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吏 [néng lì]
1. 能干的官吏。
能吏 引证解释
⒈ 能干的官吏。
引《汉书·张敞传》:“望之 以为 敞 能吏,任治烦乱,材轻,非师傅之器。”
唐 杜甫 《刘九法曹郑瑕丘石门宴集》诗:“能吏逢联璧,华筵直一金。”
宋 陆游 《书<空青集>后》:“始为家贤子弟,中为时胜流,晚为能吏。”
王闿运 《<衡阳县志>序》:“娄典名郡,亦曰能吏,反復好乱,终陨其祀,述《王敬则列传》。”
国语词典
能吏 [néng lì]
⒈ 有才能的官吏。
引《汉书·卷七六·张敞传》:「望之以为敞能吏,任治烦乱,材轻非师傅之器。」
《新唐书·卷一四七·李叔明传》:「东都平,拜洛阳令,招徕遗民,号能吏。」
能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刺奸释义:督察奸吏。后为行使此种职责的官名。汉 王莽 始设,东汉、魏、晋 因之。其权限有别。《汉书·王莽传下》:“莽 大怒,免 常 官。置执法左右刺姦。选用能吏 侯霸 等分督六尉、六队,如 汉 刺史。”《后汉书·祭遵传》:“光武 乃貰之,以为刺姦将军。”《南史·宋南郡王义宣传》:“将士逃尽,唯餘 慆 及五妾两黄门而已…… 超人 遣故车一乘,载送刺姦。”《资治通鉴·魏文帝黄初元年》:“王贬 植(曹植)为 安乡侯,诛右刺姦掾 沛国 丁仪 及弟黄门侍郎 廙 并其男口,皆 植 之党也。”
- 2.
华筵释义:丰盛的筵席。 唐 杜甫《刘九法曹郑瑕邱石门宴集》诗:“能吏逢联璧,华筵直一金。”《敦煌曲子词·浣溪沙》:“喜覩华筵献大贤,謌欢共过百千年。”明 王錂《春芜记·宴赏》:“华筵送夕阴,酒如澠。”鲁迅《集外集·斯巴达之魂》:“噫二少年,今日生矣,意者其雀跃返国,聚父母亲友作再生之华筵耶!”
- 3.
古之遗爱释义:清朝庶常成占春十三年散馆任云南易门知县,中法战事起时因赞成御敌却侮以能吏分界以能吏分,署理蒙自 岑毓英率军出关因精心组织、转饷不匮荐毓英升任镇雄州知州 在知州任上治理井井有条又受百姓爱戴因父丧回归故里回归后对乡民多有照顾故死后想理父老乡亲为其立了一个匾 匾上面写着古之遗爱。
- 4.
戴星释义:⒈顶着星星。喻早出或晚归。唐 王绩《答冯子华处士书》:“或时与舟人渔子方潭并钓,俯仰极乐,戴星而归。”宋 苏轼《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诗:“对牀欲作连夜语,念汝还须戴星起。”明 李东阳《先叔父李父墓志铭》:“悉力勤事,戴星触雾,或远涉 江 汉,未尝告勩。”清 钮琇《觚賸·两大文章》:“臣趋朝之限,虽迫於戴星;而问寝之私,倍悬於爱日。”⒉《吕氏春秋·察贤》:“宓子贱 治 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 单父 治。巫马期 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居,以身亲之,而 单父 亦治。”后因以“戴星”为称扬吏治或能吏之典。
- 5.
清选释义:⒈挑选;精选。《后汉书·刘焉传》:“清选重臣,以居其任。”宋 俞文豹《吹剑录》:“凡由任子得官者,皆不获与清选。”《三国演义》第一二○回:“愿陛下省百役,罢苛扰,简出宫女,清选百官。”⒉指精选出来的人才。《三国志·魏志·高柔传》:“然今博士,皆经明行修,一国清选。”⒊犹清班。《南史·庾於陵传》:“旧东宫官属通为清选,洗马掌文翰,尤其清者。”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二》:“温 上言:郎官清选不可赏能吏。”《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泰定元年》:“今禁林清选,与所让军资孰高?”⒋太常官的别称。唐 白居易《陈中师除
- 6.
箝口侧目释义:口不敢言,邪目而视。谓敢怒而不敢言。郑观应《盛世危言·吏治上》:“上司薦之曰幹員,同僚推之曰能吏,小民之受其魚肉者,雖痛心疾首箝口側目,而無如何也。”
- 7.
选吏释义:⒈选择贤能者为吏。汉 贾谊 《新书·大政下》:“故君功见于选吏,吏功见于治民。” 宋 欧阳修 《桐花》诗:“选吏择孝廉,视民婴与孩。”⒉指经过挑选的贤吏、能吏。
- 8.
霹雳手释义:⒈断案的快手。 《旧唐书·裴漼传》:“州中有积年旧案数百道,崇义 促 琰之 使断之,琰之 命书吏数人,连纸进笔,斯须剖断并毕,文翰俱美,且尽与夺之理……由是大知名,号为‘霹靂手’。”宋 张耒《明道杂志》:“钱穆 内相本以文翰风流著称……因决一大滞狱,内外称之。会朝处,苏长公 誉之曰:‘所谓霹靂手也。’”明 于谦《昼夜长短》诗:“诉牒旁午来,剖断不留宿。虽非霹靂手,遇事颇神速。”⒉称能吏为“霹靂手”。宋 楼钥《送制帅林和叔归》诗:“姦胥及强吏,时用霹靂手。”⒊指才思敏捷,声名很大的人。茅盾《化悲痛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