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黄公 黄公的意思
huánggōng

黄公

简体黄公
繁体黃公
拼音huáng gōng
注音ㄏㄨㄤˊ ㄍㄨ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uáng,(1)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组词】:黄色。黄昏。牛黄。黄澄澄。信口雌黄。(2) 特指中国黄河。【组词】:黄灾。治黄。黄泛区。(3) 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例句】:黄老(黄帝和老子)。炎黄子孙。(4) 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组词】:事情黄了。(5) 姓。

gōng,(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组词】:公正。公心。大公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组词】:公理。公式。公海。公制。(3) 国家,社会,大众。【组词】: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组词】:公开。公报。公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例句】: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6) 敬辞,尊称男子。【组词】:海公。包公。诸公(各位)。(7) 雄性的。【组词】:公母。公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组词】:公公。外公(外祖父)。(9) 姓。

基本含义

黄公是指黄石公,意为聪明智慧的人。

黄公的意思

黄公 [huáng gōng]

1. 中国古代寓言中一个谦虚过分而使事情走向反面的人物形象。汉代术士。泛指卖酒者。指秦末之黄石公。又称圯上老人。指夏黄公。四皓之一。指东汉太尉黄琼。鸟名。黄鹂。

黄公 引证解释

⒈ 中国 古代寓言中一个谦虚过分而使事情走向反面的人物形象。

《尹文子·大道上》:“齐 有 黄公 者,好谦卑。有二女,皆国色。以其美也,常谦词毁之,以为丑恶。丑恶之名远布,年过而一国无聘者。”

⒉ 汉 代术士。 《西京杂记》卷三:“有 东海 人 黄公,少时为术,能制蛇御虎……及衰老,气力羸惫,饮酒过度,不能復行其术。

秦 末,有白虎见於 东海,黄公 乃以赤刀往厌之,术既不行,遂为虎所杀。”
汉 张衡 《西京赋》:“东海 黄公,赤刀粤祝,冀厌白虎,卒不能救。”
《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当初 黄公 有道术,能以赤刀制虎,尚且终为虎害。”

⒊ 指 东汉 太尉 黄琼。参阅《后汉书·徐稺传》。

明 何良俊 《世说新语补·德行》:“徐孺子 尝事 江夏 黄公,后 黄公 亡殁, 孺子 往会葬,无资以自致,齎磨镜具自随,所在取直,然后得前。”

⒋ 泛指卖酒者。参见“黄公酒壚”。

唐 白居易 《晚春沽酒》诗:“醉卧 黄公 肆,人知我是谁。”
宋 林逋 《秋日湖西晚归舟中书事》诗:“水痕秋落蟹螯肥,闲过 黄公 酒舍归。”

⒌ 指 秦 末之 黄石公。又称 圯上老人。

宋 范仲淹 《上张右丞书》:“黄公,天人也,有以跪履而投帝师之道者,岂以孺子而捨诸?”

⒍ 指 夏黄公。四皓之一。参阅《史记·留侯世家》。

唐 杜甫 《寄李十二白》诗:“苏武 元还 汉,黄公 岂事 秦 ?”
仇兆鳌 注:“黄公,四皓之一。避 秦 入 商山。”

⒎ 鸟名。黄鹂。

宋 苏轼 《书普慈长老壁》诗:“久参白足知禪味,苦厌黄公聒昼眠。”
自注:“鸟名。”
王文诰 辑注:“黄公,黄鸝也。”


