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黄犬 [qiān huáng quǎn]
1. 《史记·李斯列传》:“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后以“牵黄犬”、“牵犬东门”喻过着悠闲自得的日子。
牵黄犬 引证解释
⒈ 亦省作“牵黄”。
引《史记·李斯列传》:“斯 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復牵黄犬俱出 上蔡 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晋书·良吏传·鲁芝》:“及 宣帝 起兵诛 爽,芝 率餘众犯门斩关,驰出赴 爽,劝 爽 曰:‘公居 伊 周 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復可得乎!’”
宋 陆游 《短歌行》:“君不见猎徒父子牵黄犬,岁岁秋风 上蔡 门。”
清 尤侗 《放歌》之三:“一朝束缚 咸阳 市,牵犬东门岂可得?”
清 钱谦益 《九日宴集含暉阁醉歌》:“试问中书传仰药,何似 上蔡 行牵黄?”
牵黄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蔡苍鹰释义:秦 李斯 专权,为 赵高 所陷,下狱。 伏诛前,顾其子曰:欲牵黄犬、臂苍鹰,出 上蔡 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后因以“上蔡苍鹰”为典,指不知激流勇退,以致罹祸而悔恨莫及。
- 2.
叹黄犬释义:《史记·李斯列传》:“斯 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復牵黄犬俱出 上蔡 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后因以“嘆黄犬”为悔恨贪富贵而取祸之典。唐 李白《拟恨赋》:“执爱子以长别,嘆黄犬之无缘。”唐 李白《襄阳歌》:“咸阳 市中嘆黄犬,何如月下倾金罍。”
- 3.
忆黄犬释义:秦 丞相 李斯 受 赵高 陷害,被腰斩于 咸阳,临刑时对儿子说:“吾欲与若復牵黄犬俱出 上蔡 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见《史记·李斯列传》。后用为大臣受陷害被处死的典故。
- 4.
牵犬东门释义:见“牵黄犬”。
- 5.
牵黄释义:见“牵黄犬”。
- 6.
牵黄犬释义:《史记·李斯列传》:“斯 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復牵黄犬俱出 上蔡 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后以“牵黄犬”、“牵犬东门”喻过着悠闲自得的日子。《晋书·良吏传·鲁芝》:“及 宣帝 起兵诛 爽,芝 率餘众犯门斩关,驰出赴 爽,劝 爽 曰:‘公居 伊 周 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復可得乎!’”宋 陆游《短歌行》:“君不见猎徒父子牵黄犬,岁岁秋风 上蔡 门。”清 尤侗《放歌》之三:“一朝束缚 咸阳 市,牵犬东门岂可得?”亦省作“牵黄”。清 钱谦益《九日宴集含暉阁醉歌》:“试问中书传
- 7.
黄犬释义:⒈猎犬。《史记·李斯列传》:“二世 二年七月,具 斯 五刑,论腰斩 咸阳 市。斯 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復牵黄犬俱出 上蔡 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晋 向秀《思旧赋》:“昔 李斯 之受罪兮,叹黄犬而长吟。”唐 李白《襄阳歌》:“咸阳 市上叹黄犬,何如月下倾金罍。”明 杨珽《龙膏记·脱难》:“且向那势利塲中弄滑,把英雄来叱咤。到头来燃脐有样,黄犬堪嗟。”⒉指 晋 陆机 的黄耳犬。机 有犬曰黄耳,曾为 机 长途传递书信。事见 晋 祖冲之《述异记》。后遂以“黄犬”为
- 8.
黄犬叹释义:李斯 临刑,慨叹不能再牵黄犬出猎。 后因以“黄犬叹”为居官得祸之典。
- 9.
黄狗释义:同“黄犬”。 《逸周书·王会》:“都郭先生 若黄狗,人面能言。”宋 苏轼《石鼓歌》:“当年何人佐 祖龙,上蔡公子 牵黄狗。”王文诰 辑注:“《史记·李斯传》:斯 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復牵黄犬,俱出 上蔡 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林子夏《留别亚子》诗:“故国牵黄狗,空山射白虹。”参见“黄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