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宿 [xìn sù]
1. 连住两夜,也表示两夜。
例公归不复,子女信宿。——《诗·豳风·九罭》
流连信宿,不觉忘返。——《水经注·江水》
英[stay over for two consecutive nights;]
信宿 引证解释
⒈ 连宿两夜。参见“信次”。
引《诗·豳风·九罭》:“公归不復,於女信宿。”
毛 传:“再宿曰信;宿,犹处也。”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品茶》:“余尝再游 武夷,信宿 天游观 中,每与 静参 羽士夜谈茶事。”
⒉ 谓两三日。
引《后汉书·蔡邕传论》:“董卓 一旦入朝,辟书先下,分明枉结,信宿三迁。”
李贤 注:“谓三日之间,位歷三臺也。”
晋 陶潜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及归,遂止信宿,雅相知得,有若旧交。”
唐 萧颖士 《舟中遇陆棣兄西归》诗:“信宿千里餘,佳期曷由遇?”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天圣五年》:“近日制命有信宿輒改,适行遽止,而欲风雨以信,其可得乎!”
国语词典
信宿 [xìn sù]
⒈ 连宿两夜。
引《诗经·豳风·九罭》:「公归不复,于女信宿。」
《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陟降信宿,迄于仙都。」
近翌晚
信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崇朝释义:同“不终朝”。 《诗·卫风·河汉》:“谁谓 宋 远,曾不崇朝。”郑玄 笺:“崇,终也;行不终朝,亦喻近。”《后汉书·章帝纪》:“冀蒙不崇朝徧雨天下之报。”《南齐书·高帝纪上》:“曾不崇朝,新亭 献捷;信宿之间,宣阳 底定。”
- 2.
乐天安命释义:安于自己的处境,由命运安排。这是相信宿命论的人生观。同“乐天知命”
- 3.
乐天知命释义:相信宿命论的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由命运支配,于是安于自己的处境,没有任何忧虑。
- 4.
再宿释义:⒈连宿两夜。《左传·庄公三年》:“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参见“信宿”。⒉两夜,借指两天。唐 薛用弱《集异记·赵操》:“及家,相国薨再宿矣。”宋 曾巩《太平州回转运》:“去违再宿,怀嚮兼年。”
- 5.
果干释义:⒈果断干练。《南史·薛深传》:“﹝ 薛深 ﹞果干有气力。宋 元徽 末,以军功至驍骑将军。”明 冯梦龙《智囊补·闺智·晏恭人》:“寧 妾 任氏 魁伟果干,出家财十万,募勇士,信宿间得千人,设队伍将校,手自麾兵以逼 子琳。”⒉果乾:由鲜果经过日晒或烘干而成的食品。水分在12%以内,便于保存。供直接食用或复制食品用。《新华半月刊》1958年第10期:“河北 密云县 在深山里建设的果干厂只花了二百五十元,能够年产二十六万斤果干。”
- 6.
狂僭释义:狂妄僭越。 《后汉书·蔡邕传论》:“董卓 一旦入朝,辟书先下,分明枉结,信宿三迁。匡导既申,狂僭屡革。”《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吾世继忠贞,今 江都 虽覆,宗社尚存,尉佗 狂僭,何足慕也!”清 龚自珍《乙丙之际塾议第十七》:“箕子 推本狂僭,孔子 直书水旱,目为凶灾宜矣。”
- 7.
知命乐天释义:命:命运;天:天意。安于自己的处境,由命运安排。这是相信宿命论的人生观。
- 8.
纳鉢释义:亦作“纳宝”。 契丹语译音。相当于汉语的“行在”。辽、金、元 时国君的行营。元 周伯琦《<扈从诗>前序》:“啟行至 大口,留信宿,歷 皇后店 皁角,至 龙虎臺,皆纳鉢。犹 汉 言顿宿所也。”元 杨允孚《滦京杂咏》之一:“纳宝盘营象輦来,画帘毡暖九重开。”
- 9.
绂麟释义:晋 王嘉《拾遗记·周灵王》:“周灵王 立二十一年,孔子 生於 鲁襄公 之世……夫子未生时,有麟吐玉书於 闕里 人家,文曰:‘水精之子,係衰 周 而素王。’故二龙绕室,五星降庭。徵在 贤明,知为神异,乃以绣紱繫麟角,信宿而麟去。”后以“紱麟”为庆贺生辰之典。宋 胡继宗《书言故事·庆诞》:“紱麟祥旦。王子年《拾遗》:孔子 生,母 徵在 以绣紱繫麟角,及 孔子 欲絶,抱麟解紱而泣。”
- 10.
耽读释义:谓极好读书。南朝 梁 周兴嗣《千字文》:“耽读翫市,寓目囊箱。”元 吴师道《目疾谢柳道传惠药》诗:“学书信宿习,耽读亦本性。”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一篇一:“有时是自暴自弃的朝堕落的路径上走,有时又只好耽读一些古代文学和小说传奇一类的东西。”
- 11.
鸿陆释义:⒈《易·渐》:“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 王弼 注:“进处高絜,不累於位,无物可以屈其心而乱其志。”后遂以“鸿陆”指高位。 北周 庾信 《小园赋》:“不雪 雁门 之踦,先念鸿陆之远。”《全唐文》卷九九四载《珍州荣德县丞梁君墓志铭》:“鸿陆初渐,龙门早昇。” 明 汤显祖 《奉举主刘中丞开府闽中》诗:“儷景渐鸿陆,扬蕤覿紫宸。”⒉《诗·豳风·九罭》:“鸿飞遵陆,公归不復,於女信宿。” 毛 传:“陆,非鸿所宜止。”后因以“鸿陆”指不宜止息之地。 唐 宋之问 《为韦特进已下祭汝南王文》:“惟彼鴈堂,坠兹鸿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