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归有光 归有光的意思
guīyǒuguāng

归有光

简体归有光
繁体歸有光
拼音guī yǒu guāng
注音ㄍㄨㄟ ㄧㄡˇ ㄍㄨㄤ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guī,(1) 返回,回到本处。【组词】:归国。归程。归侨。归宁(回娘家看望父母)。归省(xǐng )(回家探亲)。归真反璞。(2) 还给。【组词】:归还。物归原主。(3) 趋向,去往。【组词】:归附。众望所归。(4) 合并,或集中于一类,或集中于一地。【组词】:归并。归功。归咎。(5) 由,属于。【例句】:这事归我办。归属。(6) 结局。【例句】:归宿(sù)。(7) 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组词】:九归。(8) 古代称女子出嫁。【例句】:“之子于归,宣其室家”。(9) 自首。

yǒu yòu,(1) 存在。【组词】: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2) 表示所属。【例句】:他有一本书。(3) 表示发生、出现。【组词】:有病。情况有变化。(4) 表示估量或比较。【例句】:水有一丈多深。(5) 表示大、多。【组词】:有学问。(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组词】:有劳。有请。(7) 无定指,与“某”相近。【组词】:有一天。(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组词】:有夏。有宋一代。(1) 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guāng,(1) 太阳、火、电等放射出来耀人眼睛,使人感到明亮,能看见物体的那种东西。【组词】:阳光。月光。火光。光华(明亮的光辉)。(2) 荣誉。【例句】:光临(敬辞,意含宾客来临给主人带来光彩)。光顾。光复。(3) 使显赫。【组词】:光大。光宗耀祖。(4) 景物。【组词】:春光明媚。(5) 光滑。【组词】:光滑。光洁。光泽。(6) 完了,一点不剩。【组词】:杀光烧光。吃光用光。(7) 露着。【组词】:光膀子。(8) 单,只。【例句】:光剩下一口气。(9) 姓。

归有光的意思

归有光 [guī yǒu guāng]

1. 明代散文家。字熙甫,号项脊生,人称震川先生,昆山(今属江苏)人。嘉靖年间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丞。为“唐宋派”代表作家之一。有《项脊轩志》、《先妣事略》等名篇。有《震川先生集》。


