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抵抗 抵抗的意思
kàng

抵抗

简体抵抗
繁体
拼音dǐ kàng
注音ㄉㄧˇ ㄎㄤ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ǐ,(1) 挡,拒,用力对撑着。【组词】:抵挡。抵制。抵抗。抵赖。(2) 顶撞,冲突,矛盾。【组词】:抵触。(3) 代替,相当,顶替。【组词】:抵押。抵偿。抵充。抵还(huán )。(4) 到达。【组词】:抵京。抵临。

kàng,(1) 抵御。【组词】:抗击。抗争。抗拒。抵抗。顽抗。(2) 拒绝。【组词】:抗议。抗上。抗命。抗税。(3) 对等。【例句】:抗衡(力量不相上下的对抗)。

基本含义

奋力抵抗到死。

抵抗的意思

抵抗 [dǐ kàng]

1. 用力量制止对方的进攻。

抵抗侵略。

[ resist; stand up to; strive against; hold out against; withstsnd; ]

2. 抵御、抗击外来的武装侵略或敌军进攻。

在桥上英勇抵抗敌人。

抵抗 引证解释

⒈ 抗拒,抗击。

瞿秋白 《乱弹·财神还是反财神》:“他们也就非常之‘驯服’,对着外国大财神总是‘镇静而无抵抗’。”
董必武 《失题》诗:“旱涝为灾能抵抗,年收硕果事堪珍。”
陈登科 《赤龙与丹凤》第一部十四:“要他们的队伍,在敌人进攻时,向后撤退,不要抵抗。”


国语词典

抵抗 [dǐ kàng]

⒈ 抵御、抗拒。

如:「抵抗外族侵略。」

反抗 抵挡 抵拒 抵御 抗拒 扞拒 拒抗

投降 侵略 屈服


抵抗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反抗释义:用行动反对;抵抗:反抗精神。 反抗侵略。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 2.
      扞拒释义:抗拒;抵抗。
    • 3.
      抗拒释义:抵抗和拒绝:抗拒命令。
    • 4.
      抵御释义:抵挡;抵抗:抵御外侮。抵御风沙侵袭。
    • 5.
      抵拒释义:⒈抗拒;抵制。⒉觝拒:亦作“觝距”。抵触抗拒。
    • 6.
      抵挡释义:挡住压力;抵抗:抵挡严寒。攻势太猛,抵挡不住。
    • 7.
      拒抗释义:抗拒。

抵抗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侵略释义:指侵犯别国的领土、主权,掠夺财富并奴役别国的人民。侵略的主要形式是武装入侵,有时也采用政治干涉、经济和文化渗透等方式:侵略战争。文化侵略。
    • 2.
      屈服释义:对外来的压力妥协让步,放弃斗争:屈服投降。也作屈伏。
    • 3.
      投降释义:战争中,一方停止武装对抗,并放下武器,向敌方屈服。也泛指在敌对双方的斗争中放弃原来的立场,投向对方。

