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节日 节日的意思
jié

节日

简体节日
繁体節日
拼音jié rì
注音ㄐㄧㄝˊ ㄖˋ
结构AB式
词性名词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é jiē,(1) 〔节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

rì,(1)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组词】:日月星辰。日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2) 白天,与“夜”相对。【组词】:日班。(3) 天,一昼夜。【组词】:多日不见。今日。日程。(4) 某一天。【组词】:纪念日。(5)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6) 时候。【组词】:春日。往日。(7) 每天,一天一天地。【组词】:日记。日益。(8) 特指“日本国”。

基本含义

指定的日子,人们庆祝或纪念的日子。

节日的意思

节日 [jié rì]

1. 传统的庆祝或祭祀的日子,如春节、清明节等。

[ festival; ]

2. 纪念日,如五一国际劳动节。

[ holiday; feast day; ]

节日 引证解释

⒈ 传统的庆祝或祭祀的日子。

《北史·夏侯道迁传》:“三月上巳,诸人相率至 夬(夏侯夬 )灵前,仍共酌饮…… 夬 从兄 欣宗 云:‘今是节日,诸人忆弟畴昔之言,故来共饮。’”
元 吴弘道 《斗鹌鹑》套曲:“寒来暑往,兔走乌飞,节令相催,答贺新正圣节日,愿我皇又添一岁。”
闻一多 《人民诗人--屈原》:“端午是一个人民的节日。”

⒉ 纪念日。

艾青 《光的赞歌》诗:“我们在自己的时代,应该像节日的焰火,带着欢呼射向高空!”
魏巍 《壮行集·祝福走向生活的人们》:“你们也将同样地在那些庄严的节日,想起 天安门,想起 毛主席,庄严地庆祝党的生日--‘七·一’。”
容臞 《妈妈在你身旁》:“今天六月一日是国际儿童节,是全世界小孩子的节日!”


国语词典

节日 [jié rì]

⒈ 值得庆祝或纪念的日子。如青年节、清明节、双十节等。


节日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佳节释义:美好而欢乐的节日:中秋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
    • 2.
      假日释义:⒈〈名〉天上出现的假的太阳。⒉〈名〉放假或休假的日子。
    • 3.
      春节释义:民间传统节日。 在农历正月初一。习惯上把正月初一以后的几天也叫春节。

