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夜 [wǔ yè]
1. 即五更。指戊夜,即第五更。
五夜 引证解释
⒈ 即五更。
引《文选·陆倕<新刻漏铭>》:“六日不辨,五夜不分。”
李善 注引 卫宏 《汉旧仪》:“昼夜漏起,省中用火,中黄门持五夜。五夜者,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也。”
唐 王建 《和元郎中从八月十二至十五夜玩月》之五:“仰头五夜风中立,从未圆时直到圆。”
《花月痕》第四一回:“五夜迢迢睡不成,灯昏被冷若为情。”
⒉ 指戊夜,即第五更。
引唐 崔琮 《长至日上公献寿》诗:“五夜鐘初动,千门日正融。”
清 姚鼐 《景阳钟歌》:“万钧猛虡悬云陛,五夜蒲牢惊翠幬。”
五夜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五传柑释义:古时农历正月十五夜近臣侍饮,贵戚有以黄柑相遗赠之俗,谓之“传柑”。见 南朝 梁 宗懍《荆楚岁时记》。
- 2.
三五夕释义:同“三五夜”。南朝 宋 谢灵运《南楼中望所迟客》诗:“与我别所期,期在三五夕。”唐 李峤《月》诗:“桂满三五夕,蓂开二八时。”
- 3.
三五月释义:指农历十五夜的月亮。 多特指中秋月。
- 4.
三五蟾光释义:农历十五夜的月光。
- 5.
个里释义:⒈亦作“个裡”。 此中;其中。清 李渔《闲情偶寄·居室》:“諦观熟视,方知个里情形。”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二:“﹝ 胡慎容 ﹞《窥采齐晓粧》云:‘徘徊明镜漫凝神,个裡伊谁解效顰?’”⒉箇裏:此中;其中。唐 王维《同比部杨员外十五夜游有怀静者季》诗:“香车宝马共喧闐,箇里多情侠少年。”宋 黄庭坚《卜算子》词:“天上人间有底愁,向箇里,都諳尽。”宋 辛弃疾《朝中措》词:“长怪春归何处,谁知箇里迷藏。”
- 6.
久要释义:⒈旧约。 《论语·宪问》:“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久要,旧约也。平生,犹少时。”邢昺 疏:“言与人少时有旧约,虽年长贵达,不忘其言。”晋 葛洪《抱朴子·行品》:“守一言於久要,歷岁衰而不渝者,信人也。”元 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着他回本乡去,认了伯父伯娘,着他一家儿团圆,也见的我久要不忘之意。”章炳麟《八月十五夜咏怀》诗:“丈夫贵久要,焉念睚眦仇。”⒉旧交。《文选·曹植<箜篌引>》:“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刘良 注:“久要,久交也。”唐 沉亚之《秦梦记》:“公谓 亚之
- 7.
买夜钱释义: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乐府二》:“京师上元,国初放灯止三夕。时 钱氏 纳土,进钱买两夜。其后十七、十八两夜灯,因 钱氏 而添,故词云五夜。”后因以为典。
- 8.
五夜释义:五夜即五更,古代民间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五夜。
- 9.
五夜元宵释义:自 宋 初以来,将庆赏元宵花灯的时间由三夜改为五夜,称为“五夜元宵”。 《宣和遗事》前集:“且如前代庆赏元宵,只是三夜……从十四至十六夜,放三夜元宵灯烛。至 宋朝 开寳 年间,有两 浙 钱王 献了两夜 浙 灯,展了十七、八两夜,谓之‘五夜元宵’。”
- 10.
五宿释义:⒈住了五夜。⒉五星宿。
- 11.
五漏释义:⒈谓第五更,天将明时。 唐 杜甫《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诗:“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唐 黄滔《贻张蠙同年》诗:“驱车先五漏,把菊后重阳。”⒉借指一整夜。《西游记》第六一回:“火煎五漏丹难熟,火燎三关道不清。”参见“五更”。
- 12.
仙桃释义:⒈神话传说中供 西王母 等仙人食用的桃。《太平广记》卷三引《汉武帝内传》:“又命侍女更索桃果,须臾,以玉盘盛仙桃七颗……母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西游记》第五回:“我等不是妖怪,乃 王母娘娘 差来的七衣仙女,摘取仙桃,大开宝阁,做‘蟠桃胜会’。”⒉泛称桃树或桃实。唐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诗:“丹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⒊称禁苑中的桃。唐 杜甫《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诗:“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 13.
供月儿释义:旧俗于阴历八月十五夜,陈设月饼、鲜果等以祭月,称为供月儿。
- 14.
兼味释义:两种以上的菜肴。《穀梁传·襄公二十四年》:“五穀不升,谓之大侵。大侵之礼,君食不兼味。”汉 桓宽《盐铁论·刺复》:“衣不重彩,食不兼味。”唐 杜甫《客至》诗:“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明 何景明《查城十五夜对月》诗:“小市无兼味,邻家酒亦慳。”
- 15.
