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通 [bó tōng]
1. 指汉吴郡富豪皋伯通。
3. 借指居停主人。
伯通 引证解释
⒈ 指 汉 吴郡 富豪 皋伯通。《后汉书·逸民传·梁鸿》:“遂至 吴,依大家 皋伯通,居廡下,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於 鸿 前仰视,举案齐眉。
引伯通 察而异之,曰:‘彼佣能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乃方舍之於家。”
⒉ 借指居停主人。
引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乍容身於 白社,亦寄孥於 伯通。”
伯通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风狂走释义:谓举止放纵,如患疯癫。《後汉书·朱浮传》:“而 伯通 中風狂走,自捐盛時。”清 钱谦益《答徐巨源书》:“大言不慚,中風狂走。”
- 2.
乖阔释义:离别;疏远。 唐 韦应物《酬李儋》诗:“人生所各务,乖阔累朝昏。”宋 王安石《答熊伯通书》:“幸得会晤,岂胜欣慰。遽復乖阔,实深悵恋。”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辛十四娘》:“老身鐘漏并歇,残年向尽,骨肉之间,殊所乖阔。”
- 3.
伯通庑释义:汉 梁鸿 与其妻 孟光 至 吴,依附富豪 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见《后汉书·逸民传·梁鸿》。后以“伯通廡”指简陋的居处。清 曹寅《一日休沐歌》:“清时低赁 伯通 廡,残年高枕 瞿曇 书。”沉昌直《寄龙圣江西》诗:“赁得 伯通 廡,不更营菟裘。”
- 4.
伯通桥释义:皋桥 的别称。 在今 苏州市 阊门 内。相传 汉 皋伯通 曾居此桥侧,故名。明 徐祯卿《青门歌送吴郎》诗:“落日帆归 杨子渡,青山家对 伯通桥。”参阅 宋 范成大《吴郡志·桥梁》。
- 5.
伯通释义:⒈指 汉 吴郡 富豪 皋伯通 。《后汉书·逸民传·梁鸿》:“遂至 吴 ,依大家 皋伯通 ,居廡下,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於 鸿 前仰视,举案齐眉。 伯通 察而异之,曰:‘彼佣能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乃方舍之於家。”⒉借指居停主人。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乍容身於 白社 ,亦寄孥於 伯通 。”
- 6.
清时释义:清平之时;太平盛世。 《文选·李陵<答苏武书>》:“勤宣令德,策名清时。”张铣 注:“清时,谓清平之时。”三国 魏 曹操《清时令》:“今清时,但当尽忠于国,效力王事。”唐 岑参《虢中酬陕西甄判官赠》诗:“微才弃散地,拙宦慙清时。”清 曹寅《一日休沐歌》:“清时低赁 伯通 廡,残年高枕 瞿曇 书。”
- 7.
狂走释义:乱跑;疾奔。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阳明脉伤,即当狂走。”汉 朱浮《为幽州牧与彭宠书》:“方今天下适定,海内愿安,士无贤不肖,皆乐立名於世,而 伯通 独中风狂走,自捐盛时。”宋 苏轼《蝎虎》诗:“今年岁旱号蜥蝎,狂走儿童闹歌舞。”清 曾国藩《祭汤海秋文》:“忽焉狂走,东下 江 南,秦淮 夜醉,笙吹喃喃。”
- 8.
留事释义:⒈积压的公务。《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吾使人视 即墨,田野闢,民人给,官无留事,东方以寧。”汉 马融《长笛赋》序:“融 性好音,能鼓琴吹笛,而为督邮,无留事。”宋 王禹偁《扬州寒食赠屯田张员外》诗:“堆案有留事,听歌无懽声。”⒉指留守、留后一类的官职。《后汉书·荀彧传》:“兴平 元年,操 东击 陶谦,使 彧 守 甄城 任以留事。”《南史·范泰传》:“伯通 意鋭,当令拥戈前驱;以君持重,欲相委留事,如何?”⒊特指 唐 代节度留后。《新唐书·李德裕传》:“泽潞 刘从諫 死,其从子 稹 擅留事,以邀节度。”
- 9.
盛时释义:⒈犹盛世。《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及 周 之盛时,天下和洽,四夷乡风。”汉 朱浮《为幽州牧与彭宠书》:“方今天下适定,海内愿安,无贤不肖皆乐立名於世。而 伯通 独中风狂走,自捐盛时。”宋 梅尧臣《题老人泉寄苏明允》诗:“去为 仲尼 嘆,出为盛时祥。”明 陈子龙《对酒》诗:“对酒歌盛时,天下方大治。”⒉犹盛年。三国 魏 曹植《箜篌引》:“盛时不可再,百年忽我遒。”
- 10.
魂傍要离释义:东汉 梁鸿 字 伯鸾,为避世高士,“及卒,伯通 等为求葬地於 吴 要离 冢傍。咸曰:‘要离 烈士,而 伯鸞 清高,可令相近。’”见《后汉书·逸民传·梁鸿》。后因以“魂傍要离”为称颂死者操守高洁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