节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大节释义:三个主要节日。(1)宋 指冬至、元旦、寒食。宋 金盈之《醉翁谈录·京城风俗记·十一月》:“都城以寒食、冬至、元旦为三大节。自寒食至冬至,久无节序,故民间多相问遗。”(2)清 代指元旦、冬至、万寿圣节。《清史稿·礼志七》:“顺治 八年,定元旦、冬至、万寿圣节为三大节。”(3)今俗指元旦、端午、中秋。
    • 2.
      三月三释义:中国南方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夏历三月初三。内容不尽相同。壮族又称“歌仙节”,在这一天赶歌圩,举办歌会。侗族又称“花炮节”,以抢花炮、斗牛最具特色。在黎族,为预祝“山兰”(山地旱稻)、狩猎双丰收的节日。
    • 3.
      三节两寿释义:旧俗对于塾师,逢端午节、中秋节、年节及孔子诞辰,塾师生日,均各加送束脩一月,称为三节两寿。亦用以泛指节日和生辰。
    • 4.
      上元释义:⒈节日名。俗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也叫元宵节。《旧唐书·中宗纪》:“﹝ 景龙 四年﹞丙寅上元夜,帝与皇后微行观灯。”《水浒传》第六六回:“次日,正是正月十五日,上元佳节,好生晴明,黄昏月上,六街三市,各处坊隅巷陌,点放花灯,大街小巷,都有社火。”清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登高》:“岁上元夜,寺僧燃灯遶塔奏乐,金光明空,乐作天上矣。”⒉古代历法名称之一。《史记·天官书》:“其纪上元。”司马贞 索隐:“上元是古历之名。”《新五代史·司天考》:“布算积分,上求数千万岁之前,必得甲子朔旦夜半冬至,而日、月、五
    • 5.
      上巳释义:旧时节日名。
    • 6.
      上巳节释义:上巳(sì)节,俗称三月三,古称上巳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
    • 7.
      下元释义:⒈节日名。旧时以阴历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宋 洪迈《容斋三笔·上元张灯》:“太平兴国 五年十月下元,京城始张灯如上元之夕。”清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十月·安期》:“十五日下元之期,菴观寺院课经安期起,至次年正月廿五日,百日期满。”⒉术数家以六十甲子配九宫,历一百八十年一周始,而称其中的第三甲子为下元,⒊中医指肾气。《黑籍冤魂》第二三回:“他自戒烟以后,有个下元虚的毛病。”气功意守部位名称,即下元丹田,位于脐下。《云笈七籤》卷五九:“人有三丹田,上元、中元、下元是也……下元丹田气海也,亦名精门。”⒋道教称
    • 8.
      世博会释义:  简称世博会,是国际性的博览会世界博览会(World Exhibition or Exposition,简称:World Expo)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它已经历了百余年的历史,最初以美术品和传统工艺品的展示为主,后来逐渐变为荟萃科学技术与产业技术的展览会,成为培育产业人才和一般市民的启蒙教育不可多得的场所。  世界展览会的会场不单是展示技术和商品,而且伴以异彩纷呈的表演,富有魅力的壮观景色,设置成日常生活中无法体验的、充满节日气氛的空间,成
    • 9.
      中元之期释义:中元,又称鬼节,七月半。 是中国传统的祭奠祖先的四个节日之一。
    • 10.
      中元释义:民间传统节日。在农历七月十五日。是祭祀祖先和孤魂野鬼的日子。
    • 11.
      中秋节释义: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农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有赏月、吃月饼的风俗。
    • 12.
      中秋释义:我国传统节日,在农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有赏月、吃月饼的风俗。
    • 13.
      丰年祭释义:也称“丰收节”。 高山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夏历八月开始,为期六至十天。届时,男女老幼都穿上节日盛装,准备酒、糕、肉等食品,举行祭祖、狩猎、播种、捕鱼、饮宴和分祭食等仪式。青年男女还举行唱歌、跳舞、竞走、赛跑等活动,有的还同时举行成年礼。
    • 14.
      乞巧节释义:我国传统节日,又名女儿节。
    • 15.
      乳饼释义:乳制食品名。《初学记》卷二六引 晋 卢谌《祭法》:“夏祠别用乳饼,冬祠用环饼。”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清明节》:“节日坊市卖稠餳、麦餻、乳酪、乳饼之类。”元 杨允孚《滦京杂咏》上:“营盘风软浄无沙,乳饼羊酥当啜茶。”郭沫若《孔雀胆》附录《昆明景物》:“邓川 乳扇与 路南 乳饼,均 云南 名产,为羊奶所制,素食妙品也。甜食咸食均可。”
    • 16.
      二分释义:⒈春分和秋分。《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二至、二分,日有食之,不为灾。”杜预 注:“二至,冬至、夏至;二分,春分、秋分。”《文选·左思<魏都赋>》:“阐钩绳之筌绪,承二分之正要。”李善 注:“二分,春、秋之中者也。”《元史·世祖纪三》:“敕二分、二至及圣诞节日,祭星于司天臺。”⒉分而为二。晋 郭璞《江赋》:“源二分於 崌 崍,流九派乎 潯阳。”⒊犹言两份。唐 徐凝《忆扬州》诗:“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 扬州。”宋 苏轼《水龙吟·杨花词》:“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⒋十分之二,二成。宋 苏轼
    • 17.
      二月初二释义:二月初二,旧称土地诞辰。 是一个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这一天大家食油煎年糕,称“撑腰糕”,以示即将开始农事,需强健身体之意。海宁一带称此日为“萝卜生日”。农历二月初二,中国民间传说,每逢这天,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这天又叫“春龙节”。我国北方广泛地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 18.
      五一劳动节释义:全世界劳动人民团结战斗的节日。 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等地工人举行大罢工和游行示威,反对资本家的残酷剥削,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经过斗争,取得了胜利。1889年在恩格斯组织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决定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简称五一。
    • 19.
      五一节释义:即“国际劳动节”。全世界劳动人民团结战斗的节日。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二十万工人举行大罢工,要求实现八小时工作制。1889年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决定以每年的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
    • 20.
      五一国际劳动节释义:简称五一节、劳动节。 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团结战斗的节日。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等城市35万工人举行罢工和游行示威,要求改善劳动条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罢工取得胜利。为纪念美国工人的这次罢工斗争,1889年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决定以象征工人阶级团结、斗争、胜利的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

