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é jiē,(1) 〔节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
jiǎ jià,(1) 不真实的,不是本来的,与“真”相对。【组词】:假山。假话。假冒。假释。假死。虚假。真假。弄虚作假。(2) 借用,利用。【组词】:假借。假货。假道(借路)。假手(利用他人为自己办事)。假公济私。不假思索(用不着想)。(3) 〔假名〕日本文所用的字母,多借用汉字的偏旁。楷书称“片假假”,草书称“平假假”。(4) 据理推断,有待验证的。【组词】:假设。假使。假令。假如。假若。 ◎ 照规定或经请求批准暂时离开工作或学习场所。【组词】:假日。假条。病假。
1. 因过节而放的假期。
3. 指节日和假日。
⒈ 因过节而放的假期。今多作“节假日”。
引唐 元稹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五弦弹》:“赵璧 五弦弹徵调,徵声巉絶何清峭……旬休节假暂归来,一声狂杀 长安 少。”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畿辅·元夕放灯》:“今年上元节正月十一日至二十日,这几日官人每都与节假,著他閒暇休息。”
⒉ 指节日和假日。
引《光明日报》1984.4.21:“平时,他搞展览设计……节假日或夜晚,他构思,拟画稿,从事业余创作。”
⒈ 节日。
引元·张可久〈红绣鞋·百五日清明节假〉曲:「百五日清明节假,两三攒绿暗人家,客子飘零尚天涯。」
1.于是,节假日补觉成了都市人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2.在节假日,王老五优哉游哉地坐在码头上。
3.每逢节假日,各景区景点爆满,想要悠游自在的欣赏一个地方的景色,几乎是不可能的。
4.每到节假日,在百货商店工作的妈妈总是早出晚归,有时柜台前顾客太多,她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
5.为了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校长与全校师生约法三章,作业当天完成,不上第七节课,节假日不补课。
6.每个节假日,学校的各部门都要落实好安全措施,防患未然。
7.节假日的公园里处处是欢乐的人群。
8.随著春节假期接近,旅游业者无不厉兵秣马,准备抢食这块旅游大饼。
9.节假日到山里农家小院住几天,还真有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在心里滋生出来了。
10.副食商店在节假日照常营业。
11.工作是做不完的,身体可是累得垮的,健康是生命的本钱。多多善待自己吧!国庆节假期你该歇歇了。
12.当劳动节假日一结束我们回到学校。
13.花园节假日对公众开放。
14.随着春节假期接近,旅游业者无不厉兵秣马,准备抢食这块旅游大饼。
15.每逢节假日,市场上的行人真是摩肩接踵,一派热闹繁忙景象。
16.不顾儿童身体需求,一味地让他们趴在桌上学习,节假日也不让他们休息,这是一种揠苗助长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