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致胙 致胙的意思
zhìzuò

致胙

简体致胙
繁体
拼音zhì zuò
注音ㄓˋ ㄗㄨㄛ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ì,(1) 送给,给予。【例句】:致仕(退休)。致辞。致电。致力。致哀。致命。(2) 招引,使达到。【组词】:致病。致使。以致。专心致志。(3) 样子,情趣。【组词】:大致。别致。景致。兴(xìng )致。(4) 细密,精细。【组词】:致密。精致。

zuò,(1) 古代祭祀时供的肉。(2) 福佑。【例句】:“天地所胙。”(3) 古同“祚”,指君位。(4) 赐予。【例句】:胙土(帝王以土地赐封功臣,酬其勋绩)。

基本含义

表示向人致意或向人敬酒。多用于祝贺、庆祝或敬酒场合,表示对对方的敬意和祝福。

致胙的意思

致胙 [zhì zuò]

1. 古时天子祭祀后,将祭肉赏赐诸侯,以示礼遇。

3. 臣子祭祀后,将祭肉奉献给国君,表示为君王和国家添福。

致胙 引证解释

⒈ 古时天子祭祀后,将祭肉赏赐诸侯,以示礼遇。

《国语·齐语》:“葵丘 之会,天子使 宰孔 致胙於 桓公,曰:‘余一人之命,有事於 文 武,使 孔 致胙。’”
韦昭 注:“胙,祭肉也。”
《史记·商君列传》:“居五年, 秦 人富强,天子致胙於 孝公。”
《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奉 汉帝 为 山阳公 ……上书不称臣,京都有事於太庙,致胙。”

⒉ 臣子祭祀后,将祭肉奉献给国君,表示为君王和国家添福。参见“致福”。

《国语·鲁语上》“尝、禘、蒸、享之所致君胙者有数矣” 韦昭 注引 贾 唐 二君曰:“臣祭,致肉於君,谓之致胙。”
《周礼·天官·膳夫》“凡祭祀之致福者” 郑玄 注“致福,谓诸臣祭祀进其餘肉,归胙于王” 唐 贾公彦 疏:“今彼虽据诸侯礼,王之臣致胙亦然。故云‘归胙於王’也。”


致胙(zhizu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致胙是什么意思 致胙读音 怎么读 致胙,拼音是zhì zuò,致胙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致胙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