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奏 [zhǐ zòu]
1. 旨趣,宗旨。
指奏 引证解释
⒈ 旨趣,宗旨。
引《淮南子·齐俗训》:“故百家之言,指奏相反,其合道一体也。”
《淮南子·要略》:“指奏卷异,各有为语。”
黄生 《义府》卷下:“指奏即指趣,古音近通用。”
指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击擪释义:谓敲打金石和按捺箫管等乐器。指奏乐。
- 2.
击石弹丝释义:指奏乐。
- 3.
在谷满谷释义:此指奏乐时声音遍及各处,形容道的无所不在。后形容人物众多。
- 4.
奏书释义:⒈汉 时在诸侯王国中,臣下向王公陈述意见的文书称“奏书”。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书记》:“战国 以前,君臣同书;秦 汉 立仪,始有表奏,王公国内,亦称奏书。”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上》:“奏之为言进也,於天子曰奏,於王公曰奏书,於公府曰奏记。”⒉泛指奏章。宋 王安石《王中甫学士挽词》:“同学 金陵 最少年,奏书曾用牘三千。”⒊臣下向君主进呈文书。唐 元稹《沂国公魏博德政碑》:“臣拜稽首,退而奏书於陛下。”⒋丛辰名。为岁之贵神,主奏记与伺察。一说为水神,是岁君的谏臣。《协纪辨方书·义例一·奏书》:“《
- 5.
尺疏释义:指奏章。
- 6.
布白释义:⒈书法用语。谓落笔时使着墨处与空白处疏密相间,布置得宜。⒉指奏乐时使乐声轻重抑扬、疏密缓急相间得宜。
- 7.
引黄释义:指奏章前面所附的摘要。因多用黄纸书写,故称。
- 8.
指奏相反释义:指奏:旨趣。主要的目的和意图相反,各执己见。
- 9.
提头释义:⒈指奏疏或书信中每逢尊称、名讳、恭维语,为表示尊敬而另起一行。 ⒉带头说起。⒊为首。⒋犹目标。
- 10.
撞钟击鼓释义:指奏乐或敲击寺院的钟鼓。
- 11.
撞钟吹螺释义:敲击寺院的钟,吹响螺号。指奏乐。
- 12.
札翰释义:⒈书信。 《魏书·夏侯道迁传》:“道迁 虽学不渊洽,而歷览书史,闲习尺牘,札翰往还,甚有意理。”唐 杜甫《送韦十六评事充同谷防御判官》诗:“题诗得秀句,札翰时相投。”⒉指奏折。《旧唐书·宇文融传》:“遂命百司长吏,方州岳牧,僉议都堂,广徵异见。羣词盈於札翰,环省弥于旬日,庶广朕意,岂以为劳,稽众考言,谓斯折衷。”⒊泛指文章书画等。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务尚》:“萧诚 自务札翰,李邕 恒自言别书…… 萧 疾其掩己,遂假作古帖数幅,朝夕把翫,令其故暗,见者皆以为数百年书也。”宋 苏轼《答言上人》:“比日法体
- 13.
清折释义:指奏折。《清会典事例·兵部·补用记名官》:“乾隆 五年奏准:满洲、蒙古 副都统员缺,将奉旨记名者,於本翼内开列十人,别缮清摺,与题本一併进呈。”
- 14.
献馘释义:古时出战杀敌,割取左耳,以献上论功。馘,被杀者之左耳。亦泛指奏凯报捷。
- 15.
疏奏释义:⒈臣下向帝王上本进言。⒉指奏章上达。
- 16.
程篇释义:犹篇章。指奏议策论之类的文章。
- 17.
章左释义:指奏章终了空白处。
- 18.
笙歌释义:泛指奏乐唱歌:笙歌达旦。
- 19.
表疏释义:泛指奏章。
- 20.
议体释义:指奏议文章的体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