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微妙 微妙的意思
wēimiào

微妙

简体微妙
繁体
拼音wēi miào
注音ㄨㄟ ㄇㄧㄠ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ēi,(1) 小,细小。【组词】:细微。轻微。微小。微型。微观。微雕。微积分。微电脑。微量元素。谨小慎微。微乎其微。(2) 少;稍。【组词】:稍微。微笑。微调(tiáo )。(3) 衰落;低下。【组词】:卑微。微贱。(4) 精深;精妙。【组词】:微妙。精微。微言大义。(5) 隐约;不明。【组词】:微茫。微词(隐晦的批评)。(6) 隐匿。【例句】:“白公奔山而缢,其徒微亡”。(7) 暗中察访。【组词】:微行。(8) 无,非。【例句】:“微斯人,吾谁与归”。(9) 与某一物理量的单位连用时,表示该量的百万分之一。【例句】:微米(公制长度单位,“米”的百万分之一)。

miào,(1) 美,好。【组词】:妙语。妙不可言。美妙。妙境。妙处(chù)(①好的地点;②美妙的方面)。绝妙。妙趣横生。(2) 奇巧,神奇。【组词】:巧妙。妙计。妙用。奥妙。妙笔生花。灵丹妙药。(3) 青春年少。【组词】:妙年。妙龄。

基本含义

形容事物细小而精致,含有微妙之处,也指事物的变化或情感的微妙差异。

微妙的意思

微妙 [wēi miào]

1. 深奥玄妙。

微妙的处境。

[ delicate; subtle; tricky; ]

2. 只有深入了解才能弄清楚的;只有细心体会才能觉察的。

其中涉及很微妙的法律问题。

[ fine; ]

3. 必须细心掌握,否则随时都可能出差错的。

微妙的乐趣。

[ subtle; ]

微妙 引证解释

⒈ 精微深奥。

《老子》:“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汉 赵岐 《<孟子>题辞》:“儒家惟有《孟子》閎远微妙,緼奥难见。”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夫至物微妙,可以理知,难以目识。”
五代 齐己 《赠念法华经僧》诗:“况闻此经甚微妙,百千诸佛真祕要。”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与之言,微妙玄远,多出意表。”

⒉ 指精微深奥的道理。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八:“﹝ 孟宗献 ﹞坐卧讽咏深思,已而尽得其法,下笔造微妙,再试,魁於乡、於府、於省、於御前,天下号 孟四元。”
阿英 《盐乡杂信四》:“不知我佛如来,跑到森林中四十九日悟道时,亦曾参透此中微妙否?”

⒊ 谓精深复杂,难以捉摸。

茅盾 《清明前后》第四幕:“多一个人,我就不至于孤掌难鸣,而且,在微妙的关头,您又懂得怎样转换空气,把事情缓和下去。”
张洁 《沉重的翅膀》七:“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有时相当微妙。得失全在反掌之间。”

⒋ 精细巧妙。

《孙子·用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
《荀子·议兵》:“兼是数国者,皆干赏蹈利之兵也,佣徒鬻卖之道也,未有贵上安制綦节之理也。诸侯有能微妙之以节,则作而兼殆之耳。”
杨倞 注:“微妙,精尽也……诸侯有能精尽仁义,则能起而兼危此数国。”

⒌ 犹细小。

《淮南子·俶真训》:“夫挟依於跂跃之术,提挈人閒之际,撢掞挺挏世之风俗,以摸苏牵连物之微妙,犹得肆其志,充其欲。”
高诱 注:“微妙,犹细小。”


国语词典

微妙 [wēi miào]

⒈ 用意幽深而超乎寻常。

《老子·第一五章》:「古之善为士者,微妙元通,深不可识。」
《孟子注疏》汉·赵岐·题辞:「儒家惟有孟子闳远微妙,缊奥难见。」

玄妙 奥妙


微妙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奇妙释义:稀奇巧妙(多用来形容令人感兴趣的新奇事物):构思奇妙。奇妙世界。
    • 2.
      奥妙释义:(道理、内容)深奥微妙:奥妙无穷。其中的道理非常奥妙。
    • 3.
      玄妙释义:复杂而深奥,难以捉摸。

微妙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豁达释义:性格开朗;气量大:胸襟豁达。豁达大度。
    • 2.
      突出释义:⒈冲出:突出重围。⒉鼓出来:悬崖突出。突出的颧骨。⒊超过一般地显露出来:成绩突出。⒋使超过一般:突出重点。突出个人。
    • 3.
      明显释义:清楚地显露出来,容易让人看出或感觉到:字迹明显。目标明显。

