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总制司 总制司的意思
zǒngzhì

总制司

简体总制司
繁体總制司
拼音zǒng zhì sī
注音ㄗㄨㄥˇ ㄓˋ ㄙ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zǒng,(1) 聚合,聚在一起。【组词】:总之。总数。总体。总结。汇总。(2) 概括全部,主要的。【组词】:总纲。总则。(3) 为首的,最高的。【组词】:总司令。总裁。总经理。总统。(4) 束系,束头发。【例句】:总角(jiǎo )。(5) 经常,一直。【组词】:总是这样。(6) 一定,无论如何。【组词】:总归。“万紫千红总是春”。

zhì,(1) 规定。【组词】:因地制宜。制定。制式。制宪。(2) 限定,约束,管束。【组词】:制止。制裁。专制。制约。抵制。节制。制动。制海权。(3) 法规,制度。【例句】:民主集中制。公有制。(4) 造,作。【组词】:制造。制做。制品。制图。制革。制版。如法炮(páo )制。(5) 依照规定的标准做的。【例句】:制钱(中国明、清两代称本朝的铜钱)。制服。(6) 古代帝王的命令。【组词】:制诰。(7) 古代父母死亡守丧;守制。

sī,(1) 主管,操作。【组词】:司法。司机。司令。司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方向的仪器,为现在指南针的始祖)。司空(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②复姓)。司徒(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长官,后为丞相;②复姓)。司马(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务的长官;②复姓)。司寇(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刑狱、纠察的长官;②复姓)。(2) 官署名称。【组词】:人事司。(3) 视察。【例句】:司日月之长短。(4) 姓。

基本含义

总制司是指总掌军事指挥权的官署,也泛指最高军事指挥机构。

总制司的意思

总制司 [zǒng zhì sī]

1. 南宋时官署名,管理财赋。

总制司 引证解释

⒈ 南宋 时官署名,管理财赋。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官制二·经制使》:“绍兴 中,又有总制司,以执政官领其事。先是经制司既废,诸路贡赋,或不时至,五年闰二月 孟富文 以参知政事提领措置财用, 富文 请以总制司为名,许之。”


总制司是什么意思 总制司读音 怎么读 总制司,拼音是zǒng zhì sī,总制司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总制司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