抵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释义: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 2.
      三十六策,走为上策释义: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 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 3.
      三十六策,走为上计释义: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 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也作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 4.
      一二九运动释义:1935年12月9日 北平(今 北京)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动的抗 日 救亡运动。目标是反对 日本 帝国主义对 华北 的进一步侵略和国民党反动派的不抵抗政策,号召全国人民起来抗 日 救国。运动很快发展到全国各地,推动了抗 日 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使全国人民的爱国运动达到新的高潮。
    • 5.
      一二八事变释义:1932年1月28日晚,日本帝国主义借口保护侨民,出动海军陆战队数千人向上海闸北、江湾、吴淞等地进攻。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率部奋起抵抗。中国共产党领导上海各界人民积极支援前线。中国守军在吴淞地区激战月余,使日军死伤万余人。3月初,日军在太仓浏河登陆。守军腹背受敌被迫撤退。在英、美、法、意等国的调停下,5月5日,国民党政府和日本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
    • 6.
      一合之将释义:没有可以抵抗一回合的对手。
    • 7.
      丙种球蛋白释义:一种被动免疫制剂。含多种抗体,主要含免疫球蛋白g。用于先天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以及麻疹、甲型肝炎密切接触者的预防,也有用作增加抵抗力和作为病毒性感冒的预防。本品注射后可有体温升高、不适感,但可自行消失,个别特异体质者可导致过敏反应。应冷藏保存,若有沉淀则不可再用。
    • 8.
      九一八事变释义: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帝国主义大规模武装侵略中国东北的事件。19日日军侵占沈阳,同时在吉林、黑龙江等省区发动进攻。由于当时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军采取不抵抗政策,致使四个多月内,东北全境沦陷。1945年日本投降,东北领土才全部收复。
    • 9.
      九攻九距释义:九:泛指多次;距:通“拒”,抵抗。 形容攻守征战非常激烈。
    • 10.
      九距释义:亦作“九拒”。 多次抵抗。
    • 11.
      争抗释义:斗争;抵抗。
    • 12.
      任其摆布释义:毫无抵抗意识和能力,任由他人差遣、宰割。
    • 13.
      体质释义:人体的健康水平和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各人的体质不同,对疾病的抵抗力也不同。
    • 14.
      先天性免疫释义:生来就具有的对某种疾病的抵抗能力。
    • 15.
      免疫力释义:⒈指由于具有抵抗力而不患某种传染病的能力。⒉又比喻对社会生活中不健康的因素自我抵制的能力。
    • 16.
      免疫释义:由于具有抵抗力而不患某种传染病,通常分为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种:免疫力。终生免疫。
    • 17.
      八国联军释义:1900年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个帝国主义国家组成的侵华联军。 他们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阴谋瓜分中国,联合出兵进攻中国,遭到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联军攻陷大沽,占领天津、北京。沙俄还乘机单独出兵东北,在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屠杀中国人民,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惨案。次年,帝国主义国家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更加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
    • 18.
      八百壮士释义: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又于8月13日在 上海 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 在人民抗日救亡热潮的推动下,驻上海的中国军队奋起抵抗。第八十八师五二四团团长谢晋元率领官兵坚守四行仓库,誓死不退。时称“八百壮士”,也称“四行孤军”。老舍《四世同堂》二六:“最使他兴奋的是象胡阿毛与八百壮士一类的消息。”
    • 19.
      关天培释义:(1781—1841)鸦片战争时期 抗英将领。字仲因,江苏山阳(今淮安)人。曾任广东水师提督。积极协助林则徐禁烟,训练水师,多次 击退英国侵略军。1841年2月,英军袭击虎门炮台,他率部抵抗。终因寡不敌众,与将士数百人壮烈牺牲。
    • 20.
      冯玉祥释义:(1882— 1948)爱国将领。字焕章,安徽巢县(今巢湖市)人。曾先后在北洋陆军中任旅长、师长等职。1924年在第 二次直奉战争中发动北京政变,改所部为国民军,任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1926年9月,当国民革命军攻 抵武汉时,在五原(今属内蒙古)誓师,宣布所部集体加入国民革命军。1927年5月在西安就任国民革命军 第二集团军总司令,曾参与蒋介石、汪精卫的反共活动。1928年起,因与蒋介石集团发生冲突,举兵反 蒋,先后爆发了蒋冯战争和中原大战。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主张抗日,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193