归有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丕图释义:犹大业,宏图。唐 白居易《答黄裳<请上尊号表>制》:“朕以薄德,嗣守丕图,不敢荒寧,以弘理道。”《宋史·礼志十一》:“非臣否德,肇此丕图,实赖先正储休,上玄降鉴。”明 归有光《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李公行状》:“公乃获之山童木遁之时,发天地之藏,助成国家亿万年之丕图,其勤至矣。”
    • 2.
      丕大释义:巨大。 明 归有光《隆庆元年浙江程策四道》:“是故德业光昭,而心源继续;显承丕大,而佑启无疆。”
    • 3.
      乂宁释义:安宁。汉 张衡《东京赋》:“区宇乂寧,思和求中。”《后汉书·杨赐传》:“五登袞职,弭难乂寧。”隋 杨昭《答蒋州事书》:“江东混一,海内乂寧。”明 归有光《隆庆元年浙江程策》之一:“削平僭乱,海宇乂寧。”
    • 4.
      买补释义:购买某物,来补足缺额。 明 归有光《马政议》:“以丁多之家为马头,专养一马,餘令津贴,以备倒失买补。”《清史稿·食货志三》:“雍正 三年,奏准嗣后漕米如有不足,即分别参处偿还,不得以别帮餘米买补。”
    • 5.
      五品释义:⒈五常。指旧时的五种伦常道德。《书·舜典》:“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孔 传:“五品谓五常。”孔颖达 疏:“品谓品秩,一家之内尊卑之差,即父母兄弟子是也。教之义、慈、友、恭、孝,此事可常行,乃为五常耳。”晋 陆云《吴故丞相陆公诔》:“五品时训,民神攸鑠。”明 归有光《明君恭己而成功》:“当 尧 之时,天下之故多矣,洪水方割矣,民未粒食而阻飢矣,五品不逊矣,五刑未明矣。”⒉五常。指仁、义、礼、智、信。《汉书·王莽传中》:“帅民承上,宣美风俗,五品乃训。”颜师古 注:“五品即五常,谓仁、义、礼、智
    • 6.
      京闱释义:谓科举时代在京城举行的考试。 明 归有光《戴素庵先生七十寿序》:“戴素庵 先生与吾父……皆以明经工於进士之业,数试京闈不得第。”清 叶名沣《桥西杂记·顺天乡试同考官》:“顺治 二年,定例乡试房考,京闈用中行。”
    • 7.
      仵人释义:指仵作。明 归有光《张贞女狱事》:“及典史来验,巖(胡巖)尚扬扬在外,为赂騐者,贞女 喉下刀孔容二指,尚有血沫喷涌,仵人裂其颈,谩曰:‘无伤者。’……市人尽呼寃,或奋击仵人。县令亦知仵人受赂,然但薄责而已。”
    • 8.
      侥冒释义:贪冒;贪图。 宋 曾巩《代宋敏求知绛州谢到任表》:“罪浮於罚,慙溢於颜。何侥冒之使然,实矜全之有自。”宋 周煇《清波别志》卷中:“当是时,必无增年诡籍侥冒宠荣者。”明 归有光《送福建按察司王知事序》:“其侥冒而莫之觉,遭诬而莫为之理者有矣。”
    • 9.
      侵寻释义:亦作“侵潯”。渐进,渐次发展。《史记·孝武本纪》:“是岁,天子始巡郡县,侵寻於 泰山 矣。”裴骃 集解引 晋灼 曰:“遂往之意也。”司马贞 索隐:“小颜 云:‘浸淫渐染之义。’盖寻淫声相近,假借用耳。”汉 司马相如《大人赋》:“嬐侵潯而高纵兮,纷鸿涌而上厉。”宋 叶适《胡尚书奏议序》:“自古贤人君子,进常艰,退常易,富贵有节,无侵寻之求。”明 归有光《乞致仕疏》:“见今病势侵寻,不能前迈,伏乞圣恩,容臣休致。”廖仲恺《全民政治论译本序》:“中华民国 成立八年,变乱侵寻,迄无寧岁,中间经改易国体者两次,违宪
    • 10.
      侵挠释义:⒈亦作“侵橈”。侵扰,干扰。《资治通鉴·晋海西公太和四年》:“是时太后 可足浑氏 侵橈国政,太傅 评 贪昧无厌,货赂上流,官非才举,羣下怨愤。”《宋史·太宗纪一》:“冬十月癸亥,詔:河南 吏民不得阑出边关侵挠略夺。”明 归有光《夏淑人六十寿序》:“武宗 皇帝之世,佞倖藉权,侵挠朝政。”⒉谓侵夺骚扰。《续资治通鉴·宋太祖乾德三年》:“初,詔发 蜀 兵赴闕,并优给装钱,王全斌 等擅减其数,仍纵部曲侵挠之。”
    • 11.
      俗恶释义:庸俗恶劣;庸俗拙劣。 明 归有光《与王子敬书》:“东坡《易》、《书》二传在家,曾求 魏八,不予。此君殊俗恶。乞为书求之。”清 曹寅《画师谢千子有子年十四能作山水大幅余喜为题二捷句》之一:“扫除俗恶千行字,涂抹酸甜一例诗。”夏丏尊 叶圣陶《文心》八:“胸中新收得的闲适的诗趣全失,换进去的是俗恶的现实的悲哀。”
    • 12.
