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论报 论报的意思
lùnbào

论报

简体论报
繁体論報
拼音lùn bào
注音ㄌㄨㄣˋ ㄅㄠ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ùn lún,(1) 古同“伦”,条理。(2) 〔论语〕中国古书名,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3) 古同“抡”,挑选。

bào,(1) 传达,告知。【组词】:报告。报喜。报捷。报考。报请(用书面报告向上级请示)。报废。(2) 传达消息和言论的文件、信号或出版物。【例句】:简报(文字较短、内容简略的书面报告,印发给有关部门)。电报。情报。晚报。画报。报端。(3) 回答。【组词】:报答。报恩。报仇。报国(报效祖国)。报酬。(4) 由于做了坏事而受到惩罚。【组词】:报应。

基本含义

指评论和批评报纸、杂志等媒体。

论报的意思

论报 [lùn bào]

1. 谓论罪得到批准。亦泛指定罪判刑。

3. 谓报答恩情。

论报 引证解释

⒈ 谓论罪得到批准。亦泛指定罪判刑。

《史记·酷吏列传》:“奏行不过二三日,得可事。论报,至流血十餘里。”
《汉书·张汤传》:“汤 掘熏得鼠及餘肉,劾鼠掠治,传爰书,讯鞫论报,并取鼠与肉,具狱磔堂下。”
颜师古 注:“论报,谓上论之而获报也。”
宋 秦观 《李常行状》:“齐 故多盗,公至,痛惩艾之,论报无虚日,盗犹不止。”

⒉ 谓报答恩情。

《新唐书·马周传》:“窃自惟念无以论报,輒竭区区,惟陛下所择。”
宋 王令 《谢束丈》诗:“古来一饭皆论报,何日王孙遂有金。”


论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刍牧释义:⒈割草放牧。《左传·昭公六年》:“禁芻牧採樵,不入田。”《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一》:“帝令 史建瑭 以轻骑尝寇,获芻牧者二百人,问其兵数,精兵七万。”梁启超《本馆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乘舆播荡,神京陆沉,天坛为芻牧之场,曹署充屯营之帐,中国 数千年来,外侮之辱未有甚于此时者也。”⒉放牧的人。《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卜式 试于芻牧,弘羊 擢于贾竖,衞青 奋於奴僕,日磾 出於降虏,斯亦曩时版筑饭牛之朋矣。”唐 陆龟蒙《村夜二篇》诗之二:“祗効芻牧言,敢防轻薄駡。”⒊家畜。指马牛羊
    • 2.
      尪残释义:亦作“尫残”。衰朽。宋 欧阳修《谢致仕表》:“三朝被遇,四纪服劳,蒙德重於丘山,论报亡於毫髮,而年龄晚暮,疾病尫残,輒希知止於前人,不待及期而后请。”
    • 3.
      菲葑释义:菲和葑,两种食用的植物。因其根部有时味苦,常被人丢弃。语本《诗·邶风·谷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郑玄 笺:“此二菜者,蔓菁与葍之类也。皆上下可食,然而其根有美时有恶时,采之者不可以根恶时并弃其叶。”唐 白居易《得乙与丁俱应拔萃》:“若弃以菲葑,失则自求诸己;儻中其正鵠,得亦不愧於人。”梁启超《本馆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菲葑不弃,敝帚自珍。”
    • 4.
      誓肌释义:犹言刻骨铭心。语本《文选·谢朓〈拜中军记室辞隋王笺〉》:“抚臆论报,早誓肌骨。”张铣 注:“铭鏤肌骨而不忘。”清 吴伟业《思陵长公主挽诗》:“誓肌封断骨,茹戚吮残创。”

论报(lunb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论报是什么意思 论报读音 怎么读 论报,拼音是lùn bào,论报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论报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