卯君释义:卯年生的人。宋 苏轼《子由生日以檀香观音像及新合印香银篆盘为寿》诗:“东坡 持是寿卯君,君少与我师皇坟。”赵次公 注:“卯君,子由 也。子由 己卯生,故云。”清 曹寅《十五夜射堂看月寄子猷二弟》诗:“侍香班散联吟去,疎柳长牕坐卯君。”
- 16.
吠尨释义:亦作“吠厖”。吠叫的狗。语本《诗·召南·野有死麕》:“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金 王琢《七月十五夜看月》诗:“歷树有惊鹊,悄隣无吠厖。”元 曹伯启《九日省舅氏郭西独行因书所见》诗之一:“田家桑梓碧幢幢,过客鞭声引吠尨。”明 刘基《凉夜》诗:“瀟瀟凉雨泻簷瀧,聒聒鸣蛙似吠厖。”
- 17.
圆缺释义:指月亮的盈亏。唐 韦应物《拟古诗》之十:“华月屡圆缺,君还浩无期。”宋 苏轼《水调歌头》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清 黄遵宪《八月十五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大千世界共此月,世人不共中秋节。泰西纪历二千年,祇作寻常数圆缺。”
- 18.
夜何其释义:犹言夜何时。其,助词。语本《诗·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汉 苏武《诗》之三:“征夫怀往路,起视夜何其。”唐 皇甫曾《建元寺昼公与崔秀才见过联句与郑奉礼说同作》诗:“筌忘心已默,磬发夜何其。”明 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五:“八月十五夜何其,鹅湖 漾舟人未归。”
- 19.
宰木释义:坟墓上的树木。 语出《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秦伯 怒曰:‘若尔之年者,宰上之木拱矣。’”何休 注:“宰,冢也。”宋 黄庭坚《奉答谢公定与荣子邕论狄元规孙少述诗长韵》:“谢公 遂如此,宰木已三霜。”明 李东阳《锺御史同追挽诗》:“五夜 虞渊 终见日,百年宰木再回春。”清 赵翼《岳忠武墓》诗:“宰木苍苍向南拱,此是改葬 祁连 塚。”
- 20.
常娥释义:同“嫦娥”。《文选·谢庄<月赋>》“引玄兔於帝臺,集素娥於后庭”唐 李善 注:“《淮南子》曰:‘羿 请不死之药於 西王母,常娥 窃而奔月。’”唐 徐凝《八月十五夜》诗:“皎皎秋空八月圆,常娥 端正桂枝鲜。”宋 王安石《定林示道原》诗:“常娥 攀桂枝,顾景久徘徊。”详“嫦娥”。
五夜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五传柑释义:古时农历正月十五夜近臣侍饮,贵戚有以黄柑相遗赠之俗,谓之“传柑”。见 南朝 梁 宗懍《荆楚岁时记》。
- 2.
三五夕释义:同“三五夜”。南朝 宋 谢灵运《南楼中望所迟客》诗:“与我别所期,期在三五夕。”唐 李峤《月》诗:“桂满三五夕,蓂开二八时。”
- 3.
三五月释义:指农历十五夜的月亮。 多特指中秋月。
- 4.
三五蟾光释义:农历十五夜的月光。
- 5.
个里释义:⒈亦作“个裡”。 此中;其中。清 李渔《闲情偶寄·居室》:“諦观熟视,方知个里情形。”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二:“﹝ 胡慎容 ﹞《窥采齐晓粧》云:‘徘徊明镜漫凝神,个裡伊谁解效顰?’”⒉箇裏:此中;其中。唐 王维《同比部杨员外十五夜游有怀静者季》诗:“香车宝马共喧闐,箇里多情侠少年。”宋 黄庭坚《卜算子》词:“天上人间有底愁,向箇里,都諳尽。”宋 辛弃疾《朝中措》词:“长怪春归何处,谁知箇里迷藏。”
- 6.
久要释义:⒈旧约。 《论语·宪问》:“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久要,旧约也。平生,犹少时。”邢昺 疏:“言与人少时有旧约,虽年长贵达,不忘其言。”晋 葛洪《抱朴子·行品》:“守一言於久要,歷岁衰而不渝者,信人也。”元 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着他回本乡去,认了伯父伯娘,着他一家儿团圆,也见的我久要不忘之意。”章炳麟《八月十五夜咏怀》诗:“丈夫贵久要,焉念睚眦仇。”⒉旧交。《文选·曹植<箜篌引>》:“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刘良 注:“久要,久交也。”唐 沉亚之《秦梦记》:“公谓 亚之
- 7.
