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烦 [lóu fán]
1. 古代北方部族名,精于骑射。因以代指善射的将士。
楼烦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北方部族名,精于骑射。因以代指善射的将士。
引《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灌婴 ﹞军於 燕 西,所将卒斩 楼烦 将五人。”
裴駰 集解引 李奇 曰:“其人善骑射,故以名射士为‘楼烦’,取其美称,未必 楼烦 人也。”
南朝 梁 刘孝威 《行幸甘泉宫歌》:“校尉 乌桓 骑,待制 楼烦 弓。”
唐 李白 《宣城送刘副使入秦》诗:“结交 楼烦 将,侍从羽林儿。”
楼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合释义:⒈谓阴气、阳气、天气相合。 《穀梁传·庄公三年》:“独阴不生,独阳不生,独天不生,三合然后生。”杨士勋 疏:“阴能成物,阳能生物,天能养物,而总云生者,凡万物初生,必须三气合,四时和,然后得生。”《楚辞·天问》:“阴阳三合,何本何化?”⒉三次交合。《神异经·中荒经》:“西方深山有兽焉,面目手足毛色如猴,体大如驴,善缘高木,皆雌无雄,名绸,顺人三合而有子。”⒊三度交锋;三个回合。《史记·项羽本纪》:“楚 挑战三合,楼烦 輒射杀之。”《北史·艺术传·王春》:“从寅至午,三合三离,将士皆惧。”《说唐》第四五回
- 2.
三胡释义:⒈指我国古代北方林胡、楼烦、东胡三族。⒉清代学者胡匡衷、胡培翚、胡春乔的合称。
- 3.
代谷释义:地名。在今 山西 繁峙 及旧 崞县 一带。《管子·轻重戊》:“离枝 闻之,则侵其北。代王 闻之,大恐,则将其士卒葆於 代谷 之上。”汉 桓宽《盐铁论·伐功》:“赵武 灵王 踰 句注,过 代谷,略灭 林胡、楼烦。”《资治通鉴·汉高帝七年》:“上居 晋阳,闻 冒顿 居 代谷,欲击之。”胡三省 注:“《史记正义》曰:‘代谷,今 嬀州。’余据 唐 嬀州 在 幽州 西北,此 代谷 在 句注 之北。后魏 都 平城,建为 代都,盖因 代谷 而名也。唐 属 云州 界。”
- 4.
冒顿释义:(?—前174)秦汉时匈奴族首领。 公元前209年杀父自立为单于。先后打败了东胡、月支、丁零、楼烦、白羊,并进占秦的河套地区,把势力发展到长城以南。他加强内部组织,建立军政制度,发展草原经济,势力十分强大。公元前201年,南下攻至晋阳(今山西太原)。次年汉高祖率军迎战,被围七天七夜。以后汉对其采取和亲政策,但仍常南侵。顿(dú)。
- 5.
林胡释义:⒈古族名。战国 时分布在今 山西 朔县 北至 内蒙古自治区 内。从事畜牧,精骑射。战国 末为 赵 将 李牧 击败,遂归附于 赵。《史记·匈奴列传》:“晋 北有 林胡、楼烦 之戎。”司马贞 索隐引 如淳 曰:“林胡 即 儋林,为 李牧 所灭也。”⒉唐 代借指 奚、契丹 等族。唐 张谓《同孙构免官后登蓟楼》诗:“犹希虏尘动,更取 林胡 帐。”唐 高适《信安王幕府诗序》:“开元 二十年,国家有事 林胡,詔礼部尚书 信安王 总戎大举。”
- 6.
琼玉释义:⒈美玉。《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死而利国,犹或为之,况琼玉乎。”晋 潘尼《赠侍御史王元贶》诗:“崐山 积琼玉,广厦构众材。”⒉喻指酬答的厚礼。宋 苏辙《答孔武仲》诗:“愧君赠桃李,永愿报琼玉。”参见“琼琚”。⒊比喻贤才。唐 卢纶《送史兵曹判官赴楼烦》诗:“敢谢亲贤得琼玉,仲宣 能赋亦能诗。”清 周亮工《送卓初荔返闽》诗:“琼玉满怀过 岭 雪,芙蓉一掬涉江诗。”⒋比喻美好的诗文。唐 元稹《献荥阳公诗五十韵》:“句句推琼玉,声声播管弦。”⒌比喻霜雪。宋 杨万里《新霜》诗:“瓦脊生尘緫琼玉,梅梢着粉忽琅
- 7.
监地释义:官府将放牧马群的官地交给农民开垦、耕种,称为监地。 宋 欧阳修《论监牧札子》:“惟闻今 河东 嵐石之间,山荒甚多,及 汾河 之侧,草地亦广,其间草软水甘,最宜牧养,往时 河东 军马常在此处牧放。今马数全少,闲地极多,此乃 唐 楼烦 监地也。”《宋史·河渠志六》:“比年水势稍改,自海门过 赭山,即回薄 巖门、白石 一带北岸,坏民田及盐亭、监地,东西三十餘里,南北二十餘里。”《清会典·户部五·尚书侍郎职掌五》:“凡田地之别:有民田,有更名地,有屯田,有灶地……有牧地,有监地。”原注:“国初沿 明 制,於 甘肃
- 8.
着名释义:⒈闻名,有名。《汉书·辛庆忌传》:“元帝 初,补 金城 长史……朝廷多重之者。转为校尉,迁 张掖 太守,徙 酒泉,所在著名。”《北史·卫操传》:“澹 亦以勇绩著名,桓帝 末,至信义将军、楼烦 侯。”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方物》:“姑苏 之席,著名天下,不特今日,自古已然矣。”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开幕词》:“我们共产党人是以不怕困难著名的。”⒉写上名字或名称。《韩非子·大体》:“故至安之世……万民不失命於寇戎,雄骏不创寿於旗幢;豪杰不著名於图书,不録功於盘盂,记年之牒空虚。”宋 苏轼《
- 9.
贸市释义:犹贸易。 《宋史·地理志二》:“朔方、楼烦,马之所出,岁增贸市以充监牧之用。”清 慕天颜《请开海禁疏》:“凡官司所支计,商贾所贸市,人民所恃以变通,总不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