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剥削 剥削的意思
xuē

剥削

简体剥削
繁体剝削
拼音bō xuē
注音ㄅㄛ ㄒㄩㄝ
结构AB式
词性动词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āo bō,(1) 义同“剥”(bāo),用于复合词。【组词】:剥夺。剥削(xuē)。剥落。剥蚀。生吞活剥。

xuē xiāo,(1) 用刀斜着去掉物体的表层。削苹果皮。削铅笔。(2) 打乒乓球时用球拍平而略斜地击球。【组词】:削球。(1) 义同削(xiāo),用于一些复合词。【组词】:削铁如泥。削足适履。(2) 减少;减弱。【组词】:削减。削弱。(3) 除去。【例句】:削职为民 。(4) 搜刮;掠取。【组词】:剥削。

基本含义

指通过非法手段或不公平手段,榨取他人的劳动或财富。

剥削的意思

剥削 [bō xuē]

1. 原指搜刮侵夺,现指使用一个人的劳动力而不给予公平的或相当的报酬。

对农民遭到地主剥削的程度感到吃惊。

[fleece; squeeze; exploit;]

剥削 引证解释

⒈ 切割刮削。

《诗·小雅·信南山》“是剥是菹” 汉 郑玄 注:“天子剥削淹渍以为菹。”
《朱子语类》卷七一:“谓小人自剥削其戟柄,仅留其铁而已,果何所用?”

⒉ 搜刮民财。

《北史·恩幸传·刘腾》:“山泽之饶,所在固护,剥削六镇,交通底市,岁入利息以巨万计。”
唐 魏徵 《为李密檄荥阳守郇王庆文》:“剥削黔黎,涂毒天下。”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随你去剥削小民,贪污无耻,只要有使用,有人情,便是万年无事的。”
《儒林外史》第四六回:“厉太尊 因贵县当铺戥子太重,剥削小民,所以託弟下来查一查。”

⒊ 罢免,革除。

元 郑廷玉 《金凤钗》第一折:“免了我死,纳下笏靴襴袍,剥削了官为民了。”

⒋ 犹逼迫。

《天雨花》第二九回:“接到家中观榜样,示威于我太凶心!无端把我来剥削,分明陪上法场门!”

⒌ 谓无偿占有他人劳动和劳动成果。

茅盾 《春蚕》二:“去年秋收固然还好,可是地主、债主、正税、杂捐,一层一层剥削来,早就完了。”
欧阳山 《柳暗花明》八七:“地主们、资本家们都是剥削咱们的。”


国语词典

剥削 [bō xuē]

⒈ 压榨、搜刮。

《梁书·卷三八·贺琛传》:「故为吏牧民者,竞为剥削,虽致赀巨亿,罢归之日,不支数年,便已消散。」
唐·魏征〈为李密檄荥阳守郇王庆文〉:「剥削黔黎,涂毒天下。」

盘剥 搜括 榨取 克扣 抽剥


剥削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搜刮释义:用各种方法掠夺(人民的财物):贪官污吏搜刮民脂民膏。
    • 2.
      克扣释义:私自扣减应该发给别人的财物:克扣工钱。
    • 3.
      盘剥释义:指利上加利地剥削:重利盘剥。
    • 4.
      聚敛释义:用重税等搜刮(民财)。
    • 5.
      榨取释义:⒈压榨而取得:榨取汁液。⒉比喻残酷剥削或搜刮:榨取民财。
    • 6.
      搜括释义:搜刮。
    • 7.
      抽剥释义:谓剥削。

剥削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给予释义:给(jǐ):给予帮助。给予同情。给予亲切的关怀。也作给与。

