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命 [bài mìng]
1. 谓拜谢厚命。命,吊问之辞。
3. 受命。多指拜官任职。
拜命 引证解释
⒈ 谓拜谢厚命。命,吊问之辞。
引《左传·庄公十一年》:“秋, 宋 大水。公使弔焉,曰:‘天作淫雨,害於粢盛,若之何不弔?’对曰:‘孤实不敬,天降之灾,又以为君忧,拜命之辱。’”
杜预 注:“谢辱厚命。”
⒉ 受命。多指拜官任职。
引唐 岑参 《送颜平原》诗:“吾兄镇 河 朔,拜命宣皇猷。”
宋 王安石 《贺庆州杜待制启》:“伏审拜命宸章,作藩侯閫。”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故拜命仅期月,即託疾引去矣。”
国语词典
拜命 [bài mìng]
⒈ 受命,指拜官任职。
引《陈书·卷九·欧阳頠传》:「欲令出岭,萧勃留之,不获拜命。」
唐·岑参〈送颜平原〉诗:「吾兄镇河朔,拜命宣皇猷。」
近辱命
⒉ 谦称不能完成所交付的使命。
引《左传·庄公十一年》:「孤实不敬,天降之灾,又以为君忧,拜命之辱。」
拜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宗卿释义:⒈与国君同宗之大臣。《左传·成公十四年》:“是先君宗卿之嗣也,大国又以为请,不许,将亡。虽恶之,不犹愈于亡乎?君其忍之!安民而宥宗卿,不亦可乎?”杜预 注:“同姓之卿。”《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吾子为 鲁 宗卿,而任其大政,不慎举,何以堪之?”⒉宗正寺卿的省称。唐 杜甫《别李义》诗:“丈人领宗卿,肃睦古制敦。”仇兆鳌 注:“《唐书》:宗正寺卿一人,从三品,掌天子族亲属籍,以辨昭穆。”⒊泛称朝廷中掌礼仪、祭祀、宗庙之长官。南朝 梁 陆倕《为王光禄转太常让表》:“故拜命无辞,受爵不让,况宗卿清重,歷选所难
- 2.
怀金释义:⒈怀揣金印。汉 扬雄《法言·学行》:“使我紆朱怀金,其乐不可量已。”晋 张悛《为吴令谢询求为诸孙置守冢人表》:“孙 氏虽家失 吴 祚,而族蒙 晋 荣,子弟量才,比肩进取,怀金侯服,佩青千里。”宋 秦观《自警》诗:“拜命怀金谁谓荣,低头未免拾言责。”⒉怀带金宝。《后汉书·杨震传》:“王密 为 昌邑 令,謁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 震。”南朝 宋 鲍照《行药至城东桥》诗:“扰扰游宦子,营营市井人。怀金近从利,抚剑远辞亲。”
- 3.
拜命释义:⒈谓拜谢厚命。 命,吊问之辞。《左传·庄公十一年》:“秋,宋 大水。公使弔焉,曰:‘天作淫雨,害於粢盛,若之何不弔?’对曰:‘孤实不敬,天降之灾,又以为君忧,拜命之辱。’”杜预 注:“谢辱厚命。”⒉受命。多指拜官任职。唐 岑参《送颜平原》诗:“吾兄镇 河 朔,拜命宣皇猷。”宋 王安石《贺庆州杜待制启》:“伏审拜命宸章,作藩侯閫。”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三:“故拜命仅期月,即託疾引去矣。”
- 4.
期月释义:⒈亦作“朞月”。一整月。《礼记·中庸》:“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孔颖达 疏:“假令偶有中庸,亦不能期帀一月而守之。”《隶释·汉慎令刘修碑》:“到官朞月,见臣吏勑儿子。”《南史·江紑传》:“年十三,父 蒨 患眼,紑 侍疾将朞月,衣不解带。”唐 柳宗元《朗州员外司户薛君妻崔氏墓志》:“元和 十二年五月二十八日既乳,病肝气逆肺,牵拘左腋,巫医不能已,期月之日,絜服飭容而终。”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三:“﹝ 李治 ﹞拜命仅期月,即託疾引去矣。”⒉一整年。《论语·子路》:“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
- 5.
能官释义:善于为官;能干的官。语出《国语·晋语四》:“先且居 之佐军也善,军伐有赏,善君有赏,能其官有赏。”唐 岑参《凤翔府行军送程使君赴成州》诗:“拜命时人羡,能官圣主闻。”《宋史·刘敞传》:“吴充 以典礼得罪,冯京 救之,亦罢近职。
- 6.
谏省释义:御史台的别称。唐 刘禹锡《李贾二大谏拜命后寄杨八寿州》诗:“諫省新登二直臣,万方惊喜捧丝纶。”宋 司马光《英宗皇帝挽歌辞》之三:“諫省臣无状,龙鳞昔屡婴。”清 方文《四令君诗·梁宣城平叔》:“明年入諫省,奉使 闽 粤 行。”
- 7.
重姓释义:⒈犹大姓。 唐 朱庆馀 《贺张水部员外拜命》诗:“前代佳名 逊 ,当时重姓 张 。”⒉复姓,双姓。 唐 无名氏 《玉泉子》:“举人 李文彬 受知於舍人 紇干洎 。有同时今京兆府司録 贺兰洎 卒, 彬 因謁紫微,问:‘今日有何新事?’对曰:‘适过府,闻 紇干洎 卒。’ 洎 曰:‘莫错否。’ 彬 曰:‘不错。’ 洎 曰:‘君又似共鬼语也。’拂衣而入。 彬 乃悟,盖俱重姓,又同名而误对也。”
- 8.
镇遏释义:⒈平定;制止。《宋书·刘锺传》:“冶亭 羣盗数百夜袭 钟 垒,距击破之。时大军外讨,京邑扰惧,钟 以不能镇遏,降号龙威将军。”唐 颜真卿《蒲州刺史谢上表》:“将以镇遏艰虞,导扬德泽,拜命之日,以荣为忧。”宋 欧阳修《乞出第二札子》:“不能建明大义,镇遏羣言。”明 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一》:“其大要在镇遏戎狄,使声息相近,动不得逞。”⒉谓押运护送,防止抢劫。《元史·兵志二》:“﹝ 延祐 元年﹞枢密院官奏:‘中书省言,江 浙 春运粮八十三万六千二百六十石,取日开洋,前来 直沽,请预差军人镇遏。’詔依年例,调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