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 [cài xiāng]
1. 北宋书法家。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天圣进士。官端明殿学士,出知杭州。工诗文,尤精书法,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楷书端重,行书温婉。碑刻《万安桥记》等传世。有《蔡忠惠集》。
国语词典
蔡襄 [cài xiāng]
⒈ 人名。(西元1012~1067)字君谟,宋仙游人。性忠鲠,累官知谏院,正色谠言,无所回挠,后以阁学历知福州、泉州、杭州,倡经术,有政声。其诗文入妙,书法尤冠绝一时,为北宋四大书家之一。著有《茶录》、《荔枝谱》、《蔡忠惠集》等。卒谥忠惠。
蔡襄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园释义:⒈泛指园圃。晋 陶潜《停云》诗之三:“东园之树,枝条再荣。竞用新好,以怡余情。”唐 李白《古风》之四七:“桃花开东园,含笑夸白日。”明 陈汝元《金莲记·同梦》:“草草言非谬,似 庄周,东园蝴蝶两悠悠。”⒉园名。在 江苏省 仪征市 东。宋 施昌言 建。欧阳修 作《真州东园记》,蔡襄 书,后人称园、记、书为三绝。⒊官署名。秦 汉 置。掌管陵墓内器物、葬具的制造与供应,属少府。《后汉书·皇后纪下·孝崇匽皇后》:“﹝ 匽后 ﹞ 元嘉 二年崩,以帝弟 平原王 石 为丧主,歛以东园画梓寿器、玉匣、饭含之具。”参见“
- 2.
丰赢释义:富裕充盈。《魏书·尒朱荣传》:“父 新兴,太和 中,继为酋长,家世豪擅,财货丰赢。”宋 蔡襄《士伸知己赋》:“姑还车而却步,目吾肆之丰赢。”清 金农《白丈庆馀见招以豆糜为食走笔记之》诗:“丈人年年自刈穫,筐之筥之储丰赢。”
- 3.
乞乡郡释义:旧时官吏请调往故乡任职。《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四年》:“知諫院 蔡襄 以亲老乞乡郡。己酉,授右正言,知 福州。”
- 4.
君谟旧谱释义:指 宋 蔡襄 所著的《荔枝谱》。
- 5.
周家红释义:荔枝品种名。宋 蔡襄《荔枝谱》七:“周家红独立 兴化军 三十年,后生益奇,声名乃损,然亦不失为上等。”
- 6.
四谏释义:指 宋 余靖、欧阳修、蔡襄、王素。 四人为谏官,皆敢直言,故称。
- 7.
宸游释义:⒈亦作“宸游”。帝王之巡游。唐 苏颋《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诗:“主第山门起 灞川,宸游风景入初年。”宋 蔡襄《上元进诗》:“宸游不为三元夜,乐事全归万众心。”元 柳贯《同杨仲礼和袁集贤上都诗》:“朱夏宸游正,清秋武卫闲。”清 唐孙华《茹明府招饮虎丘梅花楼》诗:“宸游望幸当三月,使节先驰验二星。”⒉见“宸游”。
- 8.
惊秋释义:⒈秋令蓦地来到。唐 韦应物《府舍月游》诗:“横河俱半落,泛露忽惊秋。”唐 无名氏《落叶赋》:“见一叶之已落,感四序之惊秋。”⒉喻迅速凋零衰败。宋 蔡襄《方山渡口占》:“江上行人空自愁,壮年双鬢已惊秋。”宋 苏辙《次韵王适送张耒赴寿安尉》:“緑鬢惊秋半欲黄,官居无处觅林塘。”
- 9.
洛阳桥释义:⒈指 洛阳市 天津桥。唐 李益《上洛桥》诗:“何堪好风景,独上 洛阳桥。”宋 岑象求《吉凶影响录》:“韦丹 未第时,洛阳桥 见渔者得一黿甚大,丹 异之,买投於河。”明 张昱《感事》诗:“洛阳桥 上闻鹃处,谁识当时独倚阑。”⒉指 泉州 之 万安桥。在 福建省 泉州市 东北 洛阳江 上,故亦称“洛阳桥”。是古代著名的梁架式大石桥。北宋 蔡襄 守 泉州 时建成,并题名为 万安渡桥。因造桥工程艰巨,故有海神协助修桥的神话。初成时长三百六十丈,广一丈五尺,后屡有扩建。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夏得海》:“泉州 洛阳桥
- 10.