剥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丁拐儿释义:原指牙牌中之“幺二”。后用以喻仗势剥削的官亲。
    • 2.
      上中农释义:占有较多生产资料,自己劳动,但有轻微剥削行为,经济状况比较富裕的中等农户。也叫富裕中农。
    • 3.
      不平等条约释义:破坏别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掠夺别国资源和奴役别国人民的条约。它是帝国主义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一种工具。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百多年中,帝国主义曾强迫中国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些条约,他们割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掠夺中国资源,欺压和剥削中国人民。对于不平等条约,受害国有权单方面予以废除。
    • 4.
      不等价交换释义:商品不按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在垄断资本的条件下,垄断资本家为了追逐高额利润,经常采用压低原材料价格、提高制成品价格的办法进行不等价交换,以加强对中小资本家和广大消费者的剥削。在国际贸易中,不等价交换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掠夺第三世界的一种手段。
    • 5.
      严酷释义:⒈严厉;严格:严酷的教训。⒉残酷;冷酷:严酷的压迫。严酷的剥削。
    • 6.
      中农释义:经济地位介于贫农和富农之间的农民。 大多占有土地,并有相当的生产工具。生活来源全靠或主要靠自己劳动,一般不剥削别人,但也不出卖劳动力。按其经济地位和生活状况又分为富裕中农和下中农。
    • 7.
      中间剥削释义:指介于物资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不合理的、甚至违法的剥削行为。
    • 8.
      丰取刻与释义:丰:多;刻:刻薄;与:给予。取之于民的多,用之于民的少。多形容残酷地剥削。
    • 9.
      为富不仁释义:要聚敛财富便不会讲仁慈。指剥削者唯利是图,心狠手毒。《孟子·滕文公上》:“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为富:想发财致富。不仁:没有好心肠。
    • 10.
      买卖婚姻释义:把妇女当作商品,索取财物为结婚条件的婚姻形式。是剥削制度的产物。
    • 11.
      五一劳动节释义:全世界劳动人民团结战斗的节日。 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等地工人举行大罢工和游行示威,反对资本家的残酷剥削,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经过斗争,取得了胜利。1889年在恩格斯组织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决定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简称五一。
    • 12.
      仇大苦深释义:形容受尽剥削压迫的苦,有很大的仇恨。
    • 13.
      佃富农释义:租种别人土地而有剥削行为的富农。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八:“佃富农 李振江 托人来说,他有八匹马,愿意‘自动’献出四匹来,托人送上农会,并且请求准许他入会。”沙汀《堰沟边》:“他是解放前一年搬来的,从那个佃富农手里分租了三亩庄稼。”
    • 14.
      克剥释义:⒈克扣剥削。⒉犹克薄。⒊亦作“尅剥”。苛刻;刻薄。⒋剥削;克扣。
    • 15.
      农奴制释义:以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对封建主的依附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剥削制度。 其基本特点是:农民以奴役性条件从封建主领得份地,世代使用,被束缚在土地上,农民对封建主和封建国家处于人身依附地位,成为农奴。封建主可以惩罚、出卖农奴,或没收其财产。封建国家还强迫农奴提供徭役、缴纳贡税,农奴毫无政治权利。
    • 16.
      农民起义释义:农民为了反抗地主阶级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而进行的武装斗争。
    • 17.
      减耗释义:亦作“减耗”。 减少,损耗。《三国志·吴志·骆统传》:“彊邻大敌非造次所灭,疆埸常守非期月之戍,而兵民减耗,后生不育,非所以歷远年,致成功也。”宋 苏轼《应诏论四事状》:“方是时,民财窘亟,酒税例皆减耗。”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一节:“经 秦 朝残酷的剥削与八年战争的破坏,再加大饥荒,人相食……人口可惊的减耗了。”
    • 18.
      出剩释义:⒈见“出剩”。 ⒉亦作“出賸”。旧时百姓向官府纳粮,超出规定多交一定数量,称为出剩。名为防备损耗,实是加重剥削。《宣和遗事》后集:“比来州县受纳租税,务加概量,以规出剩,可令禁止。”《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七年》:“江西 诸路州军体例,百姓纳米一石,出剩一斗,往往有聚歛之臣,加耗之外,更要一斗。”清 姚莹《寸阴丛录·赋税加耗》:“国家钱粮加耗,其来已久,往时谓之出賸,犹今关榷之称盈餘也。”
    • 19.
      刀客释义:⒈清 末 陕西 民间秘密团体。因会员经常佩带长约三尺、宽约二寸的关山刀子,故称。相传创立于 清 咸丰 五年(1855年)以前。其成员多属破产农民、失业手工业工人及其他城市劳动人民和游民,长期秘密活动于 渭河 两岸和 潼关 以西、 西安 以东地区,反抗封建压迫剥削。辛亥革命时期,不少成员接受同盟会领导,多次参加武装起义,成为 陕西 光复的重要力量。后流为军阀爪牙。⒉民国 初年亦称土匪为刀客。 陈登科 《赤龙与丹凤》四:“ 黎伥 这个狗入的,不怪人都说他是刀客。” 姚雪垠 《长夜》二七:“那班夜聚明散的零星刀
    • 20.
      分佃释义:封建社会中,占有土地的封建主把土地租给农民耕种,收取地租。这是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形式。