黄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甲释义:⒈阴历每月上旬之甲日。《穀梁传·哀公元年》:“我以六月上甲始庀牲,十月上甲始繫牲。”《汉书·天文志》:“正月上甲,风从东方来,宜蚕。”⒉科举时代殿试成绩最优的一等,也称一甲。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七:“太宗 即位,齐贤 方赴廷试,帝欲其居上甲,有司置於丙科,帝不悦。”《金史·选举志二》:“凡武举,泰和 三年格,上甲第一名迁忠勇校尉,第二、三名迁忠翊校尉。”清 方苞《赠通奉大夫刑部侍郎黄公墓表》:“今吏部侍郎 叔琳 已登上甲。”
    • 2.
      东园公释义:汉 初“商山四皓”之一。 也称 园公。姓 庾,字 宣明,居园中,因以为号。《史记·留侯世家》:“四人从太子,年皆八十有餘,鬚眉晧白,衣冠甚伟。上怪之,问曰:‘彼何为者?’四人前对,各言名姓,曰 东园公,角里先生,綺里季,夏黄公。”一说,东园公,姓 园 名 秉,号 园公,陈留 襄邑 人。参阅 晋 陶潜《集圣贤群辅录上》。
    • 3.
      东海公释义:⒈隋 末农民起义军将领 高士达 自称之号。《旧唐书·窦建德传》:“士达 自称 东海公,以 建德 为司兵。”⒉清 代诗人 黄遵宪 自署之号。钱仲联《黄公度先生年谱》:“黄先生 遵宪,字 公度,别署 观日道人、东海公 ……”
    • 4.
      东海黄公释义:指古代杂技幻术表演者 东海 人 黄公。
    • 5.
      傔人释义:随从佐吏;随身的差役。 《太平广记》卷一八九引 唐 胡璩《谭宾录·封常清》:“常清 为 仙芝 傔…… 仙芝 见判官 刘眺、独孤峻 等,遂问曰:‘前者捷书,何人所作?副大使何得有此人?’仙芝 曰:‘即傔人 封常清 也。’”《金史·熙宗纪》:“丁卯,詔文武官五品以上致仕,给俸禄之半,职三品者仍给傔人。”明 危素《文献黄公神道碑》:“恶少年持梃从者几百人,公遇诸野,詰傔人曰:‘弓卒额止三十,安得此曹耶?’”《续资治通鉴·宋太宗端拱二年》:“臣按诸军傔人旧日给米二升,今若月赋钱三百,是一斗为钱五十。”
    • 6.
      兵钤释义:⒈指兵书;兵法。汉 刘向《列仙传·吕尚》:“﹝ 吕尚 ﹞钓於 磻溪,三年不得鱼……已而果得大鲤,有兵鈐於鱼腹中。”唐 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研几册府,金縢玉版之书;索隐兵鈐,玄女 黄公 之法。”唐 李德裕《论田牟请许党项仇复回鹘嗢没斯部落事状》:“臣等虽不习兵鈐,昧於边事,然酌其物理,情实可知。”⒉指兵权。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诗》序:“﹝朕﹞卜战行师,揔兵鈐於四海。”宋 苏舜钦《京兆求罢表》:“制兵鈐者以多算为胜。”⒊宋 代临时委任的军区统兵官“兵马钤辖”的省称。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
    • 7.
      劈划释义:亦作“劈画”。 计划;筹谋。元 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我也曾劈划着 黄公 略法,醖酿着 吕望 韜书。”清 彭士望《冬心》诗:“汝则坐安鲍,纸上供劈画。”清 钱谦益《山东按察司按察史陶令先授通议大夫制》:“迨乎馈运之艰难,益厪累年之劈画。”
    • 8.
      南曹释义:⒈唐 代吏部的属官。 由员外郎一人充任,负责审核官吏的档案和政绩,并向上级呈报,以为升迁的依据。唐 韩愈《送灵师》诗:“手持南曹叙,字重青瑶鐫。”亦指南曹官署。《新唐书·韩滉传》:“三迁吏部员外郎。性强直,明吏事,莅南曹五年,簿最详緻。”宋 钱易《南部新书》丙:“唐制,员外郎一人判南曹。在 曹选街 之南,故曰南曹。”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二》、《新唐书·职官志二》、《唐会要·吏部员外郎》。⒉泛指 明 代留都 南京 各部的官员。明 李东阳《送尚书黄公之南京户部》诗:“早听仙履下星辰,帝遣南曹属重臣。”
    • 9.
      厘务释义:⒈管理政事。《旧唐书·刘祥道传》:“经明行修之士,犹或罕有正人,多取胥徒之流,岂能皆有德行。即知共釐务者,善人少而恶人多。”宋 赵昇《朝野类要·职任》:“添差之官,则不理政事也。若许干预则曰仍釐务。”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故二·常参》:“唐 有职事者,谓之常参,今隶外朝不釐务者,谓之常参。”⒉厘捐。清 薛福成《筹洋刍议》:“邇者军事渐平,而经理釐务之人或失其初意,不无病民之事。”钱仲联《黄公度先生年谱》:“十二月(1884年),钦州 冯子材 提督大破 法 军於 镇南关 外,时先生父 砚宾 方督办 南寧、
    • 10.
      厘金局释义:亦称“釐捐局”。 征收厘金的机关。又名厘局。《清会典事例·户部·厘税》:“贵州省 设釐金局二十五处。”《清会典事例·户部·厘税》:“﹝ 同治 ﹞十年,直隶省 天津府,改捐输义馆为 天津 釐捐局,抽收百货釐金。”《文明小史》第九回:“有的因为手中提的礼包分量过重,有的因为篮中所买的菜过多了些,按照釐捐局颁下来的新章,都要捐过,方许过去。”沈从文《边城》二:“地方还有个釐金局。”亦省作“釐局”。《清史稿·食货志六》:“是年(咸丰 三年)苏 常 叠陷,丁、漕无收,乃设釐局於 上海,藉资接济。”钱仲联《黄公度先生
