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蜣螂 蜣螂的意思
qiāngláng

蜣螂

简体蜣螂
繁体
拼音qiāng láng
注音ㄑㄧㄤ ㄌㄤ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iāng, ◎ 〔蜣螂〕昆虫,全身黑色,吃粪、尿或动物的尸体。俗称“屎壳郎”。又因能够团粪成丸而推,亦称“推丸”。

láng,(1) 〔螳螂〕见“螳”。(2) 〔蜣螂〕见“蜣”。(3) 〔蟑螂〕见“ 蟑”。(4) 〔蚂(mǎ)螂〕见“蚂2”。

基本含义

比喻人固执、顽固不化。

蜣螂的意思

蜣螂 [qiāng láng]

1. 滚粪成球而在其中产卵,幼虫在其上取食的一种金龟科甲虫(如粪金龟)——俗称“屎壳郎”

[dung beetle; dung chafer;]

蜣螂 引证解释

⒈ 见“蜣蜋”。


国语词典

蜣螂 [qiāng láng]

⒈ 动物名。昆虫纲鞘翅目金龟子科。背有坚甲,全体黑色,富金属光泽,常把人畜的粪便推转成丸球,而慢慢食用,并产卵于粪上,孵化的幼虫也以粪便为食。


蜣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屎虼蜋释义:即屎蜣螂。
    • 2.
      屎蚵蜋释义:屎蜣螂。
    • 3.
      屎蜣螂释义:即蜣螂。一种吃屎或动物尸体的黑甲虫。胸脚多毛。常用以比喻徒有其表而内在丑恶的人。
    • 4.
      屎壳郎释义:蜣螂的俗称。 郎(làng)。
    • 5.
      弄丸释义:⒈古代的一种技艺,两手上下抛接好多个弹丸,不使落地。 《庄子·徐无鬼》:“昔市南 宜僚 弄丸,而两家之难解。”清 龚自珍《明良论四》:“庖丁 之解牛,伯牙 之操琴,羿 之发羽,僚 之弄丸,古之所谓神技也。”因用以喻娴熟巧妙,轻松不费气力。唐 刘知几《史通·言语》:“战国 虎争,驰説云涌,人持弄丸之辩,家挟飞钳之术。”《水浒传》第二八回:“掀天揭地英雄手,拔石应宜似弄丸。”⒉蜣螂的异名。晋 崔豹《古今注·鱼虫》:“蜣蜋能以土苞粪,推转成丸,圆正无斜角……一曰转丸,一曰弄丸。”
    • 6.
      弄圆释义:蜣螂的别名。
    • 7.
      虼蜋释义:即蜣螂。一种食动物尸体或屎粪的黑甲虫。参见“蜣蜋”。
    • 8.
      虼螂释义:蜣螂。
    • 9.
      蜣丸释义:蜣螂所转的粪丸。
    • 10.
      蜣蜋之转释义:蜣螂推转而成的粪丸。常指低下无用之物。
    • 11.
      蜣蜋转丸释义:亦作“蜣郎转丸”。蜣螂把粪推滚成球形。常指一种天然的低下的本能。
    • 12.
      蜣蜋释义:亦作“蜣螂”。 昆虫。全体黑色,背有坚甲,胸部和脚有黑褐色的长毛,会飞,吃粪屎和动物的尸体,常把粪滚成球形,产卵其中。俗称屎壳郎、坌屎虫。
    • 13.
      蜣螂之转释义:蜣螂推转而成的粪丸。常指低下无用之物。
    • 14.
      黑牛儿释义:蜣螂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三·蜣螂》。

蜣螂(qiangl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蜣螂是什么意思 蜣螂读音 怎么读 蜣螂,拼音是qiāng láng,蜣螂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蜣螂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