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赴任 赴任的意思
rèn

赴任

简体赴任
繁体
拼音fù rèn
注音ㄈㄨˋ ㄖㄣ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ù,(1) 往,去。【组词】:赴京。赴会。赴任。赴约。赴宴。(2) 投入(某种境地),参加(某种行列)。【组词】:赴战。赴敌(加入对敌作战)。赴难(nàn )。赴义。(3) 古同“讣”,讣告。

rèn rén,(1) 相信,信赖。【组词】:信任。(2) 使用,给予职务。【组词】:任命。任人唯贤。(3) 负担,担当。【组词】:担任。任课。(4) 职务。【组词】:就任。到任。任重道远。(5) 由着,听凭。【组词】:任凭。任性。任意。任从。任随。听任。放任自流。听之任之。(6) 不论,无论。【组词】:任何。任人皆知。(1) 中国古代女子爵位名。(2) 中国古代南方的一种民族乐曲。(3) 姓。

基本含义

指被任命或派遣到某个职位或地方去工作。

赴任的意思

赴任 [fù rèn]

1. 官吏去到某地担任职务。

[go to take one's post;]

赴任 引证解释

⒈ 上任;前往任职。

宋 梅尧臣 《送邵梦得永康军判官》:“且归 洛 中,明年春赴任。”
元 石子章 《竹坞听琴》第三折:“谢圣人除授 郑州 通判,今来赴任。”
《三侠五义》第九九回:“就是太守赴任,路上也要仔细。”


国语词典

赴任 [fù rèn]

⒈ 官吏往新职所在去就任。

《三国演义·第二回》:「曹操亦以有功,除济南相,即日将班师赴任。」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不一日,领了凭,带了陆蕙娘起程赴任。」


赴任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上任释义:⒈指官吏就职:走马上任。⒉称前一任的官吏。
    • 2.
      到差释义:旧指到职。差(c hāi)。
    • 3.
      就职释义:正式到任(多指较高的职位):就职演说。宣誓就职。
    • 4.
      履新释义:指官吏就任新职。
    • 5.
      接事释义:接受职务并开始工作。