节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大节释义:三个主要节日。(1)宋 指冬至、元旦、寒食。宋 金盈之《醉翁谈录·京城风俗记·十一月》:“都城以寒食、冬至、元旦为三大节。自寒食至冬至,久无节序,故民间多相问遗。”(2)清 代指元旦、冬至、万寿圣节。《清史稿·礼志七》:“顺治 八年,定元旦、冬至、万寿圣节为三大节。”(3)今俗指元旦、端午、中秋。
    • 2.
      三月三释义:中国南方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夏历三月初三。内容不尽相同。壮族又称“歌仙节”,在这一天赶歌圩,举办歌会。侗族又称“花炮节”,以抢花炮、斗牛最具特色。在黎族,为预祝“山兰”(山地旱稻)、狩猎双丰收的节日。
    • 3.
      三节两寿释义:旧俗对于塾师,逢端午节、中秋节、年节及孔子诞辰,塾师生日,均各加送束脩一月,称为三节两寿。亦用以泛指节日和生辰。
    • 4.
      上元释义:⒈节日名。俗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也叫元宵节。《旧唐书·中宗纪》:“﹝ 景龙 四年﹞丙寅上元夜,帝与皇后微行观灯。”《水浒传》第六六回:“次日,正是正月十五日,上元佳节,好生晴明,黄昏月上,六街三市,各处坊隅巷陌,点放花灯,大街小巷,都有社火。”清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登高》:“岁上元夜,寺僧燃灯遶塔奏乐,金光明空,乐作天上矣。”⒉古代历法名称之一。《史记·天官书》:“其纪上元。”司马贞 索隐:“上元是古历之名。”《新五代史·司天考》:“布算积分,上求数千万岁之前,必得甲子朔旦夜半冬至,而日、月、五
    • 5.
      上巳释义:旧时节日名。
    • 6.
      上巳节释义:上巳(sì)节,俗称三月三,古称上巳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
    • 7.
      下元释义:⒈节日名。旧时以阴历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宋 洪迈《容斋三笔·上元张灯》:“太平兴国 五年十月下元,京城始张灯如上元之夕。”清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十月·安期》:“十五日下元之期,菴观寺院课经安期起,至次年正月廿五日,百日期满。”⒉术数家以六十甲子配九宫,历一百八十年一周始,而称其中的第三甲子为下元,⒊中医指肾气。《黑籍冤魂》第二三回:“他自戒烟以后,有个下元虚的毛病。”气功意守部位名称,即下元丹田,位于脐下。《云笈七籤》卷五九:“人有三丹田,上元、中元、下元是也……下元丹田气海也,亦名精门。”⒋道教称
    • 8.
      世博会释义:  简称世博会,是国际性的博览会世界博览会(World Exhibition or Exposition,简称:World Expo)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它已经历了百余年的历史,最初以美术品和传统工艺品的展示为主,后来逐渐变为荟萃科学技术与产业技术的展览会,成为培育产业人才和一般市民的启蒙教育不可多得的场所。  世界展览会的会场不单是展示技术和商品,而且伴以异彩纷呈的表演,富有魅力的壮观景色,设置成日常生活中无法体验的、充满节日气氛的空间,成
    • 9.
      中元之期释义:中元,又称鬼节,七月半。 是中国传统的祭奠祖先的四个节日之一。
    • 10.
      中元释义:民间传统节日。在农历七月十五日。是祭祀祖先和孤魂野鬼的日子。
    • 11.
      中秋节释义: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农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有赏月、吃月饼的风俗。
    • 12.
      中秋释义:我国传统节日,在农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有赏月、吃月饼的风俗。
    • 13.
      丰年祭释义:也称“丰收节”。 高山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夏历八月开始,为期六至十天。届时,男女老幼都穿上节日盛装,准备酒、糕、肉等食品,举行祭祖、狩猎、播种、捕鱼、饮宴和分祭食等仪式。青年男女还举行唱歌、跳舞、竞走、赛跑等活动,有的还同时举行成年礼。
    • 14.
      乞巧节释义:我国传统节日,又名女儿节。
    • 15.
      乳饼释义:乳制食品名。《初学记》卷二六引 晋 卢谌《祭法》:“夏祠别用乳饼,冬祠用环饼。”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清明节》:“节日坊市卖稠餳、麦餻、乳酪、乳饼之类。”元 杨允孚《滦京杂咏》上:“营盘风软浄无沙,乳饼羊酥当啜茶。”郭沫若《孔雀胆》附录《昆明景物》:“邓川 乳扇与 路南 乳饼,均 云南 名产,为羊奶所制,素食妙品也。甜食咸食均可。”
    • 16.
      二分释义:⒈春分和秋分。《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二至、二分,日有食之,不为灾。”杜预 注:“二至,冬至、夏至;二分,春分、秋分。”《文选·左思<魏都赋>》:“阐钩绳之筌绪,承二分之正要。”李善 注:“二分,春、秋之中者也。”《元史·世祖纪三》:“敕二分、二至及圣诞节日,祭星于司天臺。”⒉分而为二。晋 郭璞《江赋》:“源二分於 崌 崍,流九派乎 潯阳。”⒊犹言两份。唐 徐凝《忆扬州》诗:“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 扬州。”宋 苏轼《水龙吟·杨花词》:“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⒋十分之二,二成。宋 苏轼
    • 17.
      二月初二释义:二月初二,旧称土地诞辰。 是一个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这一天大家食油煎年糕,称“撑腰糕”,以示即将开始农事,需强健身体之意。海宁一带称此日为“萝卜生日”。农历二月初二,中国民间传说,每逢这天,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这天又叫“春龙节”。我国北方广泛地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 18.
      五一劳动节释义:全世界劳动人民团结战斗的节日。 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等地工人举行大罢工和游行示威,反对资本家的残酷剥削,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经过斗争,取得了胜利。1889年在恩格斯组织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决定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简称五一。
    • 19.
      五一节释义:即“国际劳动节”。全世界劳动人民团结战斗的节日。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二十万工人举行大罢工,要求实现八小时工作制。1889年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决定以每年的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
    • 20.
      五一国际劳动节释义:简称五一节、劳动节。 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团结战斗的节日。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等城市35万工人举行罢工和游行示威,要求改善劳动条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罢工取得胜利。为纪念美国工人的这次罢工斗争,1889年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决定以象征工人阶级团结、斗争、胜利的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