剥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丁拐儿释义:原指牙牌中之“幺二”。后用以喻仗势剥削的官亲。
    • 2.
      上中农释义:占有较多生产资料,自己劳动,但有轻微剥削行为,经济状况比较富裕的中等农户。也叫富裕中农。
    • 3.
      不平等条约释义:破坏别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掠夺别国资源和奴役别国人民的条约。它是帝国主义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一种工具。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百多年中,帝国主义曾强迫中国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些条约,他们割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掠夺中国资源,欺压和剥削中国人民。对于不平等条约,受害国有权单方面予以废除。
    • 4.
      不等价交换释义:商品不按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在垄断资本的条件下,垄断资本家为了追逐高额利润,经常采用压低原材料价格、提高制成品价格的办法进行不等价交换,以加强对中小资本家和广大消费者的剥削。在国际贸易中,不等价交换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掠夺第三世界的一种手段。
    • 5.
      严酷释义:⒈严厉;严格:严酷的教训。⒉残酷;冷酷:严酷的压迫。严酷的剥削。
    • 6.
      中农释义:经济地位介于贫农和富农之间的农民。 大多占有土地,并有相当的生产工具。生活来源全靠或主要靠自己劳动,一般不剥削别人,但也不出卖劳动力。按其经济地位和生活状况又分为富裕中农和下中农。
    • 7.
      中间剥削释义:指介于物资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不合理的、甚至违法的剥削行为。
    • 8.
      丰取刻与释义:丰:多;刻:刻薄;与:给予。取之于民的多,用之于民的少。多形容残酷地剥削。
    • 9.
      为富不仁释义:要聚敛财富便不会讲仁慈。指剥削者唯利是图,心狠手毒。《孟子·滕文公上》:“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为富:想发财致富。不仁:没有好心肠。
    • 10.
      买卖婚姻释义:把妇女当作商品,索取财物为结婚条件的婚姻形式。是剥削制度的产物。
    • 11.
      五一劳动节释义:全世界劳动人民团结战斗的节日。 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等地工人举行大罢工和游行示威,反对资本家的残酷剥削,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经过斗争,取得了胜利。1889年在恩格斯组织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决定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简称五一。
    • 12.
      仇大苦深释义:形容受尽剥削压迫的苦,有很大的仇恨。
    • 13.
      佃富农释义:租种别人土地而有剥削行为的富农。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八:“佃富农 李振江 托人来说,他有八匹马,愿意‘自动’献出四匹来,托人送上农会,并且请求准许他入会。”沙汀《堰沟边》:“他是解放前一年搬来的,从那个佃富农手里分租了三亩庄稼。”
    • 14.
      克剥释义:⒈克扣剥削。⒉犹克薄。⒊亦作“尅剥”。苛刻;刻薄。⒋剥削;克扣。
    • 15.
      农奴制释义:以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对封建主的依附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剥削制度。 其基本特点是:农民以奴役性条件从封建主领得份地,世代使用,被束缚在土地上,农民对封建主和封建国家处于人身依附地位,成为农奴。封建主可以惩罚、出卖农奴,或没收其财产。封建国家还强迫农奴提供徭役、缴纳贡税,农奴毫无政治权利。
    • 16.
      农民起义释义:农民为了反抗地主阶级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而进行的武装斗争。
    • 17.
      减耗释义:亦作“减耗”。 减少,损耗。《三国志·吴志·骆统传》:“彊邻大敌非造次所灭,疆埸常守非期月之戍,而兵民减耗,后生不育,非所以歷远年,致成功也。”宋 苏轼《应诏论四事状》:“方是时,民财窘亟,酒税例皆减耗。”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一节:“经 秦 朝残酷的剥削与八年战争的破坏,再加大饥荒,人相食……人口可惊的减耗了。”
    • 18.
      出剩释义:⒈见“出剩”。 ⒉亦作“出賸”。旧时百姓向官府纳粮,超出规定多交一定数量,称为出剩。名为防备损耗,实是加重剥削。《宣和遗事》后集:“比来州县受纳租税,务加概量,以规出剩,可令禁止。”《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七年》:“江西 诸路州军体例,百姓纳米一石,出剩一斗,往往有聚歛之臣,加耗之外,更要一斗。”清 姚莹《寸阴丛录·赋税加耗》:“国家钱粮加耗,其来已久,往时谓之出賸,犹今关榷之称盈餘也。”
    • 19.
      刀客释义:⒈清 末 陕西 民间秘密团体。因会员经常佩带长约三尺、宽约二寸的关山刀子,故称。相传创立于 清 咸丰 五年(1855年)以前。其成员多属破产农民、失业手工业工人及其他城市劳动人民和游民,长期秘密活动于 渭河 两岸和 潼关 以西、 西安 以东地区,反抗封建压迫剥削。辛亥革命时期,不少成员接受同盟会领导,多次参加武装起义,成为 陕西 光复的重要力量。后流为军阀爪牙。⒉民国 初年亦称土匪为刀客。 陈登科 《赤龙与丹凤》四:“ 黎伥 这个狗入的,不怪人都说他是刀客。” 姚雪垠 《长夜》二七:“那班夜聚明散的零星刀
    • 20.
      分佃释义:封建社会中,占有土地的封建主把土地租给农民耕种,收取地租。这是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形式。

