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易 [bó yì]
1. 交易;贸易。
博易 引证解释
⒈ 交易;贸易。
引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多用杂物及米穀博易,盐商利归于己,无物不取。”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潘楼东街巷》:“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
明 沉德符 《野获编·户部·海上市舶司》:“而 宋 之南度,其利尤溥,自和好后,与 金国 博易,三处榷场,其岁入百餘万緡。”
国语词典
博易 [bó yì]
⒈ 贸易、交易。
引《宋史·卷四九〇·外国传·龟兹传》:「国城有市井而无钱货,以花蕊布博易,有米麦、瓜果。」
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五·邕州永平寨博易场》:「永平知寨主管博易,交人日以名香、犀象、金银、盐钱,与吾商易绫锦、罗布而去。」
⒉ 交换。
引宋·何䓕《春渚纪闻·卷九·铜蟾自滴》:「古铜蟾蜍,章申公研滴也,……米元章见而甚异之,求以古书博易。」
博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典没释义:谓没收典押物品。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三月一日开金明池琼林苑》:“街东皆酒食店舍,博易场户,艺人勾肆;质库,不以几日解下,只至闭池,便典没出卖。”
- 2.
内市释义:明 代出售宫中人多余旧物的集市。 明 沉德符《野获编·畿辅·内市日期》:“内市在禁城之左,过光禄寺入内门,自御马监以至 西海子 一带皆是。每月初四、十四、廿四三日,俱设场贸易。闻之内使云:此三日例令内中贱役輦粪秽出宫弃之,以至各门俱启,因之陈列器物,借以博易。”明 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一》:“初四、十四、二十四等日,则於东皇城之北有集,谓之内市,多是内人赢餘之物,不及庙中之多也。”
- 3.
南口释义:⒈古指南方边远地区被贩卖的人。《旧唐书·宪宗纪》:“比闻 岭南 五管 并 福建、黔中 等道,多以南口餉遗,及於诸处博易,骨肉离析,良贱难分。此后严加禁止。”《新唐书·房启传》:“启 自陈献使者南口十五,帝怒,杀宦人,贬 启 虔州 长史,死。始詔 五管、福建、黔中道 不得以口馈遗、博易。”⒉地名。在 北京市 昌平县 西。地当 居庸关 南要隘,因此得名。后魏 叫 下口,北齐 叫 夏口,元 时始称 南口。《元史·札八儿火者传》所称 铁木真 令 札八儿 轻骑入 南口,破 金 人,即此地。
- 4.
博征释义:⒈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进行征收。《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三年》:“初 唐 人以茶盐强民而徵其粟帛谓之博徵。”胡三省 注:“博,博易也,言以茶盐博易而徵其粟帛。”⒉广为引证。清 吴骞《<扶风传信录>序》:“﹝ 许可覲 ﹞又不能博徵仙典,究论还丹度世之术。”
- 5.
博易释义:交易;贸易。唐 韩愈《论变盐法事宜状》:“多用杂物及米穀博易,盐商利归于己,无物不取。”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潘楼东街巷》:“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明 沉德符《野获编·户部·海上市舶司》:“而 宋 之南度,其利尤溥,自和好后,与 金国 博易,三处榷场,其岁入百餘万緡。”
- 6.
常卖释义:⒈谓串街叫卖常用物品。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七:“朱勔 之父 朱冲者,吴 中常卖人。方言以微细物,博易于乡市自唱,曰常卖。”⒉指串街叫卖常用物品的小贩。《醒世恒言·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原来 开封府 有一个常卖 董贵,当日綰着一个篮儿,出城门外去。”
- 7.
极选释义:选出的最优者;最佳的选择。三国 魏 曹丕《与孙权书》:“此二马,朕之常所自乘,甚调良善走,数万匹之极选者,乘之真可乐也。”宋 欧阳修《除文彦博易镇判大名府制》:“朕惟将相之崇资,是为文武之极选。”《宋史·职官志二》:“绍兴 五年……用 赵鼎 言,以左史 范冲 充翊善,右史 朱震 充赞读,时称极选。”
- 8.
榷场释义:宋、辽、金、元 时在边境所设的同邻国互市的市场。场内贸易由官吏主持,除官营外,商人需纳税、交牙钱,领得证明文件方能交易。宋 苏轼《论高丽买书利害札子》:“臣闻 河 北榷场,禁出文书,其法甚严,徒以 契丹 故也。”《金史·食货志五》:“榷场,与敌国互市之所也。”明 沉德符《野获编·户部·海上市舶司》:“而 宋 之南渡,其利尤溥,自和好后,与 金国 博易,三处榷场,其岁入百餘万緡。”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二章第八节:“宋 金 战争停止时,双方都在 淮河 沿岸及西部边地设立贸易的市场,称为‘榷场
- 9.
瓷窰释义:亦作“瓷窑”。 烧制瓷器的窑。《宋史·食货志下八》:“﹝ 元丰 五年﹞八月,置 饶州 景德镇 瓷窰博易务。”明 宋应星《天工开物·白瓷》:“真 开 等郡瓷窑所出,色或黄滞无宝光。”
- 10.
鬼市释义:⒈唐 代 西域 海西国 的一种无人售货的集市名。《新唐书·西域传下·拂菻》:“西海有市,贸易不相见,置直物旁,名鬼市。”⒉亦称“鬼市子”。指夜市。唐 郑熊《番禺杂记》:“海边时有鬼市。半夜而合,鷄鸣而散,人从之多得异物。”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潘楼东街巷》:“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清 俞樾《茶香室三钞·鬼市子》:“按今京师有所谓黑市者,殆即 宋 时鬼市子乎!”⒊鬼怪群聚之处。唐 无名氏《辇下岁时记·鬼市辇》:“俗説 务本坊 西门是鬼市,或风雨曛晦,皆
- 11.
麤色释义:下等货色。明 邱濬《大学衍义补·制国用·市籴之令》:“元 因 宋 制,每岁招集舶商於蕃邦,博易珠翠香货等物,及次年廻帆,验货抽解,然后听其货卖。其抽分之数,细色於二十五分中取一,麤色於三十分中取一。漏税者断没,仍禁金银铜钱男女,不许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