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敌人 敌人的意思
rén

敌人

简体敌人
繁体敵人
拼音dí rén
注音ㄉㄧˊ ㄖㄣˊ
结构AB式
词性名词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í,(1) 有利害冲突不能相容的。【组词】:敌人。敌方。敌寇。(2) 指敌人。【组词】:敌后。敌情。敌酋。敌特。轻敌。克敌制胜。(3) 抵挡。【组词】:寡不敌众。(4) 相当。【组词】:势均力敌。匹敌。敌手(能力相等的对手)。(5) 仇视。【组词】:敌意。“诸侯敌王所忾”。

rén,(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组词】:人类。(2) 别人,他人。【例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人热诚。(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例句】:丢人,文如其人。

基本含义

指敌人的势力强大,形势紧迫,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和茂盛的草木。

敌人的意思

敌人 [dí rén]

1. 企图使某人或某事受到损害,或企图推翻使某人某事遭到失败的人。

[ enemy; foe; ]

2. 互相仇恨而敌对的人或敌对的方面。

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清·全祖望《梅花岭记》

敌人 引证解释

⒈ 敌对的方面;敌对的人。

《管子·七法》:“故不明于敌人之政,不能加也;不明于敌人之情,不可约也。”
《北史·王雅传》:“时大军失利,诸将皆退, 雅 独拒之。敌人见其无继,步骑竞进。”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宋哲宗之明》:“近閲 金 人《弔伐録》,有 赵佶 阴使黄门盗杀家嗣之语,虽出敌人污衊,未可遽信,然岂尽无因哉?”
陈毅 《十年》诗:“用白刃同 日 寇肉搏,向敌人巢穴里投进烈火。”


国语词典

敌人 [dí rén]

⒈ 仇敌,与己方有仇恨而相对抗的人。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必使心与理合,弥缝莫见其隙,辞共心密,敌人不知所乘,斯其要也。」

仇人

朋友 友人


敌人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仇人释义:因有仇恨而敌视的人: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 2.
      冤家释义:⒈〈名〉仇人或不愿意相见的人。⒉仇人。⒊戏曲或民歌中称似恨而实爱,给自己带来苦恼但又不舍得的人(多用来称情人)。
    • 3.
      仇敌释义:仇人;敌人:视为仇敌。

敌人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朋友释义:⒈彼此有交情的人。⒉指恋爱的对象:姑娘多大了,有朋友了没有?
    • 2.
      人民释义:百姓;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民群众。造福人民。为人民服务。
    • 3.
      友人释义:朋友:国际友人。

敌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举释义:⒈一种举动;一次行动:多此一举。成败在此一举。⒉表示经过一次行动就(完成);一下子:一举捣毁敌人的巢穴。
    • 2.
      一力拒守释义:一力:尽全力。竭力抵御敌人,固守阵地。
    • 3.
      一日纵敌,数世之患释义:谓一时放走敌人,将留长期祸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宋 秦观《边防策中》:“且时难得而易失,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亦作“一日纵敌,万世之患。”
    • 4.
      一触即溃释义:一接触,立刻溃散。 形容军队毫无战斗力:敌人军心涣散,一触即溃。溃:散乱,垮台。
    • 5.
      一鼓而下释义:趁形势有利或士气高昂时,一举打垮敌人或攻占城市。
    • 6.
      一鼓而擒释义:鼓:擂战鼓;擒:擒住。作战开始时,擂第一通战鼓就把敌人擒获了。比喻速战速决。
    • 7.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释义: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 8.
      三十六策,走为上策释义: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 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 9.
      三十六策,走为上计释义: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 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也作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 10.
      三座大山释义:喻指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压迫中国人民的三大敌人,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 11.
      上兵伐谋释义:上:上等,引申为最好的。 兵:指战争,引申为用兵。伐:讨伐,攻打。伐谋:用计谋粉碎敌人的计策。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取胜。
    • 12.
      下去释义:⒈由高处到低处去:从斜井下去一百米,就到工作面。领导干部每月要下去几天。⒉用在动词后,表示由高处向低处或由近处向远处去:石头从山上滚下去。把敌人的火力压下去。⒊用在动词后,表示从现在继续到将来:坚持下去。说不下去。⒋用在形容词后,表示程度继续增加:天气可能再冷下去,务必做好防冻保暖工作。
    • 13.
      下石释义:往井下丢石块。比喻乘人之危加以陷害。语出 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宋 陈鹄《耆旧续闻》卷六:“已挤沟壑,犹下石不休;方困蒺藜,尚弯弓而相射。”清 唐孙华《赠同年赵蒙泉》诗:“临危翻下石,颠岸復弯彀。”鲁迅《书信集·致曹聚仁》:“我以为师如荒谬,不妨叛之,但师如非罪而遭冤,却不可乘机下石,以图快敌人之意而自救。”参见“落井下石”。
    • 14.
      不共戴天释义:不愿在同一个天底下生活。 形容对敌人的深仇大恨。《礼记·曲礼上》:“父之仇,弗与共戴天。”
    • 15.
      不可轻敌释义:不可以轻视敌人。
    • 16.
      不战而降释义:没有和敌人正面交锋,就已经投降了。指没有战斗意志的,或者丧失战斗拼搏能力的,自行放弃的行为。
    • 17.
      不语兵释义:隐语。指江河流水。因可用以淹没敌人,故云。
    • 18.
      丑虏释义:对敌人的蔑称。
    • 19.
      丛雀渊鱼释义:比喻不行善政,等于把老百姓赶到敌人方面去。
    • 20.
      两事家释义:犹言对头,敌人。

