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罪行 罪行的意思
zuìxíng

罪行

简体罪行
繁体
拼音zuì xíng
注音ㄗㄨㄟˋ ㄒㄧ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uì,(1) 犯法的行为。【组词】:犯罪。罪人。认罪。有罪。罪恶。罪名。罪魁。罪行。罪证。罪责。罪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罪不容诛。(2) 过失,把过失归到某人身上。【组词】:功罪。罪愆。罪尤(“尤”,过失,罪过)。归罪于人。(3) 刑罚。【组词】:判罪。畏罪。待罪。请罪。(4) 苦难,痛苦。【组词】:受罪。

háng hàng héng xíng,(1) 行列。【组词】:字里行间。罗列成行。(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行二,你行几?(3) 步行的阵列。(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组词】:泪下两行。(5) 某些营业所。【组词】:银行。花行。商行。(6) 行业。【组词】:同行。各行各业。(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组词】:行棉袄。行几针。(1) 走。【组词】: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2) 出外时用的。【组词】:行装。行箧。行李。(3) 流通,传递。【组词】:行销。风行一时。(4) 从事。【组词】:进行。(5)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组词】:行商。行营。(6)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组词】:行径。品行。言行。操行。行成于思。(7) 实际地做。【组词】:行礼。行医。行文。(8) 可以。【例句】:不学习不行。(9) 能干。【组词】:你真行。(10) 将要。【组词】:行将毕业。(11)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例句】:五行(“金”、“木”、“水”、“火”、“土”)。(12) 古诗的一种体裁。【组词】:长歌行。(13) 汉字字体的一种。【组词】:行书。(14) 姓。

基本含义

指犯下的错误或违法行为,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

罪行的意思

罪行 [zuì xíng]

1. 犯罪的行为。

[crime; guilt; offense;]

罪行 引证解释

⒈ 犯罪的行为。


国语词典

罪行 [zuì xíng]

⒈ 犯罪的行为。

如:「他擅用虚伪的手段,掩饰自己的罪行。」

罪孽 罪状 罪责 罪恶


罪行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恶行释义:丑恶的行径。
    • 2.
      罪孽释义: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罪孽深重。
    • 3.
      罪恶释义:严重犯罪或作恶的行为:罪恶滔天。
    • 4.
      罪戾释义:罪过;罪恶。 戾(lì)。
    • 5.
      罪状释义:犯罪的事实:罗列罪状。
    • 6.
      罪责释义:⒈对罪行所负的责任:罪责难逃。⒉责罚:免于罪责。
    • 7.
      罪过释义:⒈过失:他有什么罪过,你这样训斥他?⒉谦辞,表示不敢当:为我的事让您老特地跑一趟,真是罪过。