    • 11.
      向用释义:⒈谓为当时所重;合于时用。明 王九思《曲江春》第三折:“先生正当向用之际,何以有此山林之念?”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兵部·倭患》:“其子 綎,从 滇 黔 起,屡奏功;其后 朝鲜 之役,亦以凯旋,为时向用。”⒉谓有意任用。《宋史·选举志一》:“时取才唯进士诸科为最广,名卿鉅公,皆繇此选,而 仁宗 亦嚮用之,登上第者不数年,輒赫然显贵矣。”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掌故·洪更生》:“蒋赐棨 韩鑅 虽尚列朝籍,亦不復嚮用。”⒊指被重用。宋 叶适《故礼部尚书龙图阁学士黄公墓志铭》:“为 宝謨阁 直学士,入为礼部尚
    • 12.
      吴舠释义:⒈吴 地小船。元 黄公绍《端午竞渡棹歌》之二:“天与玻璃三万顷,儘教看得几 吴 舠。”清 方文《毘陵与何次德同舟至吴门》诗:“将归 笠泽 买 吴 舠,画舫青帘过驛桥。”清 曹寅《和芷园消夏·蕉窗》:“昔年筑室类 吴 舠,曾有微言托緑蕉。”⒉喻鱼。清 曹寅《竹村大理筵上食石首鱼作》诗:“潮声渊渊震曙鼓,巨絙一网千 吴 舠。”
    • 13.
      商山四皓释义:秦 末 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避 秦 乱,隐 商山,年皆八十有馀,须眉皓白,时称 商山 四皓。高祖 召,不应。后 高祖 欲废太子,吕后 用 留侯 计,迎四皓,辅太子,遂使 高祖 辍废太子之议。见《史记·留侯世家》。《汉书·张良传》“顾上有所不能致者四人”唐 颜师古 注:“四人,谓 园公、綺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所谓 商山 四皓也。”亦称“商山四公”、“商山四翁”。汉 荀悦《申鉴·杂言上》:“高祖 虽能申威於 秦 项,而屈於 商山 四公。”明 冯惟敏《二犯傍妆台·世恩堂雨酌》曲:“竹溪 六逸,
    • 14.
      四皓释义:指 秦 末隐居 商山 的 东园公、甪里先生(甪,一作角)、绮里季、夏黄公。四人须眉皆白,故称 商山 四皓。高祖 召,不应。后 高祖 欲废太子,吕后 用 张良 计,迎四皓,使辅太子,高祖 以太子羽翼已成,乃消除改立太子之意。事见《史记·留侯世家》、《汉书·张良传》。汉 扬雄《解嘲》:“藺生 收功於 章臺,四皓采荣於 南山。”唐 杜牧《题青云馆》诗:“四皓有芝轻 汉祖,张仪 无地与 怀王。”明 郎瑛《七修类稿·辩证五·四皓考》:“《陈留志》云:‘东园公 姓 唐,名 秉,字 宣明,襄邑 人,常居园中,因以为号;
    • 15.
      坐鱼释义:田鸡,青蛙。宋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田鸡》:“﹝ 黄公度 ﹞宿戒庖兵市坐鱼三斤。庖兵不晓所名,遍闻诸生莫能喻。时 林执善 为州学録。或语庖人以 执善 多记,庖人拜而问焉。执善 语以可供田鸡三斤。”
    • 16.
      天尽头释义:天边。 指极遥远的地方。宋 苏轼《次韵章子厚飞英留题》:“黄公 酒肆如重过,杳杳白苹天尽头。”《水浒传》第五三回:“怪得今日连我的这腿也收不住,只用去天尽头走一遭了。”清 黄遵宪《下水船歌》:“年来足跡遍五洲,浮槎曾到天尽头。”
    • 17.
      平江起义释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人彭德怀等在平江领导的武装起义。1928年7月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领导湖南平江的农民和一部分革命士兵举行武装起义,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并在平江、浏阳、铜鼓、修水等地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成立工农革命政权。后来创建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 18.
      张瑞图释义:明代书画家。字长公,号二水,晋江(今属福建)人。万历进士。官至武英殿大学士。书法能蹊径自辟,有奇逸之趣,与邢侗、米万钟、董其昌并称“明末四大书家”。画学黄公望。有《张瑞图人物册》。
    • 19.
      忆酒垆释义:晋 王戎 曾与 嵇康、阮籍 同饮于 黄公 的酒店。
    • 20.
      择人释义:选择适当的人。《左传·昭公七年》:“故政不可不慎也,务三而已:一曰择人,二曰因民,三曰从时。”汉 刘向《说苑·杂言》:“是以君子择人与交,农人择田而田。”《花月痕》第七回:“其实 采秋 乘此机会,要择人而事,不理旧业。”郑振铎《桂公塘·黄公俊之最后》:“当许多新的大姓富户出现于各地,择人以噬的时候,农民们却不得不移其爱戴之心,而表示出厌恶与反抗的了。”

黄公(huangg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黄公是什么意思 黄公读音 怎么读 黄公,拼音是huáng gōng,黄公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黄公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