敌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举释义:⒈一种举动;一次行动:多此一举。成败在此一举。⒉表示经过一次行动就(完成);一下子:一举捣毁敌人的巢穴。
    • 2.
      一力拒守释义:一力:尽全力。竭力抵御敌人,固守阵地。
    • 3.
      一日纵敌,数世之患释义:谓一时放走敌人,将留长期祸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宋 秦观《边防策中》:“且时难得而易失,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亦作“一日纵敌,万世之患。”
    • 4.
      一触即溃释义:一接触,立刻溃散。 形容军队毫无战斗力:敌人军心涣散,一触即溃。溃:散乱,垮台。
    • 5.
      一鼓而下释义:趁形势有利或士气高昂时,一举打垮敌人或攻占城市。
    • 6.
      一鼓而擒释义:鼓:擂战鼓;擒:擒住。作战开始时,擂第一通战鼓就把敌人擒获了。比喻速战速决。
    • 7.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释义: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 8.
      三十六策,走为上策释义: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 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 9.
      三十六策,走为上计释义: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 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也作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 10.
      三座大山释义:喻指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压迫中国人民的三大敌人,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 11.
      上兵伐谋释义:上:上等,引申为最好的。 兵:指战争,引申为用兵。伐:讨伐,攻打。伐谋:用计谋粉碎敌人的计策。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取胜。
    • 12.
      下去释义:⒈由高处到低处去:从斜井下去一百米,就到工作面。领导干部每月要下去几天。⒉用在动词后,表示由高处向低处或由近处向远处去:石头从山上滚下去。把敌人的火力压下去。⒊用在动词后,表示从现在继续到将来:坚持下去。说不下去。⒋用在形容词后,表示程度继续增加:天气可能再冷下去,务必做好防冻保暖工作。
    • 13.
      下石释义:往井下丢石块。比喻乘人之危加以陷害。语出 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宋 陈鹄《耆旧续闻》卷六:“已挤沟壑,犹下石不休;方困蒺藜,尚弯弓而相射。”清 唐孙华《赠同年赵蒙泉》诗:“临危翻下石,颠岸復弯彀。”鲁迅《书信集·致曹聚仁》:“我以为师如荒谬,不妨叛之,但师如非罪而遭冤,却不可乘机下石,以图快敌人之意而自救。”参见“落井下石”。
    • 14.
      不共戴天释义:不愿在同一个天底下生活。 形容对敌人的深仇大恨。《礼记·曲礼上》:“父之仇,弗与共戴天。”
    • 15.
      不可轻敌释义:不可以轻视敌人。
    • 16.
      不战而降释义:没有和敌人正面交锋,就已经投降了。指没有战斗意志的,或者丧失战斗拼搏能力的,自行放弃的行为。
    • 17.
      不语兵释义:隐语。指江河流水。因可用以淹没敌人,故云。
    • 18.
      丑虏释义:对敌人的蔑称。
    • 19.
      丛雀渊鱼释义:比喻不行善政,等于把老百姓赶到敌人方面去。
    • 20.
      两事家释义:犹言对头,敌人。

敌人造句

1.为了谋取一官半职,他不惜卖身投靠,甘当敌人的走狗爪牙。

2.如果我们像一盘散沙,敌人很轻易就可以打败我们。

3.我军兵临城下,敌人早已闻风丧胆,所以一触即溃。

4.敌人被我军打得七零八落,狼狈逃窜。

5.这次战役,他摆出万夫莫敌的架式,最终歼灭了敌人五十余个。

6.敌人心怀叵测,让你一个人去谈判,要提防上当受骗。

7.斗争要讲究策略,才能不失时机地打击敌人

8.如此敌人,不足介意,所以我仍要从事译作,再做一年。

9.关门主义“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把我们的一些同盟军和群众都赶到敌人那一边去了。

10.我们要乘其不意打击敌人

11.当时,他不过是个五尺之童,却非常机智地骗过了敌人,保全了我党的地下机关。

12.这一船敌人军火决不会在此多停,如果不立即下手,交臂失之,我们就后悔晚矣。

13.敌人虽然人多势众,却不堪一击,才两个小时,就被我军打退了。

14.由于他的机智,所以仅以身免逃出了敌人的包围。

15.我解放军从天而下,杀得敌人抱头鼠窜。

16.我军的强烈攻势吓得敌人仓皇失措。

17.我们的战略是以一当十,我们的战术是以十当一,这是我们战胜敌人的根本法则之一。

18.以柔克刚,在敌人的后方狠狠地打,迫使他退兵。

19.我们要以心传心,坚决向敌人讨还血债!

20.敌人是不甘心失败的,他们总想以求一逞,颠覆社会主义政权。

敌人(dir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敌人是什么意思 敌人读音 怎么读 敌人,拼音是dí rén,敌人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敌人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