罪行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功绩释义:功劳和业绩:功绩卓著。不可磨灭的功绩。

罪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居释义:古代依罪行的轻重分别将犯人流放到远近不同的三个地方。
    • 2.
      三流释义:旧律,判处流刑者,流放之地,据罪行经重而分为远近三等,谓之三流。
    • 3.
      不思悔改释义:对自己所犯的错误甚至罪行不承认,不后悔,不改正。
    • 4.
      不打自招释义:旧指没有用刑就招认了自己的罪行。现比喻无意中说出自己干的坏事或泄露了自己不好的想法。
    • 5.
      不法之徒释义:⒈歹徒或逃犯,流窜或犯有暴力行为罪行的亡命之徒。 ⒉对抗或违反法律的人。
    • 6.
      东窗事发释义:传说宋代秦桧曾与妻子在自己家的东窗下定计杀害了岳飞,后来秦桧得病而死。他妻子请方士做法事,方士看见秦桧在阴间身戴铁枷受苦,秦桧对他说:“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见于元刘一清《钱塘遗事·二·东窗事发》)后来用“东窗事发”指罪行、阴谋败露。也说东窗事犯。
    • 7.
      中罪释义:⒈介于轻罪与重罪之间的罪行。 《周礼·秋官·司圜》:“中罪,二年而舍。”《汉书·贾谊传》:“其有中罪者,闻命而自弛。”颜师古 注:“中罪,非大非小也。”⒉指犯中罪的人。汉 仲长统《损益篇》:“髠笞不足以惩中罪,安得不至於死哉!”
    • 8.
      举劾释义:列举罪行、过失加以弹劾。
    • 9.
      举报释义:向有关单位检举报告(坏人坏事):举报违法犯罪行为。
    • 10.
      交代释义:⒈把经手的事务移交给接替的人:交代工作。⒉嘱咐:他一再交代我们要注意工程质量。⒊把事情或意见向有关的人说明;把错误或罪行坦白出来:交代政策。交代问题。也作交待。
    • 11.
      低头认罪释义:低下头承认自己的罪行。
    • 12.
      余衅释义:谓其他罪行。
    • 13.
      供词释义:指刑事被告人就其被指控的犯 罪行为以口头或书面所作的陈述。书面的供词一般也叫供状。
    • 14.
      全宥释义:宽赦过错或罪行,保全其生命。《后汉书·方术传下·华陀》:“佗 方术实工,人命所悬,宜加全宥。”《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元年》:“若命有司穷究,则 廷美 罪不容诛。朕止令居守 西洛,而 廷美 益怨望,出不逊语,始命迁 房陵 以全宥之。”
    • 15.
      八刑释义:周 代对八种犯罪行为所施加的刑罚。
    • 16.
      其心可诛释义:一个人虽然作案未遂或尚未作案,但是只要有过这个心思,就是该死”。从现代的观念看来,“有过这个心思”只是思想动机,还未构成犯罪行为,就只能由道德来管,不能由法律来管,因而也就不能以此定罪。
    • 17.
      出首释义:⒈检举、告发别人的犯罪行为。⒉自首。
    • 18.
      刑法释义:⒈规定什么是犯罪行为,犯罪行为应受到什么惩罚的各种法律。⒉对犯人的体罚:动了刑法。
    • 19.
      功首罪魁释义:功:功绩;首:首先;罪:罪责,罪行;魁:为首的,居第一位的。 功绩数最大,罪责也数第一。
    • 20.
      加功释义:⒈施工。 《汉书·成帝纪》:“﹝朕﹞过听将作大匠 万年 言 昌陵 三年可成。作治五年,中陵、司马殿门 尚未加功。”颜师古 注:“时皆未作之,故曰尚未加功。”⒉加工。汉 班固《白虎通·五行》:“金木者不能自成,故须人加功,以为人用。”参见“加工”。⒊谓更加努力。唐 韩愈《答殷侍御书》:“愈 於进士中,粗为知读经书者,一来应举,事随日生,虽欲加功,竟无其暇。”《红楼梦》第七十回:“寳玉 自己每日也加功,或写二百三百不拘。”⒋古代法律谓以实际行动帮助杀人的犯罪行为。《唐律·贼盗》:“诸谋杀人者,徒三年;已杀

