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处 [zì chǔ]
1. 安置自己。
2. 犹自居;自持。
3. 自己处理;对待自己。
5. 独自居住。
自处 引证解释
⒈ 安置自己。
引《楚辞·九章·悲回风》:“惟佳人之独怀兮,折若椒以自处。”
《史记·李斯列传》:“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宋 王安石 《谢孙龙图启》:“伏念某蕞尔之材,儻然而仕,进有官谤,未尝不忧,退无私田,可以自处。”
孙中山 《革命最后一定成功》:“如果 陈炯明 再打回 广州,试问商团诸君何以自处呢?”
⒉ 犹自居;自持。
引《宋书·刘湛传》:“既不能以礼自处,又不能以礼处人。”
宋 苏辙 《上曾参政书》:“方今羣公在朝,以君子长者自处,而优容天下彦圣有技之士,士之有言者,可以安意肆志而无患,然后知士之生於今者之为幸。”
清 朱嘉徵 《乐府广序·魏风相和曲》:“﹝ 魏武 ﹞但託喻 周公 吐哺,以 西伯 自处,举明辟付之后人,此为英雄欺人。”
⒊ 自己处理;对待自己。 《太平广记》卷七六引《国史异纂》及《纪闻·李淳风》:“唐 太史 李淳风,校新历,太阳合朔,当蚀既,於占不吉。
引太宗 不悦曰:‘日或不食,卿将何以自处?’曰:‘如有不蚀,臣请死之。’”
《新五代史·杂传五·裴迪》:“﹝ 梁 ﹞ 太祖 乃牓门,以兵事自处,而以货财狱讼一切任 迪。”
《儿女英雄传》第十回:“倘然他始终不应这句话,这 十三妹 雷厉风行一般的性子,果然闹出一个大未完来,不但想不出自己这条身子何以自处,请问这是一桩什么事,成一回什么书?”
刘少奇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六:“他在私人问题上善于自处,没有必要卑躬屈节地去要求人家帮助。”
⒋ 独自居住。
引《后汉书·河间孝王开传》:“翼 於是谢宾客,闭门自处。”
南朝 梁 沉约 《答庾光禄书》:“忌日制假,应是 晋 宋 之间,其事未久,制假前止是不为宴乐,本不自封闭,如今世自处者也。”
唐 元稹 《莺莺传》:“自去秋已来,常忽忽如有所失,於喧譁之下,或勉为语笑,閒宵自处,无不泪零。”
国语词典
自处 [zì chǔ]
⒈ 自己对环境事态的应对与处理。
例如:「事态如此演变,我们将何以自处?」
自处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专地释义:⒈谓擅自处置领地。《公羊传·桓公元年》:“有天子存,则诸侯不得专地也。”何休 注:“地皆不得专。”《汉书·匡衡传》:“《春秋》之义,诸侯不得专地,所以壹统尊法制也。”汉 荀悦《申鉴·时事》:“大夫不专地。人买卖由己,是专地也。”⒉引申为割据。《新唐书·柳冕传》:“自 安 史 乱常,始有专地;四方多故,始有不朝。”宋 叶适《兵总论二》:“自 唐 至德 以后,节度专地以抗上令,喜怒叛服在於晷刻,而藩镇之祸,当时以为大论矣。”
- 2.
亲屈释义:对尊者亲自处理事务或亲自来临的敬称。
- 3.
亲政释义:幼年继位的帝王,成年后亲自处理政务。
- 4.
兴丞相叹释义:兴:兴起。两处老鼠的不同境遇使李斯兴起感叹,感叹人的贤与不肖,着急在于自处。
- 5.
反仄释义:⒈辗转不安。《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僻处西馆,未奉闕廷,踊跃之怀,瞻望反仄。”南朝 梁 张率《白紵歌辞》之三:“愁来夜迟犹叹息,抚枕思君终反仄。”宋 司马光《答陈监簿书》:“光 实何人,敢受此赐,反仄愧汗,无地自处。”⒉动荡不定。《新唐书·郭晞传》:“河中 军乱,子仪 召首恶诛之,其支党犹反仄。”《资治通鉴·唐明宗天成二年》:“朝廷虽知 房知温 首乱,欲安反仄,癸巳,加 知温 兼侍中。”清 魏源《圣武记》卷十:“一旦偶有反仄蠢动,专閫文吏,朝发夕至,朝扑夕灭。”清 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十四:“宜
- 6.
