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勋 [cì xūn]
1. 天子赐给臣下勋爵。
赐勋 引证解释
⒈ 天子赐给臣下勋爵。参见“勋官”。
引《旧唐书·玄宗纪上》:“大赦天下。京文武官及朝集採访使三品已下加一爵,四品已下加一阶,外官赐勋一转。”
《宋史·真宗纪三》:“大赦天下,宗室加恩,羣臣赐勋一转。”
赐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列戟释义:宫庙、官府及显贵之府第陈戟于门前,以为仪仗。《旧唐书·德宗纪下》:“壬戌,詔以太尉、中书令,西平郡王 李晟 长子 愿 为银青光禄大夫、太子宾客,赐勋上柱国,与 晟 门并列戟。”宋 曾巩《降龙》诗:“文旛列戟照私第,青紫若若官其孥。”清 曹寅《题楝亭夜话图》诗:“两家门第皆列戟,中年领郡稍迟早。”
- 2.
土兵释义:地方兵。 《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三年》:“﹝ 渝关 ﹞旧置八防御军,募土兵守之……土兵皆自为田园,力战有功则赐勋加赏。”《水浒传》第二四回:“武松 道:‘教嫂嫂生受,武松 寝食不安;县里拨一个土兵来使唤。’”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卷十二:“选民丁之壮者编成什伍,号为土兵。”清 魏源《圣武记》卷十一:“而后知 明 人之徵土兵,亦犹本朝之募乡勇。”
- 3.
折馘释义:古代战争中杀死敌人割其左耳以数计功。 《左传·宣公十二年》:“吾闻致师者,右入垒,折馘、执俘而还。”杜预 注:“折馘,断耳。”明 王鏊《震泽长语·官制》:“必折馘执俘,然后赐勋。”
- 4.
白身人释义:旧指平民。亦指无功名无官职的士人或已仕而未通朝籍的官员。唐 陆贽《冬至大礼大赦制》:“天下诸使、诸将军士三品已上赐爵一级,四品已下加一阶,白身人赐勋三转。”宋 韩淲《涧泉日记》卷上:“臣僚言恩泽之行,比年寖滥……又言酬赏转官,不得回授白身人,自有约束。”明 陆容《菽园杂记》卷九:“内原任中书序班者,得陞职至太常、鸿臚太僕、少卿等阶,白身人得授鸿臚主簿、序班等职。”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释谚·白身》:“越 俗以布衣无仕籍者,为白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