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事 [xiōng shì]
1. 不祥之事;灾祸。
英[unlucky matters-death,burial,etc.; violence that involves casualties;]
凶事 引证解释
⒈ 灾祸;患难非常之事。
引《易·益》:“六三,益之,用凶事,无咎。”
王弼 注:“以阴居阳,处下卦之上,壮之甚也。用救衰危,物所恃也,故用凶事,乃得无咎也。”
⒉ 坏事。
引《左传·昭公二年》:“作凶事,为凶人。”
⒊ 指丧事。
引《周礼·春官·司服》:“凡凶事,服弁服。”
郑玄 注:“弁服,丧冠也。”
《南史·到溉传》:“凶事必存约俭,孙姪不得违言。”
唐 柳宗元 《故弘农令柳府君坟前石表辞》:“以其素廉,家之蓄不足以充凶事,遂殯於是邑。”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杂赁》:“若凶事出殯,自上而下,凶肆各有体例。”
⒋ 不祥之事。常指兵事。
引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子胥 諫曰:‘臣闻兵者凶事,不可空试。故为兵者诛伐不行,兵道不明。’”
《汉书·严助传》:“兵者,凶事,一方有急,四面皆从。”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陈侍御奏折》:“夫兵,凶事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国语词典
凶事 [xiōng shì]
⒈ 丧事。
引《周礼·春官·司服》:「凡凶事服弁服。」
唐·柳宗元〈故宏农令柳府君坟前石表辞〉:「以其素廉,家之蓄不足以充凶事,遂殡于是邑。」
近丧事
反喜事
⒉ 战事。
引《汉书·卷六十四上·严助传》:「兵者凶事,一方有急,四面皆从。」
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臣闻兵者凶事,不可空试。」
⒊ 灾祸。
引《易经·益卦·六三》:「益之,用凶事,无咎,有孚中行。」
⒋ 坏事。
引《左传·昭公二年》:「作凶事,为凶人。」
凶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园秘器释义:皇室、显宦死后用的棺材。《汉书·佞幸传·董贤》:“及至东园祕器,珠襦玉柙,豫以赐 贤,无不备具。”颜师古 注引《汉旧仪》:“东园祕器作棺梓,素木长二丈,崇广四尺。”《陈书·侯瑱传》:“﹝ 瑱 ﹞於道薨,时年五十二。赠侍中、驃骑大将军、大司马,加羽葆、鼓吹、班剑二十人,给东园祕器。”唐 杨炯《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赐物四百叚,米粟四百石,东园祕器凶事,给仪杖至墓所往还。”亦省称“东园器”。王国维《蜀道难》诗:“铜鼓聊当《蒿里》歌,铁笼便是东园器。”参见“东园”。
- 2.
丧音释义:报丧的声音。旧俗逢吉、凶事,皆敲云板以报。一般吉事用三,凶事用四。
- 3.
凶礼释义:⒈凡逢凶事而举行哀吊的仪礼。包括丧礼、荒礼、吊礼、禬礼、恤礼五者。《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凶礼哀邦国之忧。”郑玄 注:“凶礼之别有五……丧、荒、弔、襘、恤。”⒉特指丧礼。《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元年》:“丁酉,东魏 主为丞相 欢 举哀,服緦縗,凶礼依 汉 霍光 故事,赠相国、齐王,备九锡殊礼。”清 陆以湉《冷庐杂识·从吉》:“三年之丧,乃凶礼之大者。世俗居丧而通名以庆贺,必书从吉,失礼甚矣。”
- 4.
吊生释义:吊慰生者。《左传·隐公元年》:“赠死不及尸,弔生不及哀。豫凶事,非礼也。”《荀子·大略》:“賻賵,所以佐生也;赠襚,所以送死也。送死不及柩尸,弔生不及悲哀,非礼也。”
- 5.
尚左尚右释义:先秦时期,古人的观念大体是:左主吉,右主凶。 即在正常的社会政治生活中,以左为上为尊,以右为下为卑,君子贵左,吉事尚左;而在丧事、军事等所谓凶事活动中,则以右为上为尊,以左为下为卑,用兵贵右,凶事尚右。
- 6.
横事释义:凶事;意外的灾祸。
- 7.
疑骇释义:疑惧;惊骇。《北史·齐纪中·文宣帝》:“武定 五年,神武 崩,犹祕凶事,众情疑骇。”宋 曾巩《福州奏乞在京主判闲慢曹局或近京一便郡状》:“臣既到任,属所部之内,寇孽遗类,往往尚聚山谷。居人未寧,远近疑骇。”明 沉德符《野获编·禨祥·土木之祸咎徵》:“其年三月,进士传臚,适状元 彭时 以假寐不至,殿廷相顾疑骇,谓龙首忽失,是何祥也?”
- 8.
约俭释义:简约省俭。《汉书·杜邺传》:“窃见陛下行不偏之政,每事约俭,非礼不动,诚欲正身与天下更始也。”《三国志·魏志·中山恭王衮传》:“太和 二年就国,尚约俭,教敕妃妾纺绩织絍,习为家人之事。”《南史·到彦之传》:“凶事必存约俭,孙姪不得违言。”
- 9.
缟衣释义:⒈白绢衣裳。⒉用以比喻洁白的梅花或羽毛。⒊旧时居丧或遭其他凶事时所著的白色衣服。
- 10.
缟冠释义:⒈白色生绢制的帽子。 用于祥祭。⒉白色生绢制的帽子。用于凶事。
- 11.
豪制释义:谓以威势挟制。《新唐书·元载传》:“英倩 弟 英璘,家 金州,州人缘以授官者亦百餘,豪制乡曲,聚无赖少年以伺变,恃 载 权,牧宰莫敢问。”《宋史·食货志下七》:“民间有吉凶事酤酒,旧听自便,毋抑配,而 江、淮、荆湖、两 湖 酒户往往豪制良民,至出引目,抑使多售。”
- 12.
赠死释义:谓向死者赠送东西。 《左传·隐公元年》:“赠死不及尸,弔生不及哀,豫凶事,非礼也。”《诗·秦风·渭阳》“琼瑰玉佩”孔颖达 疏引 汉 服虔 曰:“声伯 恶琼瑰赠死之物,故畏而不言。”,谓向死者赠送东西。《左传·隐公元年》:“赠死不及尸,弔生不及哀,豫凶事,非礼也。”《诗·秦风·渭阳》“琼瑰玉佩”孔颖达 疏引 汉 服虔 曰:“声伯 恶琼瑰赠死之物,故畏而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