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鷩雉 鷩雉的意思
zhì

鷩雉

简体鷩雉
繁体
拼音bì zhì
注音ㄅㄧˋ ㄓ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ì, ◎ 赤雉,即“锦鸡”。【例句】:“背负鷩鸟之毛,服饰甚伟。”

zhì,(1) 鸟,雄的羽毛很美,尾长;雌的淡黄褐色,尾较短。善走,不能久飞。肉可食,羽毛可做装饰品。通称“野鸡”。(2) 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3) 城墙。【组词】:雉堞。

鷩雉的意思

鷩雉 [bì zhì]

1. 鸟名。锦鸡,似山鸡而小,冠羽优美。

鷩雉 引证解释

⒈ 鸟名。锦鸡,似山鸡而小,冠羽优美。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二·鷩雉》。

《尔雅·释鸟》:“鷩雉。”
郭璞 注:“似山鸡而小冠,背毛黄,腹下赤,项緑,色鲜明。”
晋 潘岳 《西征赋》:“鷩雉雊於臺陂,狐兔窟於殿傍。”


鷩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丹鸟释义:⒈凤的别称。⒉鷩雉。详“丹鸟氏”。⒊萤的异名。
    • 2.
      丹鸟氏释义:传说上古帝王 少皞 时的官名。《左传·昭公十七年》:“玄鸟氏 司分者也,伯赵氏 司至者也,青鸟氏 司启者也,丹鸟氏 司闭者也。”杜预 注:“丹鸟,鷩雉也,以立秋来,立冬去,入大水为蜃。上四鸟皆历正之属官。”孔颖达 疏:“立秋立冬谓之闭,此鸟以秋来冬去,故以名官,使之主立秋立冬也。”
    • 3.
      鵫雉释义:鸟名。即白鹇。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二·雉》引《禽经》:“雉,介鸟也。素质五采备曰翬雉,青质五采备曰鷂雉,朱黄曰鷩雉,白曰鵫雉(音罩),玄曰海雉。”今本《禽经》作“雗雉”。《镜花缘》第八四回:“ 玉芝 道:‘我用禽名:青雀、金鸡、灰鸡、灰鹤、鱼鹰、野鸭、鵫雉。’”参见“ 白鷴 ”。
    • 4.
      鷩鴺释义:鷩雉。
    • 5.
      鷩鸟释义:鷩雉。

鷩雉(biz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鷩雉是什么意思 鷩雉读音 怎么读 鷩雉,拼音是bì zhì,鷩雉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鷩雉造句子