微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元妙释义:⒈玄妙,奥妙。⒉道教语。谓深奥微妙之道。
    • 2.
      元经秘旨释义:微妙的道理。
    • 3.
      六微释义:⒈指臣下六种微妙幽隐之事。⒉古代研究人体病变原理的术语。
    • 4.
      冥筌释义:⒈谓无形的拘束。《文选·江淹<杂体诗·效许询“自序”>》:“ 张子 闇内机, 单生 蔽外像。一时排冥筌,泠然空中赏。” 李善 注:“筌,捕鱼之器。言鱼之在筌,犹人之处尘俗。” 唐 李白 《赠饶阳张司户燧》诗:“何当共携手,相与排冥筌。”⒉指道中的微妙之处。 唐 李白 《下途归石门旧居》诗:“余尝学道穷冥筌,梦中往往游仙山。” 王琦 注:“冥筌,道中幽冥之跡也。”
    • 5.
      刚塞释义:刚健笃实。语本《书·皋陶谟》:“刚而塞。”蔡沉 集传:“刚而塞者,刚健而篤实也。”三国 魏 刘劭《人物志·九征》:“刚塞而弘毅,金之德也。”宋 叶适《忠翊郎武学博士蔡君墓志铭》:“君性安於善,质局方整,刚塞重厚。”明 唐顺之《重修宜兴县学记》:“其器之备也,则自简廉直温刚塞恭愿,至於中和孝友,皆能尽其微妙,而无有粗疎傲戾之气。”
    • 6.
      印象派释义:也叫印象主义。19世纪60—9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画派。因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而得名。注重表现外光,捕捉自然中瞬间光色微妙变化的视觉印象。代表人物有莫奈、毕沙罗、雷诺阿、德加等。
    • 7.
      参微释义:领悟微妙的意旨。
    • 8.
      发微释义:⒈阐发微妙之处。⒉常用作书名或篇名,指对某一事理精蕴或某一事物原委的探索。
    • 9.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释义:只能用心去揣摩体会,没法用话具体地表达出来。指道理奥妙,难以说明。有时也指情况微妙,不便说明。
    • 10.
      只可意会释义:不可言传来自于:《庄子·天道》:“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指 道理奥妙,难以说明。有时也指情况微妙,不便说明。
    • 11.
      哀弦释义:⒈亦作“哀絃”。悲凉的弦乐声。三国 魏 曹丕《善哉行》:“哀弦微妙,清气含芳。”唐 杜甫《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诗:“哀絃绕白雪,未与俗人操。”宋 张先《惜双双·溪桥寄意》词:“断梦归云经日去,无计使哀絃寄语。”郑振铎《屈原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影响》:“﹝有良心的作家们﹞不由得不同情 屈原 ……而发出同样的哀弦促节的歌声来。”⒉喻指可怜的妻子。林纾《祭高梧州文》:“君出逾年,我搆家难,大丧甫除,哀絃中断。”
    • 12.
      奥妙释义:(道理、内容)深奥微妙:奥妙无穷。其中的道理非常奥妙。
    • 13.
      奥府释义:⒈指物产聚藏之所。 ⒉深奥微妙之处。⒊指幽深之洞府。
    • 14.
      奥渺释义:谓深奥微妙。
    • 15.
      妙像释义:⒈亦作“妙象”。微妙的景象。⒉庄严之像。佛教多用以称佛像。
    • 16.
      妙典释义:指佛教经典。以其说法微妙,故云。
    • 17.
      妙义释义:微妙的义理。
    • 18.
      妙慧释义:佛教谓微妙的智慧。
    • 19.
      密微释义:邃密微妙。
    • 20.
      密用释义:微妙的作用。

