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性 [fǎ xìng]
1. 佛教语。真实不变、无所不在的体性。各宗所说不一。
法性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真实不变、无所不在的体性。各宗所说不一。
引《大般泥洹经·如来性品》:“如来真法性,闻佛为众生。”
南朝 齐 周颙 《难张长史门论》:“般若所观,照穷法性。”
清 龚自珍 《法性即佛性》:“宗--今立法性即佛性。”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四章:“弼 耽好玄理,尝与 孝静帝 谈佛性、法性。”
国语词典
法性 [fǎ xìng]
⒈ 佛教上指一切现象的本质或真实性。
引南朝齐·周颙〈答张融书难门律〉:「般若所观,照穷法性。」
《西游记·第二回》:「弟子近来法性颇通,根源亦渐坚固矣。」
法性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佛土释义:三佛土 [出华严经疏] 一法性土法性土者。即法身如来所依之土。
- 2.
公证释义:公证机关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法律行为和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与文件确认其真实性及合法性的专门活动。属于非诉讼活动,不能为当事人直接解决纠纷。
- 3.
又四土释义:又四土 [出华严经疏] 一自性身依法性土自性身者。以真如自性为身。即法身也。
- 4.
司法监督释义:一是监督主体依照国家的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对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司法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的监督;二是司法机关依法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司法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的监督。
- 5.
听证释义:⒈法院为公正执法公开听取当事人的说明与证词。⒉立法机关为保障法律、法规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直接听取各方面的意见。⒊行政机关为实施行政决定公开听取公众意见和质询。
- 6.
如如释义:⒈佛教语。谓诸法皆平等不二的法性理体。如,理的异名。隋 慧远《大乘义章》卷三:“诸法体同,故名为如……彼此皆如,故曰如如。”唐 慧能《坛经·行由品》:“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唐 李邕《岳麓寺碑》:“以因因入果果,以灭灭而会如如。”⒉佛教语。指永恒存在的真如。唐 白居易《读禅经》诗:“摄动是禪禪是动,不禪不动即如如。”宋 苏轼《浊醪有妙理赋》:“如如不动而体无碍,了了常知而心不用。”⒊佛教语。引申为永存,常在。唐 贾岛《寄无得头陀》诗:“落涧水声来远远,当空月色自如如。”《西游记》第九九回:“
- 7.
实相念佛释义:念阿弥陀佛法性之身,即得实相之理。
- 8.
性体释义:⒈本性,气质。《北史·杜弼传》:“詔又问曰:‘説者妄,皆言法性宽,佛性狭,如何?’弼 曰:‘在宽成宽,在狭成狭,若论性体,非狭非宽。’”《旧唐书·太宗纪下》:“﹝ 隋文帝 ﹞虽非性体仁明,亦励精之主也。”《朱子语类》卷六八:“问:‘乾者天之性情。’曰:‘此只是论其性体之健。’”⒉指形状。宋 沉括《梦溪笔谈·技艺》:“予伯兄善射,自能为弓。其弓有六善:一者性体少而劲,二者和而有力……六者一张便正。”⒊性格,脾气。丛深《百年大计》:“你都二十六啦,当了孩子妈啦!还像当姑娘那喒那个性体呢!”
- 9.
性宗释义:⒈佛教语。法性宗的简称,与法相宗同为大乘的两大宗派。以破相显性为宗旨。⒉道家的一宗派,主张以修性为本。
- 10.
无为法释义:佛教语。 同“有为法”相对。指离生灭因缘造作、永恒不变的法性真理。
- 11.
法本释义:佛教语。犹法性。以“法性”为诸法之本,故名。
- 12.
法源释义:佛教语。 法海真源,法性。
- 13.
法界性释义:法性。
- 14.
法藏释义:⒈佛教语。谓法性含藏的无量功德。⒉佛教语。佛所说的教法。佛法含藏无量妙义,故称“法藏”。
- 15.
清净自性释义:清净自性就是佛教中常说的“一心”。 一心在佛教有许多名字:真如、自性、法身、实相、佛性、法性、如来藏、圆成实性、本来面目、本地风光、大圆镜智等。
- 16.
真土释义:⒈在一个地方自然形成的土壤。对“客土”而言。⒉佛教语。真佛土的略称。谓佛真身所住的法性土,对化身所住的化土而言。
- 17.
空有释义:⒈佛教语。空,指法性;有,指幻相。谓相反相成的真俗两谛。⒉徒有;只有。
- 18.
约法释义:暂行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如我国辛亥革命后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19.
账户年检释义:开户银行按年度根据存款人提交的账户年检资料,对已开立的人民币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的合规性、合法性和账户信息、账户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进行审核确认,同时与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中已存信息进行比对,确认是否相符,并在账户系统中标注年检标识的行为。
- 20.
违法性释义:违法性,犯罪必须是一种违法的行为。在德日的刑法学说中,因为构成要件本来是将反社会的行为类型化加以规定的,所以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通常就可以推定其违法;但也存在着例外的情况,即违法阻却事由的存在,包括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其他正当化事由。在逻辑顺序上,首先,具有构成要件符合性的行为足以成为犯罪,而在违法性的判断上,可能存在着阻却事由而使其不构成犯罪。违法性判断,是一种个别的、非具体的、非定型的以及客观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