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带 [wéi dài]
1. 古代平民或未仕者所系的无饰的皮带。
韦带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平民或未仕者所系的无饰的皮带。
引《汉书·贾山传》:“布衣韦带之士,修身於内,成名於外。”
颜师古 注:“言贫贱之人也。韦带,以单韦为带,无饰也。”
《后汉书·周磐传》:“居贫养母,俭薄不充。尝诵《诗》至《汝坟》之卒章,慨然而叹,乃解韦带,就孝廉之举。”
李贤 注:“以韦皮为带,未仕之服也,求仕则服革带,故解之。”
唐 司空图 《复安南碑》:“韦带诸生,埏鎔贱质。”
韦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呿嗟释义:亦作“呿嵯”。 韦带。
- 2.
布韦释义:见“布衣韦带”。
- 3.
桑枢韦带释义:桑枢,桑木的门轴。 韦带,无饰的皮革腰带。后以之形容贫家寒士。
- 4.
植操释义:树立志向操守。《文选·桓温<荐谯元彦表>》:“窃闻 巴西 譙秀 植操贞固,抱德肥遯,扬清 渭 波。”吕延济 注:“植,立;操,志也。”唐 骆宾王《上司列太常伯启》:“某蓬庐布衣,桑枢韦带,自弱龄植操,本谢声名,中年誓心,不期闻达。”
- 5.
絶息释义:断绝;停止。词语出处断绝;停止。《史记·秦始皇本纪》:“阐并天下,甾害絶息,永偃戎兵。”《汉书·贾山传》:“夫布衣韦带之士,修身於内,成名於外,而使后世不絶息。”《隋书·循吏传·刘旷》:“在职七年,风教大洽,狱中无繫囚,争讼絶息,囹圄尽皆生草,庭可张罗。”
- 6.
草茅释义:⒈亦作“草茆”。亦作“艸茅”。杂草。《楚辞·卜居》:“寧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唐 杜甫《奉酬严公寄题野亭之作》诗:“枉沐旌麾出城府,草茅无径欲教锄。”清 唐甄《潜书·柅政》:“虽无不肖攘民之事,而视民若忘,等於草茅。”⒉草野;民间。多与“朝廷”相对。《仪礼·士相见礼》:“凡自称於君,士大夫则曰下臣,宅者在邦则曰市井之臣,在野则曰草茅之臣。”《梁书·张弘策传》:“英雄今何在?为已富贵,为在草茅?”宋 欧阳修《上范司谏书》:“夫布衣韦带之士,穷居草茅,坐诵书史,常恨不见用。”清 侯方域《朋党论
- 7.
解带释义:⒈谓出仕。语出《后汉书·周磐传》:“居贫养母,俭薄不充。尝诵《诗》至《汝坟》之卒章,慨然而叹,乃解韦带,就孝廉之举。”李贤注:“以韦皮为带,未仕之服也。求仕则服革带,故解之。”唐王勃《别卢主簿序》:“惟高明之捧檄,属吾人之解带。”⒉解开衣带。表示熟不拘礼,或表示闲适。
- 8.
钟气释义:谓凝聚天地间灵秀之气。明 李东阳《三寿图歌》:“布衣韦带相萧疎,禀形钟气非二初。”明 无名氏《鸣凤记·夫妇死节》:“双忠九烈谁能先,光岳千年钟气鲜。”
- 9.
闭肆释义:谓关闭铺子,停止营业。《汉书·王吉贡禹等传序》:“君平 卜筮於 成都 市……裁日閲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唐 王勃《上刘右相书》:“连闤掩闠者,闭肆而乘其屈;布衣韦带者,闔门而受其困。”
- 10.
韦布释义:⒈韦带布衣。古指未仕者或平民的寒素服装。⒉借指寒素之士,平民。
- 11.
韦布匹夫释义:韦布:韦带布衣,指粗陋之服;匹夫:平民。泛指普通百姓。
- 12.
韦缟释义:韦带缟素。 借指贫寒之士。
- 13.
韦褐释义:韦带褐衣。借指贫贱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