微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元妙释义:⒈玄妙,奥妙。⒉道教语。谓深奥微妙之道。
    • 2.
      元经秘旨释义:微妙的道理。
    • 3.
      六微释义:⒈指臣下六种微妙幽隐之事。⒉古代研究人体病变原理的术语。
    • 4.
      冥筌释义:⒈谓无形的拘束。《文选·江淹<杂体诗·效许询“自序”>》:“ 张子 闇内机, 单生 蔽外像。一时排冥筌,泠然空中赏。” 李善 注:“筌,捕鱼之器。言鱼之在筌,犹人之处尘俗。” 唐 李白 《赠饶阳张司户燧》诗:“何当共携手,相与排冥筌。”⒉指道中的微妙之处。 唐 李白 《下途归石门旧居》诗:“余尝学道穷冥筌,梦中往往游仙山。” 王琦 注:“冥筌,道中幽冥之跡也。”
    • 5.
      刚塞释义:刚健笃实。语本《书·皋陶谟》:“刚而塞。”蔡沉 集传:“刚而塞者,刚健而篤实也。”三国 魏 刘劭《人物志·九征》:“刚塞而弘毅,金之德也。”宋 叶适《忠翊郎武学博士蔡君墓志铭》:“君性安於善,质局方整,刚塞重厚。”明 唐顺之《重修宜兴县学记》:“其器之备也,则自简廉直温刚塞恭愿,至於中和孝友,皆能尽其微妙,而无有粗疎傲戾之气。”
    • 6.
      印象派释义:也叫印象主义。19世纪60—9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画派。因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而得名。注重表现外光,捕捉自然中瞬间光色微妙变化的视觉印象。代表人物有莫奈、毕沙罗、雷诺阿、德加等。
    • 7.
      参微释义:领悟微妙的意旨。
    • 8.
      发微释义:⒈阐发微妙之处。⒉常用作书名或篇名,指对某一事理精蕴或某一事物原委的探索。
    • 9.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释义:只能用心去揣摩体会,没法用话具体地表达出来。指道理奥妙,难以说明。有时也指情况微妙,不便说明。
    • 10.
      只可意会释义:不可言传来自于:《庄子·天道》:“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指 道理奥妙,难以说明。有时也指情况微妙,不便说明。
    • 11.
      哀弦释义:⒈亦作“哀絃”。悲凉的弦乐声。三国 魏 曹丕《善哉行》:“哀弦微妙,清气含芳。”唐 杜甫《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诗:“哀絃绕白雪,未与俗人操。”宋 张先《惜双双·溪桥寄意》词:“断梦归云经日去,无计使哀絃寄语。”郑振铎《屈原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影响》:“﹝有良心的作家们﹞不由得不同情 屈原 ……而发出同样的哀弦促节的歌声来。”⒉喻指可怜的妻子。林纾《祭高梧州文》:“君出逾年,我搆家难,大丧甫除,哀絃中断。”
    • 12.
      奥妙释义:(道理、内容)深奥微妙:奥妙无穷。其中的道理非常奥妙。
    • 13.
      奥府释义:⒈指物产聚藏之所。 ⒉深奥微妙之处。⒊指幽深之洞府。
    • 14.
      奥渺释义:谓深奥微妙。
    • 15.
      妙像释义:⒈亦作“妙象”。微妙的景象。⒉庄严之像。佛教多用以称佛像。
    • 16.
      妙典释义:指佛教经典。以其说法微妙,故云。
    • 17.
      妙义释义:微妙的义理。
    • 18.
      妙慧释义:佛教谓微妙的智慧。
    • 19.
      密微释义:邃密微妙。
    • 20.
      密用释义:微妙的作用。

微妙造句

1.中国的语言很微妙,稍不注意,就会词不达意。

2.音乐五彩缤纷花花绿绿,呈现自然微妙的旋律,宛如孩子的古灵精怪。

3.文学是人生的明灯,那是因为文学引导着人们,给人们指出正确的方向,引导着人们迈向成功。文学是深邃的海洋,那是因为文学太奥妙太微妙了,奥妙威严得使你可以崇敬,但不可以轻视;可以感悟,但不可能完全读懂。

4.经过这些事后,我的心理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5.天地人三者的关系很是微妙

6.自古婆媳关系微妙,这个事情应该鼓动儿子去做。公婆不宜出面说此事。

7.百米运动员冲刺撞线的那一刻,冲击力和微妙的摩擦,不断挑战的是更大的动力。

8.其实朋友之间的关系是很微妙的。

9.于是一切就变得很微妙。眼神里有了温度手心里有了潮湿。

10.其实这是很微妙的一个东西,其实朋友之间吧,最重要的是一个信任度的问题。

11.世界上全部的生命都在微妙的平衡中生活。

12.你没借钱给她姐姐没有错,毕竟借钱这个事情非常微妙,可是这话就不该这样说。

13.管在她的目光里微妙地颤动着。

14.他有一张胖胖的脸,狐猴般的眼睛,以及安详、微妙和富于抑扬顿挫的嗓音。

微妙(weimi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微妙是什么意思 微妙读音 怎么读 微妙,拼音是wēi miào,微妙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微妙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