剥削造句

1.隋朝末年,隋炀帝纵情于声色狗马,加深对人民的剥削,终于激起了全国范围的农民起义。

2.古代统治者繁重的劳役剥削使老百姓怨声载道。

3.在人剥削人的旧社会“,海不扬波”只不过是粉饰太平的谎言。

4.剥削阶级整天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挥霍着劳动人民创造的财富。

5.旧社会农民受尽地主的剥削,终日辛劳,仍然是一无所有。

6.有人认为剥削别人是最舒服的,我们却以坐享其成为耻辱。

7.铺张浪费,大肆挥霍,是剥削阶级的生活作风,必须坚决抵制。

8.在历史上,剥削阶级统治集团内部为了争夺统治权,父子兄弟自相残杀是屡见不鲜的事。

9.旧社会,人民群众对剥削者恨入骨髓。

10.在封建社会,劳动人民不堪忍受剥削而招兵买马,举旗起义。

11.由于资本家敲骨吸髓般的剥削和压榨,童工们都瘦得皮包骨头,眼睛里连一点活力都没有了。

12.地主对农民的剥削、压榨,极尽敲骨吸髓之能事。

13.旧社会卖艺的人浪迹天涯,受尽了剥削和欺压。

14.一位长工出来现身说法,控诉了地主剥削农民的罪行。

15.旧社会的地主对农民采取竭泽而渔式的剥削

16.解放前,征收苛捐杂税是国民党反动派剥削人民的重要手段。

17.在豺狼当道的年代,受压迫、受剥削的穷苦人哪能有什么活路。也作“豺狼横道”。

18.统治阶级贪得无厌地剥削压榨广大穷人。

19.家私万贯的员外爷和百万家产的庄园主,一中一洋,都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被剥削之上。

20.他们一家,在解放前和所有的劳动人民一样,受尽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和剥削

剥削(baoxi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剥削是什么意思 剥削读音 怎么读 剥削,拼音是bō xuē,剥削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剥削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