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内 [kǒu nèi]
1. 泛指长城以内的地区。
口内 引证解释
⒈ 泛指 长城 以内的地区。 《周书·于翼传》:“谨 平 江陵,所赠得军实,分给诸子。
引翼 一无所取,唯简赏口内名望子弟有士风者,别待遇之。”
口内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口咸释义:病症名。指自觉口内有咸味的感觉,有时伴有咸味痰涎吐出。
- 2.
口哨儿释义:双唇合拢,中间留一小孔(有的把手指插在口内),使气流通过而发出的像吹哨子的声音:吹口哨儿。
- 3.
口哨释义:⒈撮唇,中间留一小孔或将手指插口内,使气流涌出而形成的象吹哨子的声音。 ⒉哨子。用金属、竹木或塑料制成的能吹响的一种小型器物。其形制甚多,用途亦不一。
- 4.
口腔释义:口内的空腔。 是消化管的开始部分。由唇、颊、硬腭和软腭构成,后至咽峡。内有舌、牙及唾液腺的开口。有摄取、咀嚼、吞咽食物,辨别滋味和辅助发音等功能。
- 5.
口苦释义:指口内常有苦味的感觉。 属实热症。多因肝胆有热,胆气蒸腾而致。《伤寒论》: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灵枢.四时气》:胆液泄则口苦。宜分实热虚热论治。
- 6.
口酸释义:病症名。指自觉口内有酸味。
- 7.
心里释义:⒈胸口内部:心里发闷。⒉思想里;头脑里:记在心里。说心里话。
- 8.
抄扎释义:亦作“抄札”。查抄没收。《元典章·刑部五·烧埋》:“原抄扎人口内有苦主之家……烧埋银五十两就便给付苦主收管外,无苦主之人不须徵埋,所据原抄札到官各家财产等物,尽行分付原主收係宁家。”《水浒传》第五八回:“把 慕容 知府一家老幼尽皆斩首,抄扎家私,分俵众军。”《警世通言·乔彦杰一妾破家》:“兇身俱已身死,将家私抄扎入官。”
- 9.
撚髭释义:捻弄髭须。 多形容沉思吟哦之状。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小引》:“《初刻》支言俚説,不足供覆酱瓿,而翼飞踁走,较捻髭呕血、笔塚砚穿者,售不售反霄壤隔也。”清 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词人之能度曲者,世间颇少。其握管捻髭之际,大约口内吟哦,皆同説话。”参见“捻鬚”。
- 10.
犯由榜释义:即犯由牌。 元 无名氏《村乐堂》第二折:“这金釵儿是二人口内的招伏状,更压着那十字街头犯由榜。”详“犯由牌”。
- 11.
竹笱释义:口内装有逆向竹片,类似捕鱼竹笼的一种竹制器具。
- 12.
药捻儿释义:⒈用来点燃火药、爆竹的引线。 ⒉带药的纸捻或纱布条,外科治疗时用来放入伤口或疮口内。也叫药捻子。
- 13.
药捻子释义:带药的纱布条或纸捻,外科治疗时放入伤口或疮口内,以助提脓、消炎等;一种用来碾药的容具,材质或铁或铜或瓷。
- 14.
药捻释义:⒈用来点燃火药、爆竹的引线。⒉带药的纸捻或纱布条,外科治疗时用来放入伤口或疮口内。
- 15.
螺丝批释义:一种用来拧转螺丝钉以迫使其就位的工具,通常有一个薄楔形头,可插入螺丝钉头的槽缝或凹口内――亦称“改锥”。
- 16.
贡脓释义:疮口内腐烂生脓。
- 17.
镶接释义:植物的一种嫁接法,这种方法是把基部切成舌状和一个缺刻的接穗,插入在砧木上所做的相应的切口内。
- 18.
马嚼子释义:马笼头套在马口内的部件,其衔铁是一根坚固的金属棍,有时包着橡皮。
- 19.
鰛鲸释义:哺乳动物名。外形像鱼,体长六米至九米,头上有喷水孔,口内无齿,有鲸须,背鳍小,身体背面黑色,腹部带白色。生活在海洋中。
- 20.
鳁鲸释义:鲸的一种,体长6—9米,口内无齿,有鲸须,背鳍小,背部黑色,腹部白色。 生活在海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