赴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巡释义:古代谓天子巡视东方。 语本《书·舜典》:“岁二月,东巡守,至于 岱宗。”《史记·封禅书》:“二世 元年,东巡 碣石,并海南,歷 泰山,至 会稽,皆礼祠之。”唐 白居易《送东都留守令狐尚书赴任》诗:“翠华黄屋未东巡,碧 洛 青 嵩 付大臣。”
    • 2.
      临日释义:⒈接近太阳。形容高耸。⒉星相术士的迷信说法。以正月午日、二月亥日、三月申日、四月丑日等为临日,宜祭祀、上册、上表章、入学、出行、上官赴任等。参阅《协纪辨方书·临日》。
    • 3.
      之任释义:赴任,上任。
    • 4.
      京债释义:新任命的外官赴任前在京借的高利贷,用于置办行装等。
    • 5.
      从役释义:⒈服劳役。《后汉书·刘平传》:“政有恩惠,百姓怀感,人或增貲就赋,或减年从役。”⒉谓赴任官事。唐 杜甫《奉送二十三舅录事之摄郴州》诗:“郴州 颇凉冷,橘井尚凄清。从役何蛮貊,居官志在行。”役,一本作“事”。⒊指奴仆。唐 皇甫枚《三水小牍·王知古》:“保母请 知古 脱服以休,既解麻衣,而皂袍见。保母誚曰:‘岂有逢掖之士,而服从役之衣耶?’”
    • 6.
      倚门释义:⒈《战国策·齐策六》:“王孙贾 年十五,事 閔王。王出走,失王之处。其母曰:‘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閭而望。’”后因以“倚门”或“倚閭”谓父母望子归来之心殷切。唐 张说《岳州别姚司马绍之制许归侍》诗:“天从扇枕愿,人遂倚门情。”宋 曾巩《移明州乞至京迎侍赴任状》:“窃计臣老母之心,闻臣而来,倚门之望,固已深切。”清 钱谦益《母刘氏仍前赠制》:“古之贤母,望倚门而辞伏剑者,无不教其子以作忠也。”⒉靠着门。唐 温庭筠《菩萨蛮》词:“时节欲黄昏,无憀独倚门。”宋 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一
    • 7.
      公参释义:官员赴任后到上司处参拜。
    • 8.
      公据释义:⒈官府的凭据。 宋 苏轼《乞增修弓箭社条约状》之一:“欲乞立定年限,每句当及三年,如无透漏及私罪情重者,委本县令佐及捕盗官,保明申安抚司给与公据。”《元代白话碑集录·一二三八年凤翔长春观公据碑》:“凤翔 总管府公据。据全真道人 张志洞 等连状告称‘前去 磻溪谷 復建掌教 丘真人 古跡 长春观 院宇,田地在手,别无凭验,恐有磨障,乞给公据事’,奉总管钧旨,照得:本人所告是实。”明 沉德符《野获编·吏部一·四衙门迁客》:“近日吏部、翰林、科、道外謫者,皆不赴任,仅身至境上,移文索公据,归而待迁。”⒉宋 代的一
    • 9.
      卜官释义:⒈掌管占卜的官员。 ⒉古人出仕前往往占卜吉凶,故称赴任做官为卜官。
    • 10.
      印纸历子释义:宋 制,外任官员赴任时,朝廷发给印有各种项目的记录册,由官员于任上填写,作为考核其政绩的根据,称“印纸歷子”。 《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二年》:“祖宗留意考课之法,王安石 始罢之。望遵 太宗 故事,应监司、郡守朝辞日,别给御前印纸歷子。至于兴某利,除某害,各为条目,每攷令当职官吏从实批书,任满精覈。”亦省称“印歷”。参见“印歷”。
    • 11.
      名场释义:⒈名流会聚之所。 唐 王勃《绵州北亭群公宴序》:“昔往 东吴,已有 梁鸿 之志;今来 西蜀,非无 张载 之怀。况乎践名场,携胜友。风月无几,琴酒俄乖。”蒋青翊 注:“名胜之场。”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二:“所云 碧山堂 尚书者,即 东海 徐健菴 司寇,领袖名场者也。”⒉指科举的考场。以其为士子求功名的场所,故称。唐 刘复《送黄晔明府岳州湘阴赴任》诗:“拟古名场第一科,龙门十上困风波。”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许棠》:“既久困名场,时 马戴 佐 大同 军幕,为词宗,棠 往謁之,一见如旧交。”清 薛雪《一瓢诗话
    • 12.
      外求释义:求之于外。 《穀梁传·庄公二十八年》:“古者税什一,丰年补败,不外求而上下皆足也。”《韩诗外传》卷一:“安命养性者,不待委积而富,名号传乎世者,不待势位而显,德义畅乎中而无外求也。”南朝 梁 沉约《伤王谌》诗:“长史体閒任,坦荡无外求。持身非诡遇,应物有虚舟。”唐 宋之问《送许州宋司马赴任》诗:“河润在明德,人康非外求。当闻力为政,遥慰我心愁。”宋 陆游《秋夜纪怀》诗:“垂世诗书在,儿童勿外求。”
    • 13.
      外牧释义:⒈谓地方官。《魏书·高闾传》:“凶俭之年,民轻违犯,可缓其使役,急其禁令。宜於未然之前,申敕外牧。”唐 马怀素《饯唐州高使君赴任》诗:“外牧资贤守,斯人奉帝俞。”⒉指京都外的牧马场所。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天子使太僕閲方贡,曰:‘马则良矣,然非 冀 产也,寘之於外牧。’”
    • 14.
      官程释义:⒈官吏赴任的旅程。 ⒉指赴任的期限。
    • 15.
      宦程释义:赴任的期限。
    • 16.
      廉车释义:指观察使、廉访使、按察使等赴任时所乘的车子。亦用以代称上述官员。廉,通“覝”。
    • 17.
      彩舆释义:彩轿。明 徐霖《绣襦记·父子萍逢》:“遣良媒,行聘礼,剑南 筑室且留伊,待赴任 成都 接彩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回:“央了钦天监选择了黄道吉日,打发了鼓吹彩舆去迎娶,择定了午正三刻拜堂合卺。”
    • 18.
      文凭释义:⒈毕业证书。⒉旧时官吏赴任作为凭证的文书。
    • 19.
      楚王台释义:⒈台名。 即 阳台。在 四川省 巫山县,相传为 楚襄王 梦遇神女处。唐 杜甫《奉寄李十五秘书文嶷》诗之一:“暂留 鱼復浦,同过 楚 王臺。”仇兆鳌 注引《寰宇记》:“楚宫,在 巫山县 西二百步 阳臺 古城内,即 襄王 所游之地。”唐 岑参《送江陵泉少府赴任》诗:“城边 宋玉 宅,峡口 楚王臺。”清 高咏《归舟作》诗:“江 上羣山拥髻螺,楚王臺 畔榜人歌。”⒉台名。在 湖北省 武汉市 武昌 城内。曹亚伯《武昌革命真史·武昌起义》:“城内 楚王臺 设有军械局。”亦称“楚望臺”。章裕昆《文学社武昌首义纪实》:“
    • 20.
      沈书浦释义:原名 石头津,又称 石头渚。相传为 晋 殷羡(字 洪乔)沉书之处,在今 江西省 南昌市 西北 赣江 西岸。事出《晋书·殷浩传》:“洪乔 为 豫章 太守,都下人士因其致书百餘函。行次 石头,皆投之水中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 不为致书邮。’”《说郛》卷五一引 南朝 宋 雷次宗《豫章古今记》:“石头津 在郡江之西岸,亦名 沉书浦。”唐 许浑《送上元王明府赴任》诗:“荒城树暗 沉书浦,旧宅花连 罨画溪。”参阅《太平御览》卷七一引《晋书》。

赴任(fur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赴任是什么意思 赴任读音 怎么读 赴任,拼音是fù rèn,赴任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赴任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