罪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居释义:古代依罪行的轻重分别将犯人流放到远近不同的三个地方。
    • 2.
      三流释义:旧律,判处流刑者,流放之地,据罪行经重而分为远近三等,谓之三流。
    • 3.
      不思悔改释义:对自己所犯的错误甚至罪行不承认,不后悔,不改正。
    • 4.
      不打自招释义:旧指没有用刑就招认了自己的罪行。现比喻无意中说出自己干的坏事或泄露了自己不好的想法。
    • 5.
      不法之徒释义:⒈歹徒或逃犯,流窜或犯有暴力行为罪行的亡命之徒。 ⒉对抗或违反法律的人。
    • 6.
      东窗事发释义:传说宋代秦桧曾与妻子在自己家的东窗下定计杀害了岳飞,后来秦桧得病而死。他妻子请方士做法事,方士看见秦桧在阴间身戴铁枷受苦,秦桧对他说:“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见于元刘一清《钱塘遗事·二·东窗事发》)后来用“东窗事发”指罪行、阴谋败露。也说东窗事犯。
    • 7.
      中罪释义:⒈介于轻罪与重罪之间的罪行。 《周礼·秋官·司圜》:“中罪,二年而舍。”《汉书·贾谊传》:“其有中罪者,闻命而自弛。”颜师古 注:“中罪,非大非小也。”⒉指犯中罪的人。汉 仲长统《损益篇》:“髠笞不足以惩中罪,安得不至於死哉!”
    • 8.
      举劾释义:列举罪行、过失加以弹劾。
    • 9.
      举报释义:向有关单位检举报告(坏人坏事):举报违法犯罪行为。
    • 10.
      交代释义:⒈把经手的事务移交给接替的人:交代工作。⒉嘱咐:他一再交代我们要注意工程质量。⒊把事情或意见向有关的人说明;把错误或罪行坦白出来:交代政策。交代问题。也作交待。
    • 11.
      低头认罪释义:低下头承认自己的罪行。
    • 12.
      余衅释义:谓其他罪行。
    • 13.
      供词释义:指刑事被告人就其被指控的犯 罪行为以口头或书面所作的陈述。书面的供词一般也叫供状。
    • 14.
      全宥释义:宽赦过错或罪行,保全其生命。《后汉书·方术传下·华陀》:“佗 方术实工,人命所悬,宜加全宥。”《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元年》:“若命有司穷究,则 廷美 罪不容诛。朕止令居守 西洛,而 廷美 益怨望,出不逊语,始命迁 房陵 以全宥之。”
    • 15.
      八刑释义:周 代对八种犯罪行为所施加的刑罚。
    • 16.
      其心可诛释义:一个人虽然作案未遂或尚未作案,但是只要有过这个心思,就是该死”。从现代的观念看来,“有过这个心思”只是思想动机,还未构成犯罪行为,就只能由道德来管,不能由法律来管,因而也就不能以此定罪。
    • 17.
      出首释义:⒈检举、告发别人的犯罪行为。⒉自首。
    • 18.
      刑法释义:⒈规定什么是犯罪行为,犯罪行为应受到什么惩罚的各种法律。⒉对犯人的体罚:动了刑法。
    • 19.
      功首罪魁释义:功:功绩;首:首先;罪:罪责,罪行;魁:为首的,居第一位的。 功绩数最大,罪责也数第一。
    • 20.
      加功释义:⒈施工。 《汉书·成帝纪》:“﹝朕﹞过听将作大匠 万年 言 昌陵 三年可成。作治五年,中陵、司马殿门 尚未加功。”颜师古 注:“时皆未作之,故曰尚未加功。”⒉加工。汉 班固《白虎通·五行》:“金木者不能自成,故须人加功,以为人用。”参见“加工”。⒊谓更加努力。唐 韩愈《答殷侍御书》:“愈 於进士中,粗为知读经书者,一来应举,事随日生,虽欲加功,竟无其暇。”《红楼梦》第七十回:“寳玉 自己每日也加功,或写二百三百不拘。”⒋古代法律谓以实际行动帮助杀人的犯罪行为。《唐律·贼盗》:“诸谋杀人者,徒三年;已杀

罪行造句

1.他带病揭发“四人帮”的罪行,一字千钧,大义凛然。

2.这一小撮犯罪分子罪行累累,铁证如山,不严惩不足以平民愤。

3.历代的反动统治者都为自己树碑立传,以抬高个人,掩盖罪行

4.他以为死无对证,拒不交待罪行,但终没逃过法律的制裁。

5.圆明园中的残垣断壁,无声地控诉着八国联军的罪行

6.他所犯的罪行罄竹难书,是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

7.在敌人的法庭上,季洛维也夫同志义正辞严地痛斥敌人的罪行

8.这伙歹徒肆行抢劫手段残忍,其罪行令人发指。

9.这伙歹徒残害孩子的罪行令人发指。

10.偷猎者的桩桩罪行令人发指!

11.他长期在乡里间作威作福,罪行罄竹难书。

12.贩卖毒品的人真是利令智昏,这可是祸国殃民的罪行

13.这种十恶不赦的罪行,在古代是要要斩首示众的!

14.听到儿子犯下如此罪行,气得他怒发冲冠。

15.这群强盗的罪行累累,擢发难数。

16.法官用严厉的刑罚来惩处他擢发难数的罪行

17.这个恶霸横行乡里,欺压百姓,犯下的罪行真是擢发难数。

18.他决心老老实实交代自己所犯的罪行,改邪归正,争取得到政府的宽大处理。

19.不用揭发,他的罪行已经昭然若揭。

20.一提起他杀人如麻的罪行,每个人都十分气愤。

罪行(zuix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罪行是什么意思 罪行读音 怎么读 罪行,拼音是zuì xíng,罪行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罪行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