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草 [xiān cǎo]
1. 传说中的一种灵异的草。服之可长生不老或起死回生。
仙草 引证解释
⒈ 传说中的一种灵异的草。服之可长生不老或起死回生。
引《海内十洲记·瀛洲》:“瀛洲 在东海中,地方四千里……上生神芝仙草。”
唐 段成式 《寄周繇求人参》:“九茎仙草真难得,五叶灵根许惠无?”
《红楼梦》第一回:“那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棵‘絳珠仙草’,十分娇娜可爱,遂日以甘露灌溉。”
国语词典
仙草 [xiān cǎo]
⒈ 神话传说中具有特殊效力的草。
⒉ 植物名。唇形科仙草属,一年生草本。长在田畦或河堤旁,形似苋菜。茎方形而带褐 色。叶有茸毛。茎叶熬汁后加入少量碳酸钠,再调合甘?粉,冷却后凝结为黑色冻状 物,加糖水,为夏季清凉食品。
仙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死草释义:⒈传说中能使死者复活的仙草。⒉麦门冬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麦门冬》。
- 2.
云山草释义:指仙草。
- 3.
凤葵草释义:传说中的一种仙草。
- 4.
掌中芥释义:神话中的仙草名。旧题 汉 郭宪《洞冥记》:“有掌中芥,叶如松子,取其子置掌中吹之而生,一吹长一尺,至三尺而止,然后可移於地上。若不经掌中吹者,则不生也。食之能空中孤立,足不躡地。亦名‘躡空草’。”
- 5.
明茎草释义:传说中的仙草名。旧题 汉 郭宪《洞冥记》卷三:“臣游北极,至 种火之山 ……有明茎草,夜如金灯,折枝为炬,照见鬼物之形。仙人 宁封 常服此草,於夜暝时,转见腹光通外。亦名洞冥草,帝令剉此草为泥,以涂云明之馆,夜坐此馆,不加灯烛。亦名照魅草,以藉足,履水不沉。”
- 6.
洞冥草释义:传说中的仙草名。 旧题 汉 郭宪《洞冥记》卷三:“臣游北极,至 钟火之山 ……有明茎草,夜如金灯,折枝为炬,照见鬼物之形。仙人 寧封 常服此草,於夜暝时,转见腹光通外。亦名洞冥草,帝令剉此草为泥,以涂云明之馆。夜坐此馆,不加灯烛。亦名照魅草。以藉足,履水不沉。”
- 7.
火芝释义:道教传说的一种仙草。
- 8.
灵苗释义:⒈指传说中的仙草。⒉指珍奇美观的植物。⒊圣贤的后裔。⒋比喻反应最灵敏的部位。
- 9.
灵草释义:⒈仙草,瑞草。⒉对某些植物的美称。
- 10.
玉红草释义:仙草名。
- 11.
玉脂芝释义:仙草名。晋 葛洪《抱朴子·仙药》:“又玉脂芝,生於有玉之山,常居悬危之处,玉膏流出,万年已上,则凝而成芝。”
- 12.
玉蔬释义:传说中食之可以长生的仙草。
- 13.
玉草释义:传说中的仙草。
- 14.
珍草释义:仙草;药草的美称。
- 15.
琪草释义:仙草。
- 16.
琼草释义:⒈仙草,玉芝。⒉草的美称。
- 17.
瑞草释义:古代以为吉祥之草,如灵芝、蓂荚之类。或称仙草。
- 18.
白娘子释义:民间故事《白蛇传》中的人物。为修炼千年的白蛇精所化,名白素贞。心地善良,追求美满爱情。在杭州西湖与许仙相遇,倾心爱慕,结为夫妻。端午节误饮药酒现白蛇原形,将许仙惊吓而死,她盗仙草将他救活。法海和尚骗许仙至金山,她水漫金山救许仙,被法海镇在雷峰塔下。后其子祭塔,雷峰塔倒塌,终遇救。
- 19.
神草释义:⒈灵草,仙草。《海内十洲记·聚窟洲》:“其北海外又有 钟山,在北海之子地,隔 弱水 之北……自生玉芝及神草四十餘种。”汉 王充《论衡·无形》:“非天所欲寿长之故,变易其形也,又非得神草、珍药食之而变化也。”南朝 梁 江淹《学梁王兔园赋》:“灵木夹道,神草列生。”宋 苏轼《送张天觉得山字》:“餘光入巖石,神草出茅菅。”⒉人参的别名。唐 皮日休《友人以人参见惠因以诗谢之》:“神草延年出道家,是谁披露记三椏。”⒊天麻的别名。又名鬼督邮。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赤箭天麻》:“神草、鬼督邮,以功而名。”
- 20.
紫芝释义:真菌的一种。也称木芝。似灵芝。菌盖半圆形,上面赤褐色,有光泽及云纹;下面淡黄色,有细孔。菌柄长,有光泽。生于山地枯树根上。可入药,性温味甘,能益精气,坚筋骨。古人以为瑞草。道教以为仙草。汉 王充《论衡·验符》:“建初 三年,零陵 泉陵 女子 傅寧 宅,土中忽生芝草五本,长者尺四五寸,短者七八寸,茎叶紫色,盖紫芝也。”唐 欧阳詹《珍祥论》:“紫芝产於 甘泉,自麟呈於 雍祠。”《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元年》:“延彬 治 泉州 十七年,吏民安之。会得白鹿及紫芝,僧 浩源 以为王者之符。”参阅 明 李时珍《本草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