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秽 [wú huì]
1. 田亩久不加耕耘,致使杂草蔓生。即“荒废”
例荒凉芜秽。
英[overgrown with weeds; be unattended;]
芜秽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芜薉”。亦作“芜濊”。
⒉ 荒芜。谓田地不整治而杂草丛生。
引《楚辞·离骚》:“虽萎絶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坟墓芜秽而不脩兮,魂无归而不食。”
宋 司马光 《晋祠谢晴文》:“污邪既瀦,平原将溢,田恐芜秽,民忧垫隘。”
胡适 《记李觏的学说》:“沃壤犹为芜秽,况瘠土乎?”
⒊ 引申为丛生的杂草。
引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覩乱萌,则若薙田之芟芜薉。”
⒋ 污浊;污秽。
引《楚辞·招魂》:“主此盛德兮,牵於俗而芜秽。”
明 刘基 《吊岳将军赋》:“固将军之不辰兮,哀中原之芜秽。”
白采 《羸疾者的爱》诗:“我的工作,只能为你们芟剔芜秽,让你们更见矞皇璀璨!”
⒌ 使污秽;玷污。
引唐 李翱 《百官行状奏》:“芜秽简册,不可取信。”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文章八》:“贤者留芳简册,不肖者芜秽垓埏。”
⒍ 冗杂;杂乱。
引《淮南子·齐俗训》:“原人之性,芜濊而不得清明者,物或堁之也。”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略其芜秽,集其清英。”
唐 刘知几 《史通·书事》:“其事芜秽,其辞猥杂。”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跋》:“此记皆从实録写,事多琐碎,难免有冗杂芜秽之讥。”
国语词典
芜秽 [wú huì]
⒈ 杂草丛生,土地荒废。
引《楚辞·宋玉·九辩》:「农夫辍耕而容与兮,恐田野之芜秽。」
《文选·杨恽·报孙会宗书》:「田彼南山,芜秽不治。」
反繁茂
⒉ 比喻作奸败德的人。
引《三国志·卷四五·蜀书·杨戏传》:「翦除芜秽,惟刑以张。」
芜秽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抛荒释义:⒈土地不继续耕种,任它荒芜。⒉(学业、业务)荒废。
- 2.
疏弃释义:疏远嫌弃。
- 3.
荒凉释义:人烟少;冷清:一片荒凉。
- 4.
荒废释义:⒈该种而没有耕种:村里没有一亩荒废的土地。⒉荒疏:荒废学业。⒊不利用;浪费(时间):他学习抓得很紧,从不荒废一点工夫。
- 5.
荒疏释义:(学业、技术)因平时缺乏练习而生疏:因病休学,功课都荒疏了。
- 6.
荒芜释义:(田地)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田园荒芜。
芜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侯伯释义:⒈侯爵与伯爵。《周礼·春官·典命》:“侯伯七命,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七为节。子男五命。”⒉泛指诸侯。汉 班固《答宾戏》:“曩者王涂芜秽,周 失其驭,侯伯方轨,战国横騖。”《周礼·文闵明武宣诸子传论》:“且夫列封疆,建侯伯,择贤能,置牧守,循名虽曰异轨,责实抑亦同归。”⒊诸侯之长。《书·周官》:“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孔 传:“外置州牧十二及五国之长。”《国语·周语下》:“祚四岳国,命以侯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韦昭 注:“尧 以四岳佐 禹 有功,封之於 吕,命为侯伯,使长诸侯也。
- 2.
垫隘释义:羸弱困苦。《左传·成公六年》:“郇、瑕氏 土薄水浅,其恶易覯。易覯则民愁,民愁则垫隘,於是乎有沉溺重膇之疾。”杜预 注:“垫隘,羸困也。”孔颖达 疏引《方言》:“地之下湿狭隘,犹人之羸瘦困苦。”宋 司马光《晋祠谢晴文》:“久雨不止,涉於积旬,污邪既瀦,平原将溢,田恐芜秽,民忧垫隘。”周素园《贵州民党痛史》第四篇第七章:“人民辛苦垫隘,亟待拯援。”
- 3.
庭宇释义:⒈房舍。《后汉书·陈蕃传》:“蕃 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晋 潘岳《西征赋》:“街衢如一,庭宇相袭。”《宋书·礼志一》:“路经 闕里,过覲 孔庙,庭宇倾顿,轨式頽弛。”⒉庭院。晋 葛洪《<抱朴子>外篇序》:“贫无僮僕,篱落顿决,荆棘丛於庭宇,蓬莠塞乎阶霤,披榛出门,排草入室。”《资治通鉴·唐僖宗中和二年》:“夜掷铜器於阶,令鏗然有声,又密以囊盛彘血,洒於庭宇,如格鬭之状。”
- 4.
科薅释义:修剪枝蔓,芟除芜秽。
- 5.
穨龄释义:衰年;垂暮之年。 晋 陶潜《九日闲居》诗:“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頽龄。”南朝 齐 谢朓《白石岩下径行田》诗:“旧业横海外,芜秽积穨龄。”清 姚鼐《大观亭》诗:“举目衰林如脱髮,几人採鞠制穨龄。”
- 6.
芜濊释义:见“芜秽”。
- 7.
芜秽释义:形容乱草丛生:荒凉芜秽。
- 8.
芜薉释义:见“芜秽”。
- 9.
虓阚释义:虎暴怒哮吼的样子。引申为勇猛强悍。语本《诗·大雅·常武》:“闞如虓虎。”《汉书·叙传上》:“曩者王涂芜秽,周 失其御,侯伯方轨,战国横騖,於是七雄虓闞,分裂诸夏,龙战而虎争。”《后汉书·董卓传论》:“董卓 初以虓闞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晋 潘岳《马汧督诔》:“齐万虓闞,震惊台司。”明 吾丘瑞《运甓记·觖望招兵》:“当此天下汹汹,人情思乱,岂无鹰扬将佐藏形草泽之中,虓闞英雄伏跡戍囚之列,可与共图大业。”
- 10.
闲处释义:⒈亦作“闲处”。谓在家闲居。《晏子春秋·杂上二九》:“閒处从容,不谈议,则疏。”《后汉书·陈蕃传》:“蕃 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宋 曾巩《代人谢余侍郎启》:“伏念某归而闲处,时所背驰。分功名之无期,嗟志意之空大。”⒉亦作“闲处”。僻静的处所。《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 唐 让曰:‘公柰何众辱我,独无閒处乎?’”唐 元稹《除夜》诗:“闲处低声哭,空堂背月眠。”
- 11.
陈蕃室释义:《后汉书·陈蕃传》:“蕃 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 薛勤 来候之,谓 蕃 曰:‘孺子何不洒埽以待宾客?’蕃 曰:‘大丈夫处世,当埽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后遂用“陈蕃室”指闲居之处。唐 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聊安 张蔚 庐,詎扫 陈蕃 室?”亦省作“陈室”。唐 白居易《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陈 室何曾扫?陶 琴不要弦。”
- 12.
颓龄释义:⒈衰年;垂暮之年。晋 陶潜《九日闲居》诗:“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頽龄。”南朝 齐 谢朓《白石岩下径行田》诗:“旧业横海外,芜秽积穨龄。”清 姚鼐《大观亭》诗:“举目衰林如脱髮,几人採鞠制穨龄。”⒉頽齡:衰老之年。晋 陶潜《九日闲居》诗:“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頽龄。”唐 温庭筠《过孔北海墓二十韵》:“激扬思壮志,流落叹頽龄。”郭沫若《瓶》诗之三九:“我昨天还好像是个少年,却怎么便到了这样的颓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