爽异释义:聪颖特出。 宋 蔡襄《尚书屯田员外郎郭公墓志铭》:“景祐 元年,年十八,与其父同日登第。仁宗皇帝 临轩,赏其爽异,为改今名。”
- 11.
牛马走释义:⒈旧时自谦之辞。《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 再拜言。”李善 注:“走,犹僕也……自谦之辞也。”宋 梅尧臣《八日就湖上会饮呈晏相公》诗:“红颊谁使歌,公怜牛马走。”宋 蔡襄《和答孙推官久病新起见过》:“去年大暑过 京口,唯子见过牛马走。”清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下走》:“应劭 曰:‘下走,僕也。’…… 司马迁 与 任安 书称‘太史公牛马走’,牛马走即下走也,上称官名,下则自谦之词。或解为太史公之牛马走,则迂而凿矣。”⒉谓像牛马般奔波劳碌。唐 李宣远《近无西耗》诗:“自怜牛马走,
- 12.
百衲碑释义:宋代蔡襄 所书《昼锦堂记》碑文。
- 13.
答答释义:⒈象声词。宋 蔡襄《荔枝谱》第五:“破竹五七尺,摇之答答然,以逐蝙蝠之属。”刘白羽《红玛瑙》:“马蹄答答响。”《诗刊》1978年第5期:“战马没有了骑手,马蹄答答奔乱了。”⒉方言。各处,处处。茅盾《故乡杂记》:“你看,到处装好军用电话,东洋兵有点动静,答答地方全晓得,东洋兵想偷营也勿会成功的。”原注:“答答地方:到处的意思。”
- 14.
米芾释义:北宋书画家。初名黻,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官礼部员外郎,出知淮阳军。举止怪异,人称“米颠”。书法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四家”。用笔爽劲豪迈。画山水有“米家山”之称。亦工诗文。著有《书史》、《画史》及《山林集》(已佚,存辑本《宝晋英光集》)。
- 15.
绩学释义:谓治理学问。亦指学问渊博。宋 蔡襄《观天马图》:“自 秦 灭 汉 兴,缀文绩学,德业彬然,独 董仲舒 而已。”清 顾炎武《富平李君墓志铭》:“君少而刚方,绩学不怠。”清 戴名世《敕授承德郎工部主事刘公墓志铭》:“山阳 有绩学篤行之君子曰工部主事 刘公,方以名德岿然为一时之望。”《儒林外史》第七回:“周司业 不胜叹息,説道:‘贤契绩学有素,虽然躭迟几年,这次南宫一定入选。’”
- 16.
蛎房释义:⒈指簇聚而生的牡蛎。 因牡蛎附石而生,连结如房,故称。亦特指牡蛎的壳。宋 方勺《泊宅编》卷二:“蔡襄 守 泉州,因故基修石桥……十八年桥乃成,即多取蠣房,散置石基,益胶固焉。”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介二·牡蛎》﹝集解﹞引 苏颂 曰:“﹝牡蠣﹞皆附石而生,磈礧相连如房,呼为蠣房。”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七·琅邪秦碑》:“海中復有一碑,去岸数里,潮上则没,潮落则出。其上岁久皆蠣房所结,不可辨识。”⒉指牡蛎的肉。元 柳贯《送临川谢有源赴闽医提领》诗:“鷁首去乘潮浪白,蠣房催出酒波红。”
- 17.
银毫释义:⒈指煮茶用的毫瓯。上有白纹如兔毫,故名。宋 陆游《初寒在告有感》诗之一:“银毫地緑茶膏嫩,玉斗丝红黑瀋宽。”参阅 宋 蔡襄《茶录·茶盏》。⒉指毛笔。清 孔尚任《桃花扇·寄扇》:“挥洒银毫,旧句他知道。”⒊即银角子。云南酒歌《香花蜡烛迎红军》:“进城三天开大会,大洋银毫分穷人。”京剧《红色娘子军》第一场:“我这儿有两个银毫,你带着,路上用。”⒋指铝质分币。《小说月报》1981年第2期:“此时连买盒火柴的银毫子也没有。”参见“银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