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辞章 辞章的意思
zhāng

辞章

简体辞章
繁体辭章
拼音cí zhāng
注音ㄘˊ ㄓㄤ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í,(1) 告别。【组词】:告辞。辞诀。辞行。辞世。辞别。(2) 不接受,请求离去。【组词】:辞职。辞呈。(3) 躲避,推托。【组词】:不辞辛苦。辞让。辞谢。推辞。(4) 解雇。【组词】:辞退。(5) 同“词”。(6) 优美的语言。【组词】:辞藻。修辞。(7) 讲话;告诉。【例句】:“请辞于军”。(8) 文体的一种。【组词】:辞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zhāng,(1) 歌曲诗文的段落。【组词】:章节。章句。乐章。章回体。顺理成章。断章取义。(2) 条目,规程。【组词】:章程。章法。简章。党章。约法三章。(3) 修理。【组词】:杂乱无章。(4) 花纹,文采。【例句】:黑质而白章。(5) 戳记。【组词】:图章。盖章。(6) 佩带的身上的标志。【组词】:袖章。领章。徽章。像章。(7) 奏本。【组词】:奏章。本章。(8) 同“彰”,彰明。(9) 姓。

基本含义

指辞章是指文辞章法,用来形容文笔优美,修辞华丽的文章。

辞章的意思

辞章 [cí zhāng]

1. 诗词文章等的总称。

[ poetry and prose; ]

3. 指文章的修辞;写作技巧。

辞章 引证解释

⒈ 诗文的总称。

《后汉书·蔡邕传》:“﹝ 蔡邕 ﹞好辞章、数术、天文,妙操音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通变》:“晋 之辞章,瞻望 魏 采。”
《新唐书·文艺传下·李贺》:“﹝ 贺 ﹞七岁能辞章。”
宋 叶适 《栎斋藏书记》:“若夫言语之縟为辞章,千名百体,不胜浮矣, 韩 欧 虽挈之於古,然而益趋於文也。”
清 刘大櫆 《徐崑山文序》:“余性喜为辞章, 崑山 亦舍是无以为好。”

⒉ 文章的写作技巧;修辞。


国语词典

辞章 [cí zhāng]

⒈ 诗、词、曲文章等的总称。也作「词章」。

《后汉书·卷六〇下·蔡邕传》:「少博学,师事太傅胡广。好辞章、数术、天文,妙操音律。」
《儒林外史·第一六回》:「士先器识而后辞章。果然内行克敦,文辞都是末艺。」


辞章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佯愚释义:伪装愚笨。汉 王逸《<楚辞章句>叙》:“若夫怀道以迷国,佯愚而不言……虽保黄耇终寿百年,盖志士之所耻,愚夫之所贱也。”汉 王粲《王商论》:“闭口而获诽谤,况敢直言乎?虽隐身深藏,犹不得免,是以 宁武子 佯愚,接舆 为狂,困之至也。”唐 白居易《放言》诗之一:“但爱 臧生 能诈圣,可知 宁子 解佯愚?”
    • 2.
      凤词释义:华美的辞章。
    • 3.
      声文释义:⒈泛指音调。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情采》:“故立文之道,其理有三:一曰形文,五色是也;二曰声文,五音是也;三曰情文,五性是也。五色杂而成黼黻,五音比而成《韶》《夏》,五情发而为辞章,神理之数也。”⒉特指曲谱及词。宋 姜夔《<铙歌鼓吹曲>序》:“迺 政和 七年,臣工以请上詔製用,中更否扰,声文罔传。”
    • 4.
      大山小山释义:汉 淮南王 刘安 招集文人从事著述,各造辞赋,以类相从,分别称为大山或小山,犹《诗经》之有《大雅》和《小雅》。见 汉 王逸《楚辞章句·招隐士序》。或以为大小、小山是人名,见 汉 高诱《〈淮南子〉序》。后用来称呼同时有名的两兄弟。如 南朝 梁 何点、何胤 兄弟俱隐遁不仕,世号 点 为“大山”。
    • 5.
      大放厥辞释义:指写出大量优美的辞章。
    • 6.
      才辞释义:才气辞章。
    • 7.
      掷地赋声释义:形容辞章优美。 同“掷地金声”。
    • 8.
      摛章绘句释义:铺张辞藻,雕琢文句。形容以华丽的辞章写作诗文。
    • 9.
      摛藻雕章释义:铺张辞藻,雕琢文句。形容以华丽的辞章写作诗文。
    • 10.
      无文释义:⒈没有文字记述。 《书·洛诰》:“周公 曰:‘王肇称 殷 礼,祀于新邑,咸秩无文。’”孔 传:“言王当始举 殷 家祭祀,以礼典祀于新邑,皆次秩不在礼文者而祀之。”一说,文通“紊”,不紊乱。王引之《经义述闻·尚书下》:“今案,文当读为紊。紊,乱也。”唐 蒋防《连州廖先生碑铭》:“仙书无文,仙语无词;以心传心,天地不知。”明 贾仲名《书<录鬼簿>后》:“自 宫大用 已下一十八人,皆作其传……餘者皆无文焉。”⒉指言语、辞章没有文采。《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 11.
      无舌释义:⒈没有舌头。 ⒉谓不善言语、辞章。
    • 12.
      格竹释义:指 明 王守仁 就竹子推究事物原理之事。明 钱德洪《王文成公年谱》:“二十一岁在 越 ……是年为 宋 儒格物之学,先生始侍 龙山公 于京师徧求 考亭 遗书读之。一日,思先儒谓众物必有表里精麄,一草一木皆涵至理。官署中多竹,即取竹格之,沉思其理不得,遂遇疾。先生自委圣贤有分,乃随世就辞章之学。”清 魏源《王文成公赞》:“朱子 格物何曾教人格竹,此亦《语録》之一病。”严复《救亡决论》:“前 明 姚江 王伯安,儒者之最有功业者也,格窗前一竿竹,七日病生。”
    • 13.
      浮艳释义:⒈浮华艳丽:衣饰浮艳。⒉辞章华美而内容贫乏:词句浮艳。
    • 14.
      章句释义:⒈古书的章节和句子。⒉分析和注解古书的章节和句子。也指以分章析句来解说古书的著作:章句之学。楚辞章句。
    • 15.
      素构释义:犹宿构。谓预先构思、草拟。《新唐书·后妃传上·上官昭容》:“婉儿 始生,与母配掖廷。天性韶警,善文章。年十四,武后 召见,有所制作,如素构。”《新唐书·后妃传上·薛收传》:“收 为书檄露布,或马上占辞,该敏如素构。”《新唐书·文艺传下·李贺》:“﹝ 李贺 ﹞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 始闻未信,过其家,使 贺 赋诗,援笔輒就如素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 16.
      翰墨人释义:擅长书画或辞章的人。
    • 17.
      翰词释义:犹辞章。
    • 18.
      考文释义:⒈考订古代典籍中或金石上的文字。⒉原指考正书名。⒊考试辞章。
    • 19.
      识远释义:识见远大。 语本 汉 王逸《〈楚辞章句〉叙》:“故智弥盛者其言博,才益多者其识远。”宋 惠洪《赠蔡儒效》诗:“怀高识远不可屈,功成回首破甑堕。”
    • 20.
      词府释义:辞章的总汇。

辞章(cizh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辞章是什么意思 辞章读音 怎么读 辞章,拼音是cí zhāng,辞章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辞章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