抵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释义: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 2.
      三十六策,走为上策释义: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 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 3.
      三十六策,走为上计释义: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 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也作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 4.
      一二九运动释义:1935年12月9日 北平(今 北京)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动的抗 日 救亡运动。目标是反对 日本 帝国主义对 华北 的进一步侵略和国民党反动派的不抵抗政策,号召全国人民起来抗 日 救国。运动很快发展到全国各地,推动了抗 日 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使全国人民的爱国运动达到新的高潮。
    • 5.
      一二八事变释义:1932年1月28日晚,日本帝国主义借口保护侨民,出动海军陆战队数千人向上海闸北、江湾、吴淞等地进攻。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率部奋起抵抗。中国共产党领导上海各界人民积极支援前线。中国守军在吴淞地区激战月余,使日军死伤万余人。3月初,日军在太仓浏河登陆。守军腹背受敌被迫撤退。在英、美、法、意等国的调停下,5月5日,国民党政府和日本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
    • 6.
      一合之将释义:没有可以抵抗一回合的对手。
    • 7.
      丙种球蛋白释义:一种被动免疫制剂。含多种抗体,主要含免疫球蛋白g。用于先天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以及麻疹、甲型肝炎密切接触者的预防,也有用作增加抵抗力和作为病毒性感冒的预防。本品注射后可有体温升高、不适感,但可自行消失,个别特异体质者可导致过敏反应。应冷藏保存,若有沉淀则不可再用。
    • 8.
      九一八事变释义: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帝国主义大规模武装侵略中国东北的事件。19日日军侵占沈阳,同时在吉林、黑龙江等省区发动进攻。由于当时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军采取不抵抗政策,致使四个多月内,东北全境沦陷。1945年日本投降,东北领土才全部收复。
    • 9.
      九攻九距释义:九:泛指多次;距:通“拒”,抵抗。 形容攻守征战非常激烈。
    • 10.
      九距释义:亦作“九拒”。 多次抵抗。
    • 11.
      争抗释义:斗争;抵抗。
    • 12.
      任其摆布释义:毫无抵抗意识和能力,任由他人差遣、宰割。
    • 13.
      体质释义:人体的健康水平和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各人的体质不同,对疾病的抵抗力也不同。
    • 14.
      先天性免疫释义:生来就具有的对某种疾病的抵抗能力。
    • 15.
      免疫力释义:⒈指由于具有抵抗力而不患某种传染病的能力。⒉又比喻对社会生活中不健康的因素自我抵制的能力。
    • 16.
      免疫释义:由于具有抵抗力而不患某种传染病,通常分为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种:免疫力。终生免疫。
    • 17.
      八国联军释义:1900年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个帝国主义国家组成的侵华联军。 他们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阴谋瓜分中国,联合出兵进攻中国,遭到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联军攻陷大沽,占领天津、北京。沙俄还乘机单独出兵东北,在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屠杀中国人民,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惨案。次年,帝国主义国家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更加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
    • 18.
      八百壮士释义: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又于8月13日在 上海 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 在人民抗日救亡热潮的推动下,驻上海的中国军队奋起抵抗。第八十八师五二四团团长谢晋元率领官兵坚守四行仓库,誓死不退。时称“八百壮士”,也称“四行孤军”。老舍《四世同堂》二六:“最使他兴奋的是象胡阿毛与八百壮士一类的消息。”
    • 19.
      关天培释义:(1781—1841)鸦片战争时期 抗英将领。字仲因,江苏山阳(今淮安)人。曾任广东水师提督。积极协助林则徐禁烟,训练水师,多次 击退英国侵略军。1841年2月,英军袭击虎门炮台,他率部抵抗。终因寡不敌众,与将士数百人壮烈牺牲。
    • 20.
      冯玉祥释义:(1882— 1948)爱国将领。字焕章,安徽巢县(今巢湖市)人。曾先后在北洋陆军中任旅长、师长等职。1924年在第 二次直奉战争中发动北京政变,改所部为国民军,任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1926年9月,当国民革命军攻 抵武汉时,在五原(今属内蒙古)誓师,宣布所部集体加入国民革命军。1927年5月在西安就任国民革命军 第二集团军总司令,曾参与蒋介石、汪精卫的反共活动。1928年起,因与蒋介石集团发生冲突,举兵反 蒋,先后爆发了蒋冯战争和中原大战。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主张抗日,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193

抵抗造句

1.如果平时不注意锻炼身体,抵抗力一差,病菌就会乘虚而入。

2.敌人侵略我国,我们当然要奋起抵抗,岂能坐以待毙?

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它们在不停的运动中抵抗了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的侵蚀。

4.户枢不蠹,事物运动发展的一条规律,因为事物在不同的运动中能抵抗微生物和其它生物的侵蚀。

5.为了抵抗外侮,许多青年纷纷投笔从戎。

6.这是一支无坚不摧的军队,是抵抗外敌、保卫国土的钢铁长城。

7.上半场甲队还作一些抵抗,下半场在乙队的强大攻势下,就只有束手就擒的份了。

8.敌人以泰山压卵之势攻打我方城池,守军誓死抵抗

9.虽然鬼子已穷途末路了,但仍然在作殊死抵抗

10.在英国,我们抵抗这些压力的记录是首屈一指的。

11.抑郁症会降低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12.我军的顽强抵抗使得敌人的进攻又一次失败了。

13.固执的坚强未必是最好的选择,坚强的抵抗也许是徒增一笔遗憾,水滴石穿,需要的不是刚直,而是柔韧的曲折。

14.把我的生命放大到最后的边际,是葡萄一样成串的欢喜,一颗一颗的叫喊誓死抵抗着步步靠近的秋季。

15.就是说防守,靠的不是山峦地利来抵抗

16.沉默,不等于屈服。沉默有时是对暴戾的抵抗,有的是对无知的批判。

17.每当遇到危险时,负鼠从不进行抵抗,而是爬到树上躲藏起来。

18.在军所到,如泰山其颓,敌人毫无抵抗的能力。

19.其实等待与时间无关,它是一种习惯,它自由生长,而他无力抵抗

20.坚强是反映意志对猛烈打击的抵抗力,顽强则是指意志对持续打击的抵抗力。

抵抗(dik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抵抗是什么意思 抵抗读音 怎么读 抵抗,拼音是dǐ kàng,抵抗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抵抗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