节日造句

1.国庆节前,广场的汽球五世其昌,一派节日的喜庆景象。

2.节日期间,六街三市挤得水泄不通。

3.节日的广场上,人们挨肩擦背。

4.中秋的晚上,这里华灯高照,一片欢歌笑语,打工一族欢聚一堂共贺传统节日

5.节日的夜晚,天安门广场火树银花,绚丽多姿。

6.中秋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这一点,不容置疑。

7.节日的公园花团锦簇,五彩缤纷。

8.国庆节前,广场的气球五彩缤纷,一派节日的喜庆景象。

9.节日期间,人们可以看到火车上拥挤不堪,人满为患。

10.这个夏季节日源于古代中国一位博学多闻的官员屈原。

11.节日的街头如花似锦,令人目不暇接。

12.节日夜晚,天安门广场上有成千上万纵情欢唱的青年人。

13.节日的公园里,游人摩肩接踵,十分拥挤。

14.古城披上节日的盛装,人们满面春风地来来往往。

15.节日的天安门广场花团锦簇,令人赏心悦目。

16.现在让我们言归正传,商讨一下联欢会的节日内容。

17.联欢会上,老师们和同学们载歌载舞,庆祝节日

18.元宵节,顾名思义就是全家人在一起团圆的节日

19.节日的焰花好似盛放的鲜花绽开在城市上空。

20.节日的烟火好像漫天的星星点亮夜空;宛若明亮的眼睛在闪烁;仿佛可爱的孩子露出了的笑脸。

节日(jier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节日是什么意思 节日读音 怎么读 节日,拼音是jié rì,节日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节日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