大名难居释义:指盛名之下不易自处。
- 7.
拨弃万事释义:拨弃:抛弃,丢开。把一切事情都抛开。形容不问世事,清静自处。
- 8.
擅适释义:擅自处罚。 《资治通鉴·汉景帝三年》:“今贼臣 鼂错 擅适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胡三省 注:“适读曰讁。”
- 9.
朝衡释义:朝廷大权。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九年》:“庚申,下詔称:‘洎 与人窃议,窥窬万一,谋执朝衡,自处 伊 霍,猜忌大臣,皆欲夷戮。’”
- 10.
未便释义:不宜于;不便:此事上级并无指示,未便擅自处理。
- 11.
止是释义:只是。南朝 梁 沉约《答庾光禄书》:“忌日制假应是 晋 宋 之间,其事未久。制假前止是不为宴乐,本不自封闭,如今世自处者也。”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以臣观之,止是猝死耳。”清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语缓例》:“襄 三十一年《左传》‘缮完葺墙以待宾客’,急言之,则止是‘葺墙以待宾客’耳。”
- 12.
溷鼠释义:厕所里的老鼠。语本《史记·李斯列传》:“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斯 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廡之下,不见人犬之忧。於是 李斯 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唐 薛逢《惊秋》诗:“长笑 李斯 称溷鼠,每多 庄叟 喻牺牛。”唐 李咸用《物情》诗:“李斯 溷鼠心应动,庄叟 泥龟意已坚。”
- 13.
独清释义:⒈谓清白自处,不同流合污。 ⒉独自扫清。
- 14.
痛定思痛释义:唐韩愈《与李翱书》:“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 悲痛的心情平静之后,再回想当时所遭受的痛苦。指吸取教训,警惕未来。
- 15.
穷理居敬释义:宋 儒提倡的一种认识方法和道德修养。谓穷究事物之理,自处以敬。清 颜元《存学编·性理评》:“朱子 稱 上蔡 直指窮理居敬爲入德之門,最得 明道 教人之綱領。”
- 16.
素衣释义:⒈白色丝绢中衣。 《诗·唐风·扬之水》:“素衣朱襮,从子于 沃。”陈奂 传疏:“素衣,谓中衣也…… 孔 疏云:‘中衣,谓冕及爵弁之中衣,以素为之。’”《论语·乡党》:“﹝君子﹞緇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何晏 集解:“孔 曰:‘服皆中外之色相称也。’”⒉白色丧服。《礼记·曲礼下》:“大夫、士去国,踰竟,为坛位,乡国而哭,素衣、素裳、素冠。”郑玄 注:“言以丧礼自处也。”孔颖达 疏:“素衣、素裳、素冠者,今既离君,故其衣、裳、冠皆素,为凶饰也。”唐 刘禹锡《哭王仆射相公》诗:“羣吏謁新府,旧宾沾素衣。”
- 17.
羽盖释义:⒈古时以鸟羽为饰的车盖。《周礼·春官·巾车》:“輦车,组輓。有翣,羽盖。”郑玄 注:“后居宫中所乘……以羽作小盖,为翳日也。”汉 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吴王占梦》:“王从骑三千,旌旗羽盖,自处中军。”《宋史·乐志十四》:“霓旌羽盖,导仪护卫。”清 陈梦雷《青青陵上柏》诗:“金 张 连羽盖,许 史 互经过。”⒉指车辆。宋 郭彖《睽车志》卷一:“芝阶云路逍遥处,羽盖飞鯢不用鞭。”清 吴伟业《海市》诗之一:“虹跨断崖通羽盖,鱼吞倒景出楼臺。”⒊船上饰以鸟羽的伞盖。《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怠而后发,游於清
- 18.
自作主张释义:指没有经过上级或有关方面同意,就擅自处置。
- 19.
谦牧释义:《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后以“谦牧”指谦逊自处。
- 20.
降尊纡贵释义:纡:弯曲,屈抑。 降抑尊贵的地位,谦以自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