      冠帔释义:⒈古代妇女之服饰。冠,帽子。帔,披肩。唐 韩愈《华山女》诗:“洗粧拭面着冠帔,白咽红颊长眉青。”宋 王巩《闻见近录》:“一日,儿女婚嫁,遣中使问其姓氏,悉赐冠帔。”明 归有光《朱夫人郑氏六十寿序》:“朱夫人 以夫小宗伯之贵,荣受冠帔。”⒉泛指道士的服装。唐 谷神子《博异志·张竭忠》:“﹝ 竭忠 ﹞於 太子陵 东石穴中格杀数虎。或金简玉籙洎冠帔,或人之髮骨甚多,斯皆所谓每年得仙道士也。”⒊借指道士。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四凶》:“磻叟 衣冠子弟,不愿在冠帔,颇思理一邑以自效耳。”
    • 13.
      冰沍释义:冰冻。 明 归有光《通政使司右参议张公墓表》:“知 济寧州,至则减损户徭,拊循流亡。州水陆二驛併,水驛须冰沍乃给陆,以省其费。”清 吴乔《雪夜感怀》诗:“不知冰沍何时了,一见梅花眼便清。”
    • 14.
      击断释义:⒈打断。《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石乞、壶黶 攻 子路,击断 子路 之缨。”⒉专断;决断。《战国策·秦策三》:“今太后擅行不顾,穰侯 出使不报,涇阳 华阳 击断无讳:四贵备而国不危者,未之有也。”《汉书·王莽传上》:“於是附顺者拔擢,忤恨者诛灭。王舜、王邑 为腹心,甄丰、甄邯 主击断,平晏 领机事,刘歆 典文章,孙建 为爪牙。”宋 王安石《司农卿分司南京陈公神道碑》:“劾公擅击断,不听用佐吏。”明 归有光《归氏世谱》:“年少精敏,能击断。”⒊果敢坚决。宋 司马光《送聂之美任鸡泽令》诗:“椎埋吏难禁,击断
    • 15.
      刺刺释义:⒈多言貌。《管子·白心》:“愕愕者不以天下为忧,刺刺者不以万物为筴。”金 元好问《入济源寓舍》诗:“睡中刺刺闻人语,季子 金多过 洛阳。”清 宣鼎《夜雨秋灯录·十丈莲》:“其族叔某时劝女再适,女大声屏逐之,不容其刺刺语。”⒉犹絮絮。《明史·文苑传三·归有光》:“四十四年始成进士,授 长兴 知县,用古教化为治。每听讼,引妇女儿童案前,刺刺作 吴 语,断讫遣去,不具狱。”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田七郎》:“二更向尽,诸僕皆睡去,两人犹刺刺语。”⒊象声词。宋 梅尧臣《送曹测崇班驻泊相州》诗:“寒风吹枯草,草短声
    • 16.
      包匦释义:⒈裹束而置于匣中。一说包裹缠结。《书·禹贡》:“包匭菁茅。”孔颖达 疏引 郑玄 曰:“匭,犹缠结也……重之,故既包裹而又缠结也。”蔡沉 集传:“匭,匣也……既包而匣之,所以示敬也。”汉 扬雄《十二州箴·荆州牧箴》:“云梦 涂泥,包匭菁茅。”⒉贡物的代称。晋 左思《吴都赋》:“职贡纳其包匭。”明 归有光《送郡太守历下金侯考绩序》:“水陆之珍,包匭筐篚之贡。”清 王韬《琉球朝贡考》:“频年以来,輶车在道,賮深献异,包匭筐篚,络绎来庭,史不絶书,未尝与 明 絶也。”
    • 17.
      北榜释义:指 明 代 北京 顺天府 乡试录取的榜帖。 明 归有光《高州太守钦君寿诗序》:“﹝ 钦君 ﹞与余尝同试 建康。嘉靖 十九年,君为 顺天府 贡士,而余贡 应天。是时吾郡登南榜者,士二十七人,而北榜唯君一人。”
    • 18.
      卑服释义:⒈使衣服粗劣,穿粗劣的衣服。《尚书·无逸》:“文王 卑服,即康功田功。”孔 传:“文王 节俭,卑其衣服。”一说谓从事卑贱之事。参阅 清 弁庭《同文尚书·无逸之训》。⒉降服。汉 袁康《越绝书·请籴内传》:“吴王 曰:‘我卑服 越,有其社稷,句践 既服为臣,为我驾舍却行马前,诸侯莫不闻知。’”⒊恭顺。《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李景》:“十四年三月,景 又遣司空 孙晟、礼部尚书 王崇质 奉表,辞益卑服,世宗 犹不答。”⒋低微的职位。明 归有光《送夹江张先生序》:“至於仁人志士,不幸偃騫於卑服,竭力以行其所志,而
    • 19.
      及艾释义:指男子年满五十。 艾,指五十岁。明 归有光《道难》:“而余门人 沉孝,年已及艾,有 原宪 之贫。”
    • 20.
      名田释义:以私名占有田地。《史记·平準书》:“贾人有市籍者及其家属,皆无得籍名田,以便农。”司马贞 索隐:“谓贾人有市籍,不许以名占田也。”《汉书·食货志上》:“限民名田,以澹不足。”颜师古 注:“名田,占田也。各为立限,不使富者过制,则贫弱之家可足也。”《宋史·食货志上一》:“豪强兼併之患,至今日而极,非限民名田有所不可。”明 归有光《隆庆元年浙江程策》之三:“故 董仲舒 欲稍近古,限民名田,以塞兼并之路。”
归有光是什么意思 归有光读音 怎么读 归有光,拼音是guī yǒu guāng,归有光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归有光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