买夜钱释义: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乐府二》:“京师上元,国初放灯止三夕。时 钱氏 纳土,进钱买两夜。其后十七、十八两夜灯,因 钱氏 而添,故词云五夜。”后因以为典。
- 8.
五夜释义:五夜即五更,古代民间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五夜。
- 9.
五夜元宵释义:自 宋 初以来,将庆赏元宵花灯的时间由三夜改为五夜,称为“五夜元宵”。 《宣和遗事》前集:“且如前代庆赏元宵,只是三夜……从十四至十六夜,放三夜元宵灯烛。至 宋朝 开寳 年间,有两 浙 钱王 献了两夜 浙 灯,展了十七、八两夜,谓之‘五夜元宵’。”
- 10.
五宿释义:⒈住了五夜。⒉五星宿。
- 11.
五漏释义:⒈谓第五更,天将明时。 唐 杜甫《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诗:“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唐 黄滔《贻张蠙同年》诗:“驱车先五漏,把菊后重阳。”⒉借指一整夜。《西游记》第六一回:“火煎五漏丹难熟,火燎三关道不清。”参见“五更”。
- 12.
仙桃释义:⒈神话传说中供 西王母 等仙人食用的桃。《太平广记》卷三引《汉武帝内传》:“又命侍女更索桃果,须臾,以玉盘盛仙桃七颗……母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西游记》第五回:“我等不是妖怪,乃 王母娘娘 差来的七衣仙女,摘取仙桃,大开宝阁,做‘蟠桃胜会’。”⒉泛称桃树或桃实。唐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诗:“丹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⒊称禁苑中的桃。唐 杜甫《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诗:“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 13.
供月儿释义:旧俗于阴历八月十五夜,陈设月饼、鲜果等以祭月,称为供月儿。
- 14.
兼味释义:两种以上的菜肴。《穀梁传·襄公二十四年》:“五穀不升,谓之大侵。大侵之礼,君食不兼味。”汉 桓宽《盐铁论·刺复》:“衣不重彩,食不兼味。”唐 杜甫《客至》诗:“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明 何景明《查城十五夜对月》诗:“小市无兼味,邻家酒亦慳。”
- 15.
卯君释义:卯年生的人。宋 苏轼《子由生日以檀香观音像及新合印香银篆盘为寿》诗:“东坡 持是寿卯君,君少与我师皇坟。”赵次公 注:“卯君,子由 也。子由 己卯生,故云。”清 曹寅《十五夜射堂看月寄子猷二弟》诗:“侍香班散联吟去,疎柳长牕坐卯君。”
- 16.
吠尨释义:亦作“吠厖”。吠叫的狗。语本《诗·召南·野有死麕》:“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金 王琢《七月十五夜看月》诗:“歷树有惊鹊,悄隣无吠厖。”元 曹伯启《九日省舅氏郭西独行因书所见》诗之一:“田家桑梓碧幢幢,过客鞭声引吠尨。”明 刘基《凉夜》诗:“瀟瀟凉雨泻簷瀧,聒聒鸣蛙似吠厖。”
- 17.
圆缺释义:指月亮的盈亏。唐 韦应物《拟古诗》之十:“华月屡圆缺,君还浩无期。”宋 苏轼《水调歌头》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清 黄遵宪《八月十五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大千世界共此月,世人不共中秋节。泰西纪历二千年,祇作寻常数圆缺。”
- 18.
夜何其释义:犹言夜何时。其,助词。语本《诗·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汉 苏武《诗》之三:“征夫怀往路,起视夜何其。”唐 皇甫曾《建元寺昼公与崔秀才见过联句与郑奉礼说同作》诗:“筌忘心已默,磬发夜何其。”明 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五:“八月十五夜何其,鹅湖 漾舟人未归。”
- 19.
宰木释义:坟墓上的树木。 语出《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秦伯 怒曰:‘若尔之年者,宰上之木拱矣。’”何休 注:“宰,冢也。”宋 黄庭坚《奉答谢公定与荣子邕论狄元规孙少述诗长韵》:“谢公 遂如此,宰木已三霜。”明 李东阳《锺御史同追挽诗》:“五夜 虞渊 终见日,百年宰木再回春。”清 赵翼《岳忠武墓》诗:“宰木苍苍向南拱,此是改葬 祁连 塚。”
- 20.
常娥释义:同“嫦娥”。《文选·谢庄<月赋>》“引玄兔於帝臺,集素娥於后庭”唐 李善 注:“《淮南子》曰:‘羿 请不死之药於 西王母,常娥 窃而奔月。’”唐 徐凝《八月十五夜》诗:“皎皎秋空八月圆,常娥 端正桂枝鲜。”宋 王安石《定林示道原》诗:“常娥 攀桂枝,顾景久徘徊。”详“嫦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