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邮筒 邮筒的意思
yóutǒng

邮筒

简体邮筒
繁体郵筒
拼音yóu tǒng
注音ㄧㄡˊ ㄊㄨㄥ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óu,(1) 由国家专设的机构传递信件、款项、物件等。【组词】:邮递。邮包。通邮。(2) 有关邮务的。【组词】:邮政。邮购。邮船。(3) 特指“邮票”。【组词】:邮展。邮坛(集邮界)。集邮。(4) 古代传递文书的驿站。【组词】:邮吏。

tǒng,(1) 粗大的竹管。(2) 较粗的中空而高的器物。【组词】:烟筒。邮筒。笔筒。(3) 衣服等的筒状部分。【组词】:袖筒儿。靴筒。筒裙。

基本含义

形容人或物品相互之间的联系或沟通方式简单、直接。

邮筒的意思

邮筒 [yóu tǒng]

1. 设在路旁供寄信用的柱墩状箱。

[post-box; pillar-box;]

邮筒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邮筩”。古时封寄书信的竹筒。

宋 欧阳修 《送梅龙图公仪知杭州》诗:“邮筒不絶如飞翼,客至还无菜甲羹。”
宋 王安石 《寄张先郎中》诗:“篝火尚能书细字,邮筩还肯寄新诗。”
清 蒲松龄 《聊斋自志》:“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积益伙。”

⒉ 今指邮局设在路旁供投寄信件的信筒。

巴金 《新生》:“我把信写好,晚饭后,拿出去投在邮筒里。”

⒊ 指书信。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山左金石志序》:“元 以是书本与先生商订分纂。先生蒞 楚,虽羽檄纷驰,而邮筒往復,指証颇多。”
清 丘逢甲 《送季平之澳门兼订来约》诗之二:“行期早吾告,慎勿惜邮筒。”

⒋ 指信封。

郭沫若 《瓶》诗之十一:“我在未开信前,匆匆地先把她邮筒上的名儿亲了半天。”


国语词典

邮筒 [yóu tǒng]

⒈ 邮局在路旁设立供人投信的筒子。

⒉ 信件、信函。

宋·洪迈《夷坚丁志·卷一·王浪仙》:「须臾,邮筒到,发封见书,果召赴阙。」


邮筒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信筒释义:邮局在路旁等处设置的供寄信人投信的设备。也叫邮筒。
    • 2.
      倚庐释义:⒈古人为父母守丧时居住的简陋棚屋。《左传·襄公十七年》:“齐 晏桓子 卒,晏婴 麤縗斩,苴絰、带、杖,菅屨,食鬻,居倚庐,寝苫、枕草。”《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六年》:“﹝三月,﹞癸酉,太后殂。帝居倚庐,朝夕进一溢米。”《清史稿·宣宗纪三》:“甲戌,皇太后崩……上居倚庐,席地寝苫。”⒉谓父母倚靠庐舍盼子归来。明 陈继儒《读书镜》卷四:“世之宦游者多矣,啣命千里,亲老不获从,甚则倚庐陟屺,目穷心折,终不敢少露於宾客笑语及邮筒笔楮之间。而子或浮沉宦辙,垂五载十载,出而裾絶,入而室虚者,岂少哉!”参见“倚门”。
    • 3.
      谆戒释义:谆谆告诫。清 周亮工《读画录·陈章侯》:“明年,从 金道隐 邮筒得 章侯 书併书画扇,意存谆戒。”
    • 4.
      邮筩释义:见“邮筒”。

邮筒(yout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邮筒是什么意思 邮筒读音 怎么读 邮筒,拼音是yóu tǒng,邮筒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邮筒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