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龙伯 龙伯的意思
lóng

龙伯

简体龙伯
繁体龍伯
拼音lóng bó
注音ㄌㄨㄥˊ ㄅㄛ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óng,(1)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组词】: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2)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组词】:恐龙。(3)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组词】:龙颜。龙体。龙袍。(4) 姓。

bǎi bó,(1) 兄弟排行次序。【例句】:伯仲(指兄弟的次第,喻事物不相上下)。(2) 父亲的哥哥。【组词】:伯伯。伯父。伯母。(3) 对父辈戚友的尊称。【组词】:老伯。世伯。(4)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三等。【组词】:伯爵。(5) 旧时对文章、道德足为表率者的尊称。【例句】:“海内文章伯”。(6) 姓。 ◎ 〔大伯子〕丈夫的大哥。 ◎ 古同“霸”,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

基本含义

指聪明、机智的人。

龙伯的意思

龙伯 [lóng bó]

1. 指龙伯国的巨人。

3. 喻指渔者。

龙伯 引证解释

⒈ 指 龙伯国 的巨人。

唐 张说 《入海》诗之二:“龙伯 如人类,一钓两鼇连。”
《三国演义》第四六回:“至若 龙伯、海若、江妃、水母,长鲸千丈,天蜈九首,鬼怪异类,咸集而有。”

⒉ 喻指渔者。参见“龙伯国”。

唐 李白 《大猎赋》:“龙伯钓其灵鼇, 任公 获其巨鱼。”
清 赵翼 《晚泊》诗:“远火晚廻龙伯驾,荒芦寒打雁奴更。”


龙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六鳌释义:亦作“六鰲”。神话中负载五仙山的六只大龟。相传 渤海 之东,有一深壑,中有 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 五山,乃仙圣所居之地。然五山皆浮于海,常随潮波上下往还。“帝恐流於西极,失群仙圣之居,乃命 禺彊 使巨鼇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动。而 龙伯 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鼇,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於是 岱舆、员嶠 二山流於北极,沉於大海,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事见《列子·汤问》。
    • 2.
      六鼇释义:亦作“六鰲”。 神话中负载五仙山的六只大龟。相传 渤海 之东,有一深壑,中有 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 五山,乃仙圣所居之地。然五山皆浮于海,常随潮波上下往还。“帝恐流於西极,失群仙圣之居,乃命 禺彊 使巨鼇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动。而 龙伯 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鼇,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於是 岱舆、员嶠 二山流於北极,沉於大海,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事见《列子·汤问》。唐 李白《登高丘而望远海》诗:“登高丘,望远海,六鼇骨已霜,三山
    • 3.
      戴山鳌释义:传说古代 渤海 之东有 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 五座仙山,随潮往来,漂流不定。 天帝恐其流于西极,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始峙而不动。其后 龙伯 之国有巨人,一举钓去六鳌,于是 岱舆、员峤 二山流于北极,沉于大海。见《列子·汤问》。鰲,亦作“鼇”。
    • 4.
      连六鳌释义:亦作“连六鰲”。 相传 渤海 之东有神仙所居之五山。然山浮海而动,天帝命巨鳌十五,分三批轮流负山,五山始屹立不动。“而 龙伯之国 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鼇,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见《列子·汤问》。后因以为善钓之典实。
    • 5.
      连六鼇释义:亦作“连六鰲”。 相传 渤海 之东有神仙所居之五山。然山浮海而动,天帝命巨鳌十五,分三批轮流负山,五山始屹立不动。“而 龙伯之国 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鼇,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见《列子·汤问》。后因以为善钓之典实。宋 刘攽《和罗著作渔翁》:“龙伯国 人连六鰲,二山漂流不能止。”清 李调元《金鳌岭》诗:“我闻 龙伯 人,巨钓连六鰲。”亦省作“连六”。唐 张友正《钓鳌赋》:“谓优游以无穷,何瞬息而连六。”明 杨基《钓鳌海客歌》:“重施 龙伯国 人技,一展丝纶连六归。”
    • 6.
      连鼇释义:相传 渤海 之东,有一深壑,中有神仙所居之五山。然山浮于海,随波而动。天帝遂命巨鳌十五,分作三批,轮流负山,五山始屹立不动。“而 龙伯 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鼇,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事见《列子·汤问》。后因以“连鼇”作善钓之典。唐 李商隐《异俗》诗之二:“点对连鰲饵,搜求缚虎符。”明 杨基《天平山十四题·钓鱼矶》诗:“谁操百尺竿,重试连鰲手。”亦为称人富有才干、可成大事之典。唐 李白《赠临洺县令皓弟》诗:“钓水路非远,连鼇意何深。”宋 刘攽《次韵酬李推官》:“倾盖强君
    • 7.
      连鼇跨鲸释义:《列子·汤问》载 渤海 之东有五山浮于海,天帝令巨鳌十五轮流负山,山始不动。 “而 龙伯 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鼇。”又《文选·扬雄〈羽猎赋〉》有游猎江河湖泽,“乘巨鳞,骑京(或作鲸)鱼”的记载。后以“连鼇跨鲸”表示超凡成仙。宋 范成大《望海亭赋》:“若夫浩荡轩豁,孤高伶俜;腾驾碧寥,指麾沧溟;堕忧端於眇莽,挹顥气於空明;飘飘焉有连鼇跨鲸之意,举莫如望海之新亭。”
    • 8.
      钓鳌释义:《列子·汤问》:“﹝ 勃海 之东有五山,﹞而五山之根,无所连著,常随潮波上下往还,不得蹔峙焉。仙圣毒之,诉之於帝。帝恐流於西极,失羣圣之居,乃命 禺彊 使巨鼇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 龙伯之国 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鼇,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於是 岱舆、员嶠 二山流於北极,沉於大海。”后因以“钓鼇”喻抱负远大或举止豪迈。
    • 9.
      龙伯释义:⒈指龙伯国的巨人。⒉喻指渔者。
    • 10.
      龙伯钓鳌释义: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之一,龙伯:传说中的国名;鳌:大龟。 龙伯国的人钓起六条鳌。

龙伯(longb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龙伯是什么意思 龙伯读音 怎么读 龙伯,拼音是lóng bó,龙伯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龙伯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