗:糊涂。 只听信一方面的话,就不能明辨是非。
    • 4.
      廉生威释义:官吏不害怕我的严厉而是害怕我廉洁,百姓不是对我的才能心服而是对我的公正心服;处事公正,那么官吏不敢有所怠慢;做人廉洁,那么百姓不敢有所欺骗。处事公正就能够明辨是非,能够做到秉公办事,能够获取群众的信任。
    • 5.
      心明眼亮释义:心里明白,眼睛雪亮,形容洞察事物,明辨是非。
    • 6.
      春秋大义释义:是中华文化中的一种基本精神,旨在明辨是非、邪正、善恶、褒贬。
    • 7.
      昭昭之明释义:昭昭:明亮。形容人能够明察秋毫,明辨是非。
    • 8.
      是非释义:⒈正确的和错误的:明辨是非。 ⒉口舌;争端:招惹是非。搬弄是非。
    • 9.
      皂白须分释义:皂:黑色。黑白要分清楚。比喻必须明辨是非。
    • 10.
      眼亮释义:⒈谓眼睛感到明亮。⒉形容明辨是非。

明辨是非造句

1.我母亲循循善诱,总让我做事前先明辨是非,而非在事后一味地指摘错误。

2.这并不是一件小事,若不明辨是非,不足以服务。

3.凡事不要轻信,首先是明辨是非,其次是以微知着,要敢于坚持真理,抵住歪风。

4.凡事不要轻信,首先是明辨是非,其次是以微知着,要敢于坚持真理,抵触歪风。

5.这个案子,尽管复杂一点,我们相信司法部门会明辨是非,公正处理的。

6.我们应该明辨是非,尽量避免一人传虚,万人传实的社会现象。

7.凡事不要轻信,首先是明辨是非,其次是以微知著,要敢于坚持真理,抵触歪风。

8.凡事不要轻信,首先是明辨是非,其次是以微知著,要敢于坚持真理,抵住歪风。

9.此诗一赞贤良,二揭奸臣,提示要以史为鉴,要明辨是非,亲贤才,远小人。

10.凡事要明辨是非,以微知著,要敢于坚持真理。

11.明辨是非的双眼。

12.读书,使人博闻强记,明辨是非

13.自己去判断,自己去明辨是非

14.提高我们明辨是非的能力,使那些造化小儿之徒没有市场。

15.我们要明辨是非,不要与坏人同流合污。

16.凡事要明辨是非,以微知着,要敢于坚持真理。

17.你要明辨是非,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明辨是非是什么意思 明辨是非读音 怎么读 明辨是非,拼音是míng biàn shì fēi,明辨是非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明辨是非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