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言 [wèi yán]
1. 以为,说是。
谓言 引证解释
⒈ 以为,说是。
引《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
唐 元稹 《青云驿》:“谓言青云驛,绣户芙容闺。”
宋 宋庠 《左散骑常侍东海徐公》诗:“谓言知尔晚,何此忠义激!”
谓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侈纵释义:⒈亦作“侈从”。谓言语夸大,行为放纵。⒉奢侈放纵。
- 2.
倾回释义:⒈指动乱。⒉谓言辞曲折。
- 3.
入机释义:谓言语投机。
- 4.
刁刺释义:谓言行奸诈。
- 5.
切给释义:谓言词锋利便捷。汉 徐干《中论·核辩》:“夫辩者,求服人心者也,非屈人口也。故辩之为言别也,为其善分别事类而明处之也,非谓言辞切给而以陵盖人也。”
- 6.
刚口释义:谓言谈锋利动听。
- 7.
反言释义:⒈谓言语与汉语不同。⒉违反常体的文句。⒊指反问语气的语句。
- 8.
呴呕释义:谓言语和悦。
- 9.
壅却释义:谓言路阻塞,贤人却步。
- 10.
安言释义:谓言谈从容不迫;言辞迂缓。
- 11.
寅清释义:语出《书·舜典》:“夙夜惟寅,直哉惟清。 ”后世多以“寅清”为官吏箴戒之辞,谓言行敬谨,持心清正。
- 12.
成话释义:犹像话。 谓言语行动合理。多用于反问。
- 13.
无德释义:⒈谓言行不合社会的准则和规范;没有德行。 《左传·闵公二年》:“无德而禄,殃也。”《国语·晋语九》:“君子哀无人,不哀无贿;哀无德,不哀无宠。”《史记·龟策列传》:“渔者利其肉,寡者贪其力,下为不仁,上为无德。”⒉指无德行之人。《后汉书·光武帝纪下》:“鬼神不顺无德,灾殃将及吏人,朕甚惧焉!”⒊不用感恩。《管子·明法解》:“以法诛罪,则民就死而不怨;以法量功,则民受赏而无德也。”⒋见“无德而称”。⒌见“无得”。
- 14.
时背释义:背时,谓言行与时乖违。
- 15.
楞里楞气释义:谓言谈率直而显得傻里傻气的样子。
- 16.
正视绳行释义:谓言行正直。
- 17.
没正条释义:方言。谓言行不合正理。
- 18.
泄口释义:谓言语泄露。
- 19.
浅人释义:谓言行浅薄的人。
- 20.
浑帐释义:詈词。 谓言行无理无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