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扬 [chǎn yáng]
1. 阐明并宣扬。
例阐扬义理。
英[expound and propagate;]
阐扬 引证解释
⒈ 阐明发扬;宣扬。
引《晋书·孙楚传》:“制礼作乐,阐扬道化。”
元 杨暹 《西游记》第二本第五出:“军官如此言语,却便是诸佛种子,久后我之法律,仗你阐扬。真乃是禪林中大宝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四》:“伏惟褒録遗忠,阐扬大节,亟修废坠,广励风猷。”
聂绀弩 《读<野叟曝言>》:“这一思想也是全书都贯串着,到处都阐扬着。”
国语词典
阐扬 [chǎn yáng]
⒈ 宣扬、发扬。
引《文选·颜延之·皇太子释奠会作诗》:「偃闭武术,阐扬文令。」
例如:「孟子继孔子之后阐扬儒家思想。」
近发挥
反遮没
阐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廓开释义:⒈开辟。 汉 张衡《西京赋》:“廓开九市,通闤带闠。”郑观应《盛世危言·治河》:“首在理 河 源,或於近源处递修层坝以节其流,或廓开一湖以停蓄之。”⒉阐扬;阐明。《后汉书·班超传》:“今不廓开朝廷之德,而拘屯戍之费,若北虏遂炽,岂安边久长之策哉!”《三国志·吴志·鲁肃传》:“此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
- 2.
敷弘释义:⒈传布弘扬。⒉铺陈阐扬。
- 3.
敷翫释义:铺陈玩味,阐扬。
- 4.
甄举释义:犹阐扬,阐明。
- 5.
甄述释义:阐扬叙述。
- 6.
禅教释义:禅教禅宗之教法。 即阐扬禅之宗旨‘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教说。
- 7.
表微释义:⒈谓表明微细的事。 ⒉谓阐扬衰微之学。
- 8.
言德释义:用语言来阐扬德教。
- 9.
述宣释义:⒈继承和发扬。⒉阐述;阐扬。
- 10.
逗教释义:投教,阐扬教义。
- 11.
道教三祖释义:道教和儒教一样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宗教,是一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道教以始源於黄帝,乃尊黄帝为始祖,以阐扬道教精义的老子为道祖;以组成道教的张道陵为教祖,是谓道教三祖。道教三祖也特指张道陵,就是道教“第三”祖的意思。
- 12.
阐化释义:阐扬教化。
- 13.
阐导释义:阐扬并引导。
- 14.
阐弘释义:阐扬光大。
- 15.
阐扬释义:说明并宣扬:阐扬真理。
- 16.
阐敷释义:阐扬传播。《晋书·长沙王乂传》:“吾之与卿,友于十人,同产皇室,受封外都,各不能阐敷王教,经济远略。”明 李东阳《丰年颂》:“臣诚材识卑譾,不足以铺叙德美,阐敷瑞祥,至於推本陛下敬天勤民之意,昭於上下,用供能祈天永命之实,则不敢缺也。”
- 17.
阐校释义:阐扬教化。南朝 宋 谢灵运 《宋武帝诔》:“制规作训,阐校修经。”一本作“ 阐教 ”。
- 18.
阐究释义:谓深入研究并阐扬之。
- 19.
鼓扇释义:⒈宣扬提倡。 《南史·梁纪下论》:“大修文教,盛饰礼容,鼓扇玄风,阐扬儒业。”⒉亦作“鼓煽”。煽动。唐 赵璘《因话录·角》:“不逞之徒,转相鼓扇扶树。”《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十四年》:“鎛 密言於上曰:‘边赐皆如旧制,而人情忽如此者,由 羣 鼓扇,将以卖直,归怨於上也。’”明 张居正《乞鉴别忠邪以定国是疏》:“而倾危躁进之士,游谈失志之徒,又从而鼓煽其间,相与怂恿攛嗾。”郭希仁《从戎纪略》:“见 渭南 变乱情形,遂与同恶 张秉祥 等,乘机鼓煽各刀匪,并代为部勒。”⒊挥动扇子。明 袁